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研究中國近代史,帝國主義這個名詞就是一個必須要能搞清楚的詞彙,否則讀再多邊的史書到頭來還是會一頭霧水!

帝國主義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從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理解一二,那就是像一個真正的皇帝一樣獨斷專行,統治一切,掌控一切的意思!

可是我們都知道帝國主義國家其實都是一,些資本主義強國,他們多數國家實際上並不算是一個帝國,比如說美國。

帝國主義國家實際上是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可我們為什麼還是要說他們是帝國主義國家呢?因為他們的行為具有帝國的特點!

哪些行為說明了他們的行為具有帝國的特點呢?比如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統治,以晚清時期的英國和日本之間的矛盾來說明一下!

在1840年以後,歷經兩次鴉片戰爭,中國的長江流域基本上就算是英國的勢力範圍了,所謂勢力範圍其實和屬於他們自己的領土也就是一會事,只不過還沒有完全吞併而亦!

英國人依託在中國長江流域的勢力範圍對中國進行更深層次的侵蝕和控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搶佔中國的市場和資源,這種搶佔體現在他們借用雄厚的資金實力高價收購中國人發展近代工商業需要的基礎能源,比如煤,鐵,棉花,蠶繭等,在壟斷了基礎能源後他們拿出一部分高價賣給中國的各個行業,卻用另一部分製作出廉價的工業產品,然後再以低價傾銷,最終在打垮中國本地的生產能力以後獨霸中國的資源和市場,從此以絕對的低價購買原材料,以相對較高的高價出售產成品,從而謀取到絕對的利潤,至於中國人因此會被來回盤剝那不是他們考慮的事情,只要中國能給他們提供持續的利潤就好,至於被盤剝的活不下去,市場購買力縮水了的情況,對他們來說很好解決,繼續擴大勢力範圍就好!

19世紀90年代後,隨著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英國人的如意算盤受到了日本人的威脅!日本人也跑來中國瓜分地盤了,他們把朝鮮,東三省和整個中國的北方視為他們的勢力範圍,在這期間他們曾經在山東發動過生絲貿易戰,日本人以傾銷的方式賣布匹和生絲,以壟斷經營的思維高價收購棉花,企圖一舉打垮中國北方的棉紡織業,日本人低價傾銷產品,高價壟斷棉花資源企圖獨霸市場的行為遭到了英國人的制裁,以外交威脅迫使日本人暫時放棄了自己的圖謀!

從英國人和日本人的較量中我們很容易就會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資本主義強國想要謀取鉅額利潤,最好的辦法就是開拓地盤然後像皇帝一樣把自己開拓出來的地盤給鞏固下來搞壟斷經營,為了實現這樣的圖謀,他們就必須要有強有力的武力,否則只要有人跑來搗亂他們就無法穩固自己的地盤,更無法實現自己的圖謀!

英國人和日本人的圖謀都具有帝國的特點,那就是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自己說了算,另外就是當自己地盤內的人被盤剝壓榨最後因為購買力不足,造成市場嚴重萎縮後又因為需要新的市場來救命不得不繼續擴張!

資本主義在帝國主義階段的特點就像是一個貪心的皇帝,老是對市場和能給他們提供資源的這塊領土貪得無厭,所以他們的名字被稱為帝國主義確實是很恰當!

至於帝國主義國家為什麼不能停下來像封建皇帝一樣慢慢鞏固自己的地盤,答案其實就隱藏在他們的內部矛盾中,現代化的工廠作業需要巨大的投入,想要迅速撈回成本並且持續的獲取鉅額利潤,他們就必須擁有足夠的原料產地和廣闊市場,否則就會因為沒有原料比如沒有煤炭所以不得不停工,生產出來了產品又因為沒有足夠的購買力而賣不出去,這顯然就迫使他們不得不迅速擴張!

帝國主義國家的迅速擴張難以緩慢推進,因為他們的投入越大,產能就越大,產能越大對原材料和購買力的需求就越大,這就迫使他們來不及鞏固自己的勢力範圍,只能採取盤剝壓榨的方式擴張,可是這樣一來惡行迴圈最終還是要爆發最終的危機!

為了能渡過難關,為了不使鉅額投入打水漂,不使機器因為原材料不足和市場購買力不夠而停工,帝國主義國家在無新的地盤可供拓展的情況除了戰爭別無出路!

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最終因為搶地盤不得不一決雌雄的特點又很像封建皇帝的天無二日的特點,因此帝國主義國家和封建帝國之間確實是很像!

19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康熙一石三鳥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