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公元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為擴大自身權利並限制王權發動了一場政變。因此次政變並非暴力性質的,因此也被稱之為光榮革命。光榮革命事件不僅對英國未來的歷史走向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也對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發展程序產生了深遠影響。自此以後,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國家仿照英國先例推行君主立憲制。20世紀初期,清帝國也在受到時勢壓力的情況下,宣佈著手準備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

清帝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不得不選擇君主立憲制道路

時間來到公元20世紀初期,此時的中國仍然處於封建社會之中,清代的封建統治者依舊能對全國實行有效統治。但是因國內矛盾愈演愈烈、西方列強勢力不斷滲透等原因,讓清廷不得不考慮以改革的方式延長國祚。在多次努力皆以失敗而告終後,清廷終於痛下決心仿照西方例推行君主立憲制度。

在君主立憲制下,君主將徹底成為國家的象徵。雖然能夠世襲君主之位,但卻毫無實權。無論是對於清帝還是歷朝歷代的封建帝王來說,這都是難以接受的。但畢竟此刻擺在清帝面前的就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被徹底推翻;二是交出權力保留皇室的尊貴地位。二者相比,明顯清帝會覺得後者的結果更容易接受一些。

清廷派出使團訪問歐美並著手進行立憲準備

公元1905年,清廷派出五名大臣帶前往美國、德國、日本、英國、法國和比利時等國家進行考察,為政治改革制定可行的方案。半年後,考察團回到國內並開始著手製定改革方案。同時,慈禧太后也下詔宣佈開始預備立憲。

公元1908年,清廷正式頒佈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憲法,即《欽定憲法大綱》。從表面上看,清帝國已經向君主立憲制邁進了一大步;而國民也因憲法的頒佈而獲得了更多的權利,但事實卻並非如此。當仔細閱讀《欽定憲法大綱》中的內容時就可以發現,許多條款中都能夠發現清廷極力維護君主專制制度的內容。比如說皇帝依舊控制著立法權、擁有軍事領域的專斷權等等。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欽定憲法大綱》只是為了愚弄國民。目的很簡單,一是為了緩解國民對清廷的不滿;二是為了顯露出清廷對立憲運動有著絕對的"誠意"。同時清廷又透過玩弄文字遊戲的方式,反而使自己的特權成為了被憲法"認可"的合法權利。

況且清廷所頒行的憲法和對未來政治制度的構建,也並非是以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為例的。實際上,清廷參考的模版是日本的君主立憲制。顯然,清帝是想要將自己打造成像明治天皇那樣在君主立憲制下仍然能夠控制整個國家的專制君主。

清廷頒佈內閣名單,徹底激怒國民

公元1911年,清廷擬定的內閣閣臣名單終於頒行天下。但當人們仔細閱讀後發現內閣中滿臣的數量明顯佔據多數,而漢臣的數量則少得可憐;因此這份內閣名單也被譏諷為"皇族內閣"。

不僅如此,清廷還將重要的部門和職務給予了滿臣或宗室,而將漢臣排擠在外。如果真的按照這份名單推行君主立憲制度,那麼已經被剝奪專制權力的皇帝依舊可以透過皇室成員控制整個國家,那麼廢除舊的君主專制制度又有什麼意義呢?對此,湘潭大學歷史系的熊元彬教授在《歷史的再審視:清末"皇族內閣"研究》中曾經提到過:

···1905年革命黨人吳樾就將清廷立憲視為"非驢非馬之立憲"···梁啟超也同樣以"非驢非馬"之詞將其視為"非驢非馬之內閣"。之後,學界對它的性質多持批判態度:李劍農認為它是"皇族集權的大暴露"呂美頤從制度變遷方面做了肯定,但認為它是一個"怪胎"···

隨著皇族內閣名單的頒佈、再加上先前《欽定憲法大綱》給國民造成的心理上的傷害,帝國國民對清廷最後的一絲信任和希望也隨之破滅了,就連立憲派內部都開始快速分化。

與此同時,革命力量開始快速崛起,並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支援。同理,此時支援清帝繼續實行封建統治的人也越來越少。當辛亥革命爆發後,國民們紛紛佔到了革命派一方,清帝國就這樣在一次又一次消磨國民的耐心和信任後走向了毀滅。

毛主席說過,古為今用。李世民有言,鑑古知今。

感興趣的話,不妨給我一個關注。

1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李斯被大卸八塊而死,死法比商鞅更慘烈,臨終遺言深深感動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