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說起來,華人先民很早就來到人稱“南洋”的新加坡、馬來西亞這一帶了。明代前期,從永樂三(1405)年至宣德八(1433)年的 28 年間,太監鄭和奉明廷之命率領船隊七次出使其他國家和地區。在這七次的航海過程中,鄭和從南京下關寶船廠出發,沿著江、浙、閩、粵的海岸南下再西行。最遠甚至曾經到達了非洲東岸,並訪問了亞非沿岸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如英國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裡所寫的那樣,在十五世紀上半葉,在地球的東方,在波濤萬頃的中國海面,直到非洲東岸的遼闊海域,呈現出一幅中國人在海上稱雄的圖景。

至於日後被稱為“遠東十字路口”的新加坡。直到1819年1月斯坦福·萊佛士爵士初次登上這塊土地(現設有來福士登陸紀念碑)時,據說這個島上上當時已經“約有150個漁民和海盜,幾間簡陋的茅舍,其中大約有三十個華人”。 這些華人沿著新加坡河岸聚居,將荒地開闢為甘蜜園,成為日後拓殖新加坡的先聲。

不過,不論是馬來半島,還是新加坡,早期的華人移民都以男性佔絕對多數。這並不難理解,海上波濤難測,每次遠航幾乎是以性命相搏。因此,即使是與大陸只隔一條海峽的臺灣島上,早期的漢人移民,按照施琅的說法,也是“無家眷者十有五六”,遑論千里之外的南洋。

早期南洋華人社會既然男多女少,華人若要成家,勢必與當地土著通婚。由於馬來妻子不通漢語,於是華人丈夫與當地妻子在家裡只能用馬來語進行溝通。他們的子女最先學會的便是母親的馬來語,然而丈夫的母語畢竟是漢語(主要是閩、粵方言),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夾雜一些漢語詞彙,久而久麼,一個說著特點鮮明的“華人”馬來語的華人族群便在南洋出現了,其中的男性稱為“峇峇”(Baba),女性稱為“娘惹”(Nyonya,或Nonya)。日後這個“峇峇”乾脆成了土生華人的代名詞。中國移民與馬來女通婚所生子女,一般三代後本地化成為“峇峇”,即所謂“三代成峇”。

“峇”字,似乎就是為了“南洋土生華人”而造出來生的一個字。“峇”字拆開來看很有意思,是“山”和“合”的結合。“山”指的是當地原住民族(“山地人”),而那些與山地女子通婚或結合的華人,所傳下的混血後代自然就是“峇峇”了。這些後代的男性一般娶娘惹為妻,而“娘惹”大多嫁給“峇峇”或是後來的新移民,他們的後代自動成為“峇峇”,華族女子不嫁給土著成為“峇峇”這個族群孤島在馬來人的海洋中維繫數百年存在而不滅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儘管“峇峇”在語言上可以說是完全馬來化了(“華人馬來語”對現代馬來語及印度尼西亞語的形成起過重要作用),但在風俗習慣與宗教信仰方面卻仍然是非常華人的。大多數“峇峇”仍然信仰華人的傳統信仰(尤其是祖先崇拜),而不是馬來人的伊斯蘭教。“華人對祖先的習俗是那麼執著,儘管他們跟海峽所有地區的土著經過許多世代的交往,他們還是謹愼地遵循華人古老的舉止和習俗”。這樣一來,語言把“峇峇”與其他華人分開,而共同的宗教信仰又把兩者結合在一起。

22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秦始皇統一六國真是歷史的大倒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