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不久,清帝被迫遜位,“大清王朝”成為歷史名詞。但因各派勢力政見不同,利益衝突,中國很快就陷入了長時間的政治動亂和內部混戰之中。
不到三年,在遙遠的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爆發,歐洲同樣陷入全面混戰,東亞的中國、日本先後參戰,而新興強權美國最終也捲入了戰爭。
這正是觀察中國與世界軍事力量差距的一個絕佳時機。
人家放炮,咱們放煙花
第一次世界大戰,大體上可以稱為“半機械化戰爭”。這次戰爭以工業化為基礎,實行大規模的人力物力動員和遠距離運輸,擁有可持續轟擊的強大的炮兵火力,飛艇、坦克、潛艇等新型海陸空武器相繼投入戰場,甚至駭人的毒氣也派上了用場。總之,人類的戰爭首次呈現出綜合國力比拼、消耗的明顯特徵。
但以決定勝負的關鍵戰事而言,一戰本質上仍是一場歐洲大陸的陸上攻防戰。
面對機關槍、塹壕體系、鐵絲網組成的堅固防禦陣地,進攻方單純靠步兵數量優勢取得戰事勝利,已變得越來越困難。即使經過長時間、高強度的炮擊,再加上集團步兵的持續突擊,也往往只能在敵方防線上取得有限的突破。
機關槍在一戰中給人留下了印象深刻,但火炮才是真正統治戰場的武器。形象一點說,一戰就是拼大炮的戰爭。美國學者梅爾在《一戰祕史》一書中說:“大炮殺死的人比輕武器和空襲殺死的人要多,比其他任何武器殺死的人都要多,這種情況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也有可能是最後一次。在大戰的後期,大炮的優勢被充分發揮,機關槍失去作用。沒有大炮,步兵既不能在進攻中取勝,也無法在防守中不敗。”於是就形成了“炮兵征服,步兵佔領”的新作戰模式。這對一個國家的炮彈供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此種能力又依賴於一國的工業實力。
當年的中國軍隊裡卻流傳如下俗語:“老兵怕機槍,新兵怕大炮。”原因就是軍中配備的火炮數量不多,且主要是山炮和步兵炮,炮彈非常少,很多所謂炮兵都只會直接瞄準發炮射擊,間接瞄準等於亂射,跟放煙花沒什麼區別,炮擊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其實質意義。所以,新兵常被隆隆炮聲所震懾,老兵卻深知,真正可怕的是對面的機關槍。
換言之,耀武揚威的中國軍閥隊伍,與西方列強的部隊相比,從實際火力到作戰理念,都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
早在半個多世紀前的太平天國戰爭中,李鴻章最佩服洋人能用“開花大炮”輕而易舉地轟碎厚重的城牆,所以淮軍很快加以引進,並藉此席捲蘇南,成為清軍中的後起之秀。而由於缺乏強大的火炮,民國初年曆次軍閥混戰中,老式城牆依然是很有價值的防禦工事。也就是說,此時軍閥部隊的攻堅能力,絕大部分尚未達到當初淮軍的水平!
“土匪”也搞軍備競賽
又如中國人最熟悉的駁殼槍,是德國人發明的,但德軍很少自身裝備,幾乎都讓中國軍隊裝備了。
為什麼中國會成為駁殼槍的大市場呢?原因還是當時中國工業基礎非常薄弱,沒有強大的炮兵部隊,機關槍的數量也有限,如何提高單兵的火力,就成了一個影響到戰鬥結果的大問題。在還沒有衝鋒槍的年代,駁殼槍是有效提高單兵近戰火力的利器。雖然造價昂貴,卻很適合中國軍隊的實際需要。中國人日後對駁殼槍的火力運用,連德國人也感到驚奇。
中國的軍閥內戰,由於各方火力配備都很單薄,實際上人員殺傷和環境破壞很有限,這跟一戰給歐洲帶來的空前破壞形成鮮明對比。但是,中國軍閥們卻創造了另外一項紀錄:那就是散兵遊勇在混戰中劫掠百姓,甚至化身為土匪,所過之處,雞犬不寧。身為民國總統的黎元洪也不得不承認:“遣之則兵散為匪,招之則匪聚為兵。”
這樣的裝備程度,這樣的精神品質,這樣一群接近烏合之眾的軍隊,接下來卻要在蔣委員長統一帶領下,在保家衛國的主戰場上,與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日軍作戰!國軍之中雖不乏有心殺敵的將士,卻往往無力迴天,也就不難解釋了。
對當時處境艱難的中國來說,一戰本來是巨大的戰略機遇,因為西方列強互相殘殺,自然無暇他顧。可惜,積貧積弱的中國,因為袁世凱的一步昏招,孫中山的不斷革命,導致南北政體、主義之爭,演變成水火不容的局面。國家的工業化建設遲遲不能提上日程,消耗性軍事開支居高不下,而這消耗又不是對外而是對內的。一度興起的民間工商企業,只能趁機生產銷售一些輕工業製品,再加上向歐洲戰場輸送一些廉價華工,在至關重要的軍事工業建設與革新上卻無所作為。
為了爭地盤、佔山頭,各方軍閥搜刮來的錢,也搞起“軍備競賽”,爭相向日本、俄國及歐美強國購買軍火。直到被突然發動“九一八事變”的日本關東軍擊潰時,張學良麾下的東北軍機場上,還有很多訂購來的歐美飛機來不及拆封。後來的抗日空戰英雄高志航,就是原東北軍飛行員,當初他受張學良委派到義大利洽購飛機時,其飛行技術還受到獨裁者墨索里尼的讚揚。
“內燃機戰爭”
就在中國軍隊忙於低水準內戰時,世界上一場新的軍事變革已經啟動。20世紀初,確切地說是從1908年開始,以美國福特公司價廉物美(售價850美元)、駕駛方便的T型小汽車大量裝配出廠為標誌,汽車得到大規模使用,石油逐步取代煤炭成為主要能源。從軍事角度看,這意味著“內燃機革命”引發的“機械化戰爭”已指日可待。
為了打破堅固的塹壕防禦體系,一戰期間,英國率先發明了坦克,成為步兵進攻的強有力支援武器。此後英國的富勒、李德哈特,法國的戴高樂,蘇聯的圖哈切夫斯基,德國的古德里安等將領相繼提出,未來的戰爭是“內燃機戰爭”,是以集中使用裝甲部隊進行的大縱深、全戰區的立體化戰爭。戰場上的進攻速度,不再以步兵和輜重單位為標準,而是以履帶一轉、所向披靡的坦克部隊為標準。
可是,富勒、李德哈特、戴高樂的呼籲,都沒有得到本國決策層的重視,因為英法乃至蘇聯,都沒有迫切稱霸歐洲和世界的野心,他們的軍人經常思考的,只是如何總結一戰經驗,以應付下一場戰爭。最典型是法國,他們修建了著名的馬其諾防線,而坦克只是作為移動碉堡使用。圖哈切夫斯基更是莫名其妙地扣上了一頂“軍國主義”大帽子,冤死在自己人手中。
只有一戰戰敗國德國,對勝利和強權更為渴望,他們根據古德里安的建議,經過十餘年發展,迅速形成了全新的以飛機和坦克兩大機械突擊力量合成的機械化戰爭體系。
德國在軍事機械化革命中領先一步,一戰中的小兵希特勒乘勢登場,以“閃電戰”橫掃大半個歐洲,並越海攻擊英國,東進挑戰蘇聯,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東方,日本同樣在軍事變革中甩開了中國,甚至先於德國發起了侵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