首頁>歷史>

在中國曆代皇帝中,有好名聲的不多,但臭名昭著的不少,究其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皇帝這個位置上,要幹很多事情,尤其是事關國家命運的事情,普通人不一定能夠理解全面,自然會譭譽參半。比如說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度量衡,開創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遭到很多人的詬病,但從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來看,卻是功蓋千秋的大事。沒有秦始皇,或許中國也像歐洲一樣小國林立,相互扯皮。而今天國際間最激勵的競爭,就是標準的競爭,誰建立了標準誰就擁有話語權。

隋朝和秦朝一樣,也是二代而亡,時間很短,但同樣影響深遠。隋煬帝開運河,對後世上千年都是大事。古代沒有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運河解決了南北運輸問題,而徵高麗對後世的影響同樣難以磨滅。

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的敗亡幾乎都和東北有關。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唐朝滅亡;北宋被金國所滅;南宋被元朝所滅;明朝毀於李自成後,被清兵所滅;滿清後期日俄多次侵略中國;解放後,北方和東北都是戰備最緊張的地方。

可以說隋朝徵高麗並不是為了搶地盤,而是心腹之患,不得不為,但普通人並不容易理解其中的重要性,只看到了各種征戰和徭役。而倭寇歷史上三次覬覦中國都是以高麗為跳板,尤其滿清後期,倭寇吞併朝鮮,蠶食東北,進而強佔華北,妄圖蛇吞全中國。可以說東北這個地方几千年來都是中原最重要的邊患。

隋煬帝這種長遠的眼光不為當時普通百姓所理解,但後人看清了高麗的重要性,。當然,隋煬帝留下的詩作也非常不錯,對後世影響還是很大的。今天一起看看他的兩首《春江花月夜》,後人熟知的《春江花月夜》一為張若虛的長詩,一為樂曲,但《春江花月夜》還真是一種樂府詩題,最早由陳後主所創,據說是糜爛豔曲,但陳後主的作品早已遺失,現存最早的就是隋煬帝楊廣寫的兩首:

其一: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這首詩很短,但氣勢非凡。楊廣借題生義,一掃陳後主題作的豔媚。黃昏時節,遠眺長江岸邊,暮靄沉沉,江水浩蕩,凌波微莽。“平不動”看似水波不興,平坦寧靜,實則春花如火,處處芬芳。

春夜潮生潮漲,滔滔東去。“將月去”、“帶星來”描述水波激盪,月亮與星星交相輝映,此情此景氣勢宏大,在壯闊的景色中書寫時間的流逝。短短四句,將“春江花月夜”五種景色收納其中,繪出一幅江月勝景圖。“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細細品味,如欣賞春風月夜之畫,風景情致容於一體。暮色潮水,月明星稀,宛若天堂。

其二: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漢水逢遊女,湘川值二妃。

夜間的露水煥發出花的清香,春天的潭水盪漾著明月的光輝。在漢水之上,遇到了出遊的女子,她們是否是湘江女神呢?

這是本樂府題現存最早的兩首作品,之後才有張若虛被譽為“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如果把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與楊廣的《春江花月夜》相比,可清楚地看出兩者描寫春江花月夜景色是有相關性的,或者說張若虛受到了楊廣的啟發?楊廣這首詩在描繪春江花月夜方面,首開先河,有帶頭示範作用。楊廣詩中的“滿”字寫出花多無隙、簇簇擠擠的形狀,甚至超過杜甫的“千朵萬朵壓枝低”。“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描繪江流扶明月,潮水擁星光。意境絕佳,受啟發的張若虛,在他的《春江花月夜》中脫化為: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是否可以說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是對楊廣詩作的闡述和昇華?使之成為更具體更廣闊的春江月夜意境?

楊廣的詩風對後世影響較大,他的不少詩作常被後人模仿,而秦觀、馬致遠等甚至直接化用他的詩句。

43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武王伐紂到底什麼時候?農民挖出一青銅器,卻揭開3000年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