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反法西斯陣營對有些戰敗國及其僕從國或殖民地實行分割槽佔領。冷戰爆發後,這些被兩大陣營分割槽佔領的國家也隨之分裂,比如西德與東德、北朝鮮與南朝鮮、北越南與南越南等等,引發了一系列的國際問題。

不過有意思的是,奧地利及其首都維也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與德國一樣被美、蘇、英、法四大國分割槽佔領。但奧地利卻沒有像德國及其首都柏林那樣分類為“西奧地利與東奧地利”以及“東維亞納和西維也納”。這是為什麼呢?

自從奧匈帝國在一戰後解體,奧地利基本淪為歐洲二流國家,在冷戰中的戰略意義屬於可有可無。再加上德國當時已經分裂,分裂奧地利也不過是將德國的冷戰前線延長而已。對於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來說,分裂奧地利確實有些“雞肋”。

另外,兩大陣營對奧地利的分割槽佔領在斯大林去世後並沒有結束。新上任的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曉夫希望與西方緩和關係,而戰略地位比較“雞肋”的奧地利正好可以用來向西方示好。於是赫魯曉夫在結束奧地利分割槽佔領的問題上主動讓步。

但赫魯曉夫畢竟不是戈爾巴喬夫,不會允許統一的奧地利加入西方陣營。正因如此,蘇聯在奧地利問題上讓步是有條件的,即奧地利統一後不能加入任何美國主導的政治軍事組織。而奧地利對美國也是有些“雞肋”的,就答應了蘇聯的條件。

1955年,美蘇英法與奧地利簽訂《奧地利國家條約》,使得奧地利免於分裂。結束分割槽佔領後,奧地利成為永久中立國。奧地利至今也沒有加入北約,加入歐盟的時間則是在蘇聯解體後的1995年。

1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清末的立憲運動,清帝國為何沒有像英國一樣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