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秦楚齊魏趙燕韓,這七國在分封之初要麼是邊緣國家,要麼是戰國初期弒君篡位的亂臣賊子,趙魏韓源自三家分晉,田氏取代姜齊,秦燕楚則姓氏未變的封國,七國都是如何演化而來呢?
先看被封到最北方的燕國,又稱北燕,召公奭之後,一說召公是文王之子,還有一說他只是文王同族,支脈疏遠,但滅商時立下大功,所以和周公共同輔佐成王,從燕國分封的地理位置和周公攝王政時的表現來看,第二種的說法可能性更大一些,燕國被封到北方幽州,在當時形同流放,為何會如此分封,也成為西周的歷史謎案之一,但周成王正是因為有召公的幫助,才能重新奪回王權,歷史上還有南燕這個國家,據傳在上古時代就存在,是黃帝的兒子伯鯈的封國,春秋時淪為衛國的附庸,和衛惠公曾共同扶持王子頹登上週天子之位,從此就不見記載,在史料匱乏的春秋時代,很多南燕北燕的歷史被混為一談,燕國也是春秋戰國中存在感最低的國家,沒有之一。
秦國是商朝名將飛廉的長子惡來後裔,周孝王奪取侄子的王位後,想有一番作為,開始征討四方,秦人的祖先非子善於養馬,被孝王封為附庸,以此為秦國立國之始,周宣王時秦莊公幾次打敗西戎,被封為西陲大夫,秦國開始在西方崛起,周幽王被兒子和犬戎所殺,周平王和周攜王互相攻殺,平王被迫東遷,秦襄公派兵前來護衛,平王承諾將岐豐之地封給秦國,秦國由此成為正式諸侯,但在春秋之世,除了秦穆公稱霸西戎,乏善可陳,中原諸侯視為戎狄,不予理會,孔子周遊列國,唯獨不去秦國,可見秦國的被輕視程度,直到商鞅變法,秦惠文王登基後,秦國才開始東出,爭雄天下。
齊國,太公呂望滅商立下大功,作為東夷領袖他被封為齊侯,但周武王很快病逝,姜子牙和周公旦爭權失敗,被迫就番齊國,同時周公旦以長子伯禽為魯侯,以牽制齊國,十二世後傳到齊桓公,陳國國君的兒子公子完逃到齊國,被齊桓公封為工正,公子完為田氏的始祖,陳國是虞舜後裔,武王滅商後封其後人在陳,並將長女嫁給陳國第一任國君陳胡公,所以田氏也是帝舜的後代。
齊景公時期,田氏愈發得齊國民心,同時齊國幾大權臣,高氏,國氏,鮑氏都被清除出權力圈之外,田氏一家獨大,經過數代人的努力,公元前336年田和正式取代姜氏齊國,末代姜齊的國君齊康公被流放海島,田氏為國君後並未更改國號,仍稱齊國。
魏國其祖先是文王之子畢公高,姬高受封畢國,西周末年畢國在平王弒父之亂中滅亡,後人流落晉國,以畢氏為姓,畢萬為晉獻公車右,獻公帶兵滅亡古魏國,畢萬因公受封魏地,改稱魏氏,這也是魏姓在晉國的初興,獻公寵愛驪姬,太子申生被殺,公子重耳逃亡,猛將魏犨追隨在其左右十九年,三十六歲的重耳在秦穆公的護送下回歸晉國,當上國君,魏犨因功受封,
但魏氏此時還很弱小,掌控晉國大權的是狐氏,趙氏,先氏,也正是因為魏氏還不成氣候,才躲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權力爭鬥,狐氏被逐,先氏被殺,郤被滅,趙桐趙括兩支趙氏被誅族,欒氏被趕出晉國,這讓魏氏一族得到了崛起的機會,魏絳得到了晉國最後一位霸主晉悼公的重用,成為了掌握軍權的八位上卿之一,從此魏氏開始崛起,最終和趙氏,韓氏三家分晉,成為戰國初期的第一強國。
韓國晉國宗室之後,曲沃恆叔滅古韓國,封兒子萬在韓城,從此這支改稱韓氏,獻公誅殺恆莊宗室時得到了韓氏的支援,所以得以留在晉國,晉文公回國即位,韓簡因為支援晉惠公受到了冷落,從此韓氏走向衰落,趙衰趙盾父子兩代相晉時,韓氏的最重要人物韓厥登上了政治舞臺,家道衰落的韓厥自幼受到趙衰的照顧,成為趙氏家臣,
但是金子總會發光,成年後的他被趙盾提拔為三軍司馬,他以執法嚴明公正無私著稱,各大家族無不對他有所敬畏,趙盾死後,趙氏發生了著名的下宮之難,趙氏因為內鬥,導致趙同趙括兩族被殺,趙盾之孫趙武此時年紀幼小,韓厥力扶趙氏,助趙武重新位列上卿,韓氏一族從此成為晉國政治舞臺上的重要力量,但再無什麼大的作為,一直跟隨在趙氏,智氏,魏氏之後,直到韓康子時和趙魏兩家殺死智瑤,瓜分智氏土地,形成三家分晉之勢。
趙國和秦國是同宗同源,是商朝名將飛廉次子季勝之後,傳至周穆王時期,造父為穆天子御,隨同穆王去西方朝拜西王母,又幫助平定徐國叛亂,因功受封趙城,從此以趙為姓氏,後來趙城被晉國吞併,趙氏一族成為晉國臣屬,公子重耳流亡時趙衰是他身邊最重要的謀臣,重耳登上國君之位,趙衰相晉,趙氏一族開始在晉國崛起,他們也是晉國中歷經磨難最多的一個宗族,
趙衰傳至其孫趙朔,趙氏一直秉承國政,趙朔英年早逝,族內爆發內亂,趙齊和寡居的嫂子趙朔之妻莊姬通姦,被趙同趙括所驅逐,莊姬怒告晉景公趙同趙括意欲謀反,晉景公正想處置權臣,收回權力,命人將兩人滿門抄斬,讓還是幼童的趙武繼承爵位,又過了數十年,公元前497年,趙簡子趙鞅再次惹出麻煩,殺死同族趙午,激怒了另外兩位上卿中行氏和範氏,晉國開始了八年之久的六卿之亂,趙氏在內亂中僥倖得勝,晉國變成四卿執政,趙鞅死後兒子趙無恤又硬扛執政智瑤,引發了著名的晉陽大戰,歷時三年以韓趙魏三家消滅智氏告終,自此形成三家分晉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