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起源和演變之十----夏朝前中期(公元前2000—前1750)
1、龍山文化的崩潰
公元前2000年夏朝建立,同時五帝時代繁榮的龍山文化卻逐漸消失。夏朝並沒有出現比五帝時代的龍山文化更繁榮的"大一統王朝"的興盛景象。這時期,北方的龍山文化遺址都遭到嚴重的破壞,發達的龍山文化各城市全部崩潰,社會發展水平一潰千里,龍山文化的特色文物蛋殼黑陶和玉璇璣也從此消失。
五帝時代的兩個城市平陽古城、神木石峁古城都在公元前2000—1900年遭到入侵者徹底的破壞。平陽城城牆被摧毀、觀象臺被破壞、陵墓被盜掘、宮殿和房屋被焚燬,上萬人被集體殘殺扔入萬人坑,有的被肢解、有的被砍頭、一個女的陰部被插入一根牛角,整座城市一片悽慘的死亡景象。
這批殘酷的入侵者來自內蒙河套地區的老虎山文化居民,這是西北草原地區對中原地區的第一次入侵。這次入侵讓原本繁榮的龍山文化各城邦幾乎全部滅亡,華夏大地人口陷入低谷。在山東地區,龍山文化被相對落後的嶽石文化取代,原本的城市消失了,農村聚落數量下降了3/4以上。陝西、山西的各大龍山文化區也都紛紛解體。
不過,《史記-夏本紀》和《尚書-夏書》都沒有記載這次重大的歷史變故。中原諸城邦的滅絕性破壞、人口屠殺式減少,是天大的事,居然不落史家法眼,令人不可思議!
不過,中原龍山文化之洛陽王灣三期型別,並沒有在這次外敵入侵中滅亡,原有的各村落進一步擴大發展。公元前1850年,洛陽王灣三期文化區形成了一箇中等規模的新密新砦城。新砦古城是當地中原地區唯一的城鎮,擁有內外三重城壕,總面積100萬平米,規模遠小於平陽城(280萬平)和石峁(425萬平),但其重要性在於證明了龍山文化並未因外敵入侵而全部滅亡,而在中原地區保留了火種、並發展延續下來。所以這時期,又被稱為新砦文化時期(公元前1850—前1700年)。新砦文化傳承古老的龍山文化王灣三期的火種,並將在下階段演化出中國史前文化的新高峰----二里頭文化。
在中原城邦衰落的同時,西北內蒙地區興起了夏家店下層文化(公元前2000—前1500年)的石 城堡 群。各石城堡面積不大,城牆以石塊或夯土砌成。石城堡有100座,如此大規模的石城堡群 表明西北地區已經出現了很多獨霸一方的方國。 在夏家店下層文化發現了青銅器、馬匹、牛羊,正是西北青銅遊牧文化的東進造成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導致中原地區繁榮的新石器農業文化滅亡。
那麼,原本遠遠落後於中原的西北地區為何會突然出現先進的青銅、牧業文化?因為此時發生了歷史上東西方交流的第一件大事件-----印歐人入中國。
2、印歐人入中國
今日的中國基本都是黃種人O+N,但在上古時期,白種人R+Q比率要比今天高的多。商代殷墟祭祠坑中有白種人遺骨、西周宮殿和墓葬遺址中有深目高鼻的白種人頭像,東周臨淄墓葬中有白種人頭骨,三國孫權是碧眼、曹操兒子曹彰黃鬚可能意味著母系有白人血統。
中國西北地區遊牧民中白種人比率更高。周朝時,北狄中的白狄、赤狄、長狄等部,就含有白膚、赤發、濃須、藍眼、高鼻等白種人特徵。五胡亂華時,鮮卑一些部落被稱為"黃頭鮮卑奴"、"黃鬚鮮卑奴"、"鮮卑白奴";羯族深目高鼻、多須,就是白種人。唐朝時,東北室韋諸部中有"黃頭室韋",回鶻西北的黠戛斯"皆長、大,赤發、白麵、綠瞳,以黑髮為不祥"。五代十國沙陀族,為西突厥的白種別部,深目、虯(捲曲)須。宋朝時,女真諸部有一支"黃頭女真",髭(嘴上邊的鬍子)發皆黃、目睛多綠。
新疆是上古地理中國白種人比率最高的地區。《漢書˙西域傳》:"西域諸戎其形最異。青眼、赤須,狀類獼猴。" 《魏書˙西域傳》:"自高昌以西,諸國人深目高鼻"。玄奘《大唐西域記》:"西域人文身綠睛"。今日的新疆維吾爾族則是黃白混血,這主要是漢唐軍民、匈奴、回鶻、蒙古多次成功西征遷移混血的結果,過去的新疆(特別是天山南北)全是白人的天下(崑崙山和崑崙山麓作為廣義青藏高原一部分,則是黃種人羌人的天下)。 新疆地區的上古文字吐火羅文,也是印歐語系,直到北朝時期,因整個新疆都被來自蒙古高原的突厥語民族征服,印歐語才逐漸被突厥語同化。
那麼,這些印歐人怎麼來的呢?早在公元前3500年中國伏羲向神農過渡的仰韶文化時期,一部分印歐人離開東歐故土,遊牧東遷到南西伯利亞,形成當地的青銅和牧業文化----阿凡納謝沃文化,其範圍西起烏拉爾、南到中亞內陸草原、東至葉尼塞河、北達西伯利亞森林南界。此時,雙峰駱駝已經被馴化,這些阿凡納謝沃文化的印歐人得以向南深入中亞內陸的乾旱沙漠地帶,抵達哈薩克丘陵和天山西北的七河之地,與準噶爾盆地相連。公元前2200年堯舜龍山文化時期,這幫印歐人終於進入地理中國西北部,遊牧在準噶爾盆地,形成克爾木齊文化,這也是地理中國最早的青銅和牧業文化,擁有和東歐類似的青銅和車馬技術。克爾木齊文化由阿凡納謝沃文化發展而來,其墓葬結構、出土骸骨、文物都完全一樣。
克爾木齊文化形成的同時,公元前2300年,另一支來自東歐的印歐人也向東遷移到南西伯利亞地區,形成安德羅諾沃文化。為爭奪領地資源,安德羅諾沃人不斷髮動戰爭、向東擴張,覆蓋了之前的阿凡納謝沃文化,迫使阿凡納謝沃人向東南遷移,入侵到了克爾木齊文化的領地---準噶爾盆地。這迫使部分克爾木齊文化的印歐人,公元前2000年,南下翻越天山山脈到達塔里木盆地,形成了樓蘭—古墓溝青銅文化。樓蘭發現的一具公元前2000的完好的女乾屍,黃髮白膚、眼大窩深、高窄鼻樑;後來樓蘭小河遺址又發現了一具公元前1800年的"小河公主"乾屍,棕黃髮、深目高鼻、下巴尖翹。
這些遷移到新疆的印歐人被稱為吐火羅人,包括天山南麓的龜茲人、焉耆人,塔里木盆地東部的樓蘭人、吐魯番的車師人、河西走廊的月氏人。今甘肅省的武威、張掖、敦煌、祁連等地名都與吐火羅語有關。在突厥類的匈奴人(N+C+Q)崛起之前,月氏人稱霸西域。
印歐人進入中國,是古代東西方文化的第一次重大交流和碰撞。他們帶來了歐亞大陸西部的金銀和青銅冶煉技術、車輛的使用、馬牛羊的馴化蓄養、小麥大麥種植,並很快從新疆東傳到甘肅、青海,在中國西北地區形成了中國最早的青銅和畜牧文化中心,即祁連山齊家文化和河西走廊中西部四壩文化。 在此之前,中國並未像西亞一樣經歷發展近3000年提煉純銅的銅石並用階段,只有在馬家窯文化(公元前3000—前2000年)的甘肅臨洮縣馬家窯遺址(前3000—前2300)和青海省民和縣馬廠遺址(前2300—前2000)各出土了一把青銅刀,但這兩把刀可能是間接貿易得來的,無法證明是冶煉得來的。
不管印歐人進入中國之前,馬家窯文化是否已經掌握青銅冶煉技術,但馬家窯文化之後的四壩文化、齊家文化的青銅冶煉技術是直接受到新疆吐火羅人的青銅文化影響 產生的,其生產的青銅器無論是冶煉工藝還是產品器型,都是新疆吐火羅人相同。
馬家窯和齊家文化早期,青銅技術僅僅是透過間接貿易等流通方式從吐火羅人遊牧的巴裡坤草原傳入祁連山地區。齊家文化後期,開始出現鍊銅坩堝、銅矛、銅鏡,標誌著當地已經掌握青銅冶煉技術,進入青銅時代。除青銅外,齊家文化的黃金"鼻飲"和金耳環,是中國最早的黃金製品,農作物小麥、牛、羊也出現了,從此西北興起了養羊的羌人。
"羌"就是"牧羊人"的意思。炎帝就來自羌族,黃帝祖先也是從羌族分化出來的,"羊大為美""羊魚為鮮""羊食為養""羊言為善"都和羌族有關。祁連山地區以羊為圖騰的漢藏語系羌人的興起,阻擋了印歐人大規模的東進活動。 在齊家文化(前2200年--前1600年)之後,羌人又創造了四壩文化(前1900—前1400年)。四壩文化與早期的齊家文化相比,出現了馬車技術和印歐人一樣的豎穴墓,冶銅業更加成熟,青銅器物開始大量使用,其出土的砷青銅 工藝上明顯受吐火羅影響。
從四壩文化開始,羌人開始對印歐人(吐火羅人)展開反擊,一直向西擴張到吐火羅人的地盤哈密盆地,並和吐火羅人融合,形成天山北路文化。天山北路文化有銅刀、銅錐、青銅短劍、銅斧、權杖頭、日曬土坯、實木車輪,這些都源自中亞印歐人;也有跟四壩文化一樣的彩陶,顯示出東西兩股文化的融合。
齊家和四壩的青銅文化向東南傳入四川,形成三星堆青銅文化;向東北方向傳入內蒙,形成鄂爾多斯市朱開溝(前2200--1500)、赤峰夏家店下層(前2300~前1600年) 青銅文化。最後,齊家和四壩的青銅文化傳入中原,注入新砦文化,生成二里頭青銅文化。
青銅技術自西向東,從公元前3700年西亞高加索山的邁科普文化→前3600年東歐草原的顏那亞(墳冢)文化→前3500年西西伯利亞和中亞的阿凡納謝沃→前2200年準噶爾盆地的克爾木齊文化→前2000年樓蘭小河文化→前1900年河西走廊四壩文化→前1800年赤峰的夏家店下層 文化 → 前1700年 中原二里頭文化, 從高加索山到中原,在考古冶金技術傳播上從先到後一脈相連,沒有任何缺失的環節。
羌人在從吐火羅人輸入青銅、牧業文化的同時,也向吐火羅人輸出源自黃河流域的彩陶文化,吐火羅人也因此掌握了製作彩陶的技術,這條"青銅—彩陶"之路,就是後來絲綢之路的前身,建立起了連線中國與世界的橋樑。而青銅、車輛、馬牛羊馴養的傳入,也讓中國的北方大草原興起了強大的遊牧團體,開始了以後西北草原文明和中原農耕文明的對抗,龍山文化的大範圍滅亡,只不過是以後數次大規模入侵的前奏而已。
公元前2000—前1500年,印歐人除了進行遊牧遷移外,還在南西伯利亞和中亞發展出半農半牧的辛塔什塔-彼得羅夫卡青銅文化,並進一步發展出城市文明,出現了很多規劃細緻、佈局精巧、防禦功能強大的圓形城垣,代表是俄羅斯南烏拉爾地區的阿爾卡伊姆古城。阿爾卡伊姆古城與二里頭文化同期,整座城市就像個同心圓盤,由多重圓形的城牆組成,中心部分是一個圓切的正方形廣場。這種風格的圓城,後來傳播到中亞和新疆,代表有克里雅河的圓沙古城、孔雀河的營盤古城。
3、烏爾第三王朝的滅亡
與中國龍山文化同時滅亡的,還有人類最早的文明蘇美爾文明。不同的是,前者的種族文化結構,沒有大的改變並頑強地保持下來,並一直延續到今天;後者的種族、文化被覆蓋掉,徹底消失在歷史中。
烏爾第三王朝將蘇美爾文明推向本民族大一統的全盛時代,但卻是蘇美爾文明的迴光返照。數千年來,兩河流域三角洲地區因長期灌溉 將河水中的鹽分帶入土壤,在當地乾旱氣候長期蒸發下,土壤中的鹽分過多積累,土地鹽鹼化不斷加劇,在烏爾第三王朝時,蘇美爾只好用耐鹽的大麥替代小麥作為主要作物。但是依然無法阻擋糧食產量的大幅度下降,蘇美爾的人口也因此銳減,這讓周邊本來就人口眾多的閃米特部落對蘇美爾人的人數優勢更加明顯。最終,敘利亞草原的阿摩利人開始入侵烏爾第三王朝。
阿摩利人與阿卡德人同屬閃米特人,但不同宗。阿卡德人生活在兩河流域,阿摩利人則生活在敘利亞-巴勒斯坦的阿摩利山脈。一場突發的旱災,阿摩利人被迫流亡到兩河流域乞食。阿摩利人不知五穀、房屋、城市為何物,他們只會和印歐人一樣遊牧,但是沒有馬匹,而是透過驢和單峰駝來支撐起熱帶乾旱地區的放牧生活。和所有遊牧民族一樣,他們掠奪成性,四處侵佔蘇美爾人的土地,給烏爾第三王朝帶來了重大打擊。
公元前2025年,一支阿摩利人在首領納普拉努姆的帶領下,攻佔蘇美爾人的太陽神烏圖之城拉爾薩,建立了拉爾薩王國。阿摩利人的入侵,讓同族的阿卡德人也受到鼓舞,他們紛紛乘機復國,獨立出蘇美爾人的控制。前2022年,烏爾王伊比辛 派阿卡德族的伊什比厄拉到伊辛購買穀物,伊什比厄拉到了伊辛就宣佈獨立,開創了伊辛第一王朝。
蘇美爾人的世仇埃蘭人也趁火打劫,於公元前2006年攻入烏爾城,烏爾慘遭屠城,被洗劫一空後夷為平地。烏爾第三王朝只經歷了5代105年(公元前2111—前2006年)就此畫上了句號。這也是蘇美爾人最後的政權,宣告了蘇美爾人從此退出了兩河文明的舞臺,蘇美爾文明悲壯地落下了帷幕。
此後的兩河流域南部重新回到了城邦林立、群雄割據的分裂狀態,只不過從原來的蘇美爾城邦時代變成了閃米特人城邦時代。這些城邦因土地鹽鹼化問題嚴重,逐漸走向荒蕪,淪為沙漠中的土丘,公元前2100—前1700年,兩河流域南部的人口減少了60%。與此同時,兩河流域北方因為水利技術進步,原本難修水利的丘陵地帶建起了大規模的灌溉網路,農業生產力開始超過南方,兩河的人口開始向北遷移。
此後,兩河流域的活動主角變成 以蘇美爾北部阿摩利人 和阿卡德人為代表的閃米特人。古老的蘇美爾人在數百年的異族統治下,逐漸被閃米特人同化,阿卡德語稱為兩河流域的通用語言。隨著楔形文字被字母文字取代,蘇美爾人完全被後世遺忘。在後來流傳的文獻中也找不到關於蘇美爾人的記載,在1930年考古發現蘇美爾文明遺址以前,人們都以為巴比倫才是兩河流域最早的文明,因此把巴比倫而不是更早的蘇美爾列為四大文明古國。
公元前1900年,華夏大地龍山文化陷入崩潰之後,印度河流域文明也開始走向衰亡,原本興盛的城市逐個淪為廢墟。公元前1750年,摩亨佐達羅、哈拉帕都被遺棄,印度河文明就此終結。印度河文明衰落的原因是自身武器裝備落後,無力抵抗蠻族入侵。印度河文明缺少防禦性的甲冑和盾牌,長矛單薄、易彎,弓箭箭頭製作粗糙,依然在大量使用殺傷力小的石塊、陶塊等投擲物。
另外,洪水氾濫也是印度河文明滅亡的因素。由於大量砍伐森林,導致地表土腐蝕,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淤積導致河床升高,堵塞河道,從而引發大洪水。摩亨佐達羅被淹過至少五次,這嚴重損害了印度河文明的發展。這有點類似於開封被黃河淹過6次。
比洪水更重要的自然原因是氣候變遷。由於季風不斷東移,印度河流域降雨銳減,沙漠化越來越嚴重,迫使當地居民遷移到季風降雨量大的恆河流域繼續發展農業。恆河流域興起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特別適應當地熱帶季風氣候的水稻 傳入,從此,水稻替代小麥和大麥成為印度最重要的糧食作物,恆河也開始替代印度河成為南亞的聖河和母親河。
4、埃及中王國時代
對比蘇美爾身處四戰之地、強鄰環伺,埃及地理環境封閉,相對安全的多。東面是撒哈拉沙漠和紅海,西面是撒哈拉沙漠之利比亞沙漠,南面是撒哈拉沙漠之努比亞沙漠和飛流湍急的尼羅河大瀑布,北面的三角洲地區是沒有港灣的爛泥海岸,這些自然屏障讓埃及不容易遭到外地入侵,使得埃及文明遠比蘇美爾文明更持久。如果說,上古兩河歷史就是長期分裂加偶爾統一,那麼埃及歷史就是長期統一加偶爾分裂。在蘇美爾滅亡之時,埃及再次完成國家統一,進入全面復興的中王國時代。
公元前2130年,古埃及第九王朝被第十王朝代替,首都依然在太陽神拉的崇拜中心赫利奧波利;而南部上埃及底比斯城(今盧克索)的因提夫家族也在此前(公元前2133年)從第九王朝取得獨立地位,在崇拜風神阿蒙的主城底比斯建立第十一王朝,與北部下埃及的第十王朝分庭抗禮,埃及再次進入上下埃及對峙的南北朝時代。
前2060年,底比斯第十一王朝第五位國王孟圖霍特普二世繼位,前2040年,他滅亡下埃及的第十王朝,重新統一全國,結束了第一中間期(前2270—前2060)長達200多年的混亂,開始了埃及歷史上 繼古王國之後的又一個大一統時期----中王國時期(前2060—前1785)。
中王國時期,埃及冶金術快速發展,青銅器開始得到大量使用。但和兩河流域比,埃及青銅器仍未普及,主要金屬禮器仍以紅銅器為主,農具還是石器、角骨器、木器,埃及的青銅革命主要體現在武器革新上,青銅製的斧、矛頭、箭鏃已經成為近衛軍的主要裝備。
孟圖霍特普二世興建底比斯城作為統一埃及的首都,開始了埃及全面復興的大業。中王國時期,雖然重獲統一,但中央集權不如古王國時代。第十一王朝國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和地方勢力鬥爭,但最終失敗。統一的第十一王朝只有40多年壽命,傳不過三代,就被宰相阿蒙涅姆赫特一世聯合地方勢力發動政變篡位,開始第十二王朝(前1991—前1786)。
由於不是王室出身,為獲取各方面勢力的支援,阿蒙涅姆赫特一世延續了對底比斯阿蒙神的崇拜。為了防止第十一王朝舊勢力的反撲,他將都城從第十一王朝的大本營底比斯遷至自己的領地法尤姆。阿蒙涅姆赫特一世一旦當上國王,當然也想削藩,再被地方勢力謀殺,他兒子塞索斯特里斯一世繼位。第十二王朝第四位國王塞索斯特里斯二世開始,到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爺孫三代人對法尤姆這片湖泊沼澤地進行開發,使得法尤姆成為埃及的第一糧倉。
阿蒙涅姆赫特三世時,國王最終完成了中央集權,地方貴族再也無力對抗中央。埃及進行全面復興時期,與周邊貿易交往日益頻繁,埃及商船穿梭於地中海和紅海之上,向北抵達塞普勒斯、克里特島,向南到達蓬特進行貿易和墾殖。
由於同期兩河流域戰亂,在巴比倫興起之前,埃及第九王朝(還有第十王朝)首都孟菲斯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共有6萬人,埃及第十一王朝首都底比斯則有4萬人。底比斯作為統一王朝首都後,底比斯的地方神(風和空氣之神)阿蒙被當作王權的保護神,抬高到和太陽神拉一樣崇高的地位,並在後來逐漸和拉神結為一體,成為新太陽神,位於底比斯的卡納克神廟也從此開始了長達上千年的工程建設,成為埃及僅次於金字塔的旅遊景點。
學術教育上,中王國時期出現了圖書館,除了政府和神廟開辦的學校外,還出現了私人創辦的書吏學校。書吏階層不是世襲的,是勞動階層通往統治階層的重要途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是當時的主流思想。
中王國時期,埃及文字透過僧侶體簡化到700個字元,其中20多個字元被用來表示純粹的發音概念,這些音節字元是最早的字母,由此整理出世界上最早的字母表。正是埃及的這些早期字母,演化出了後來的字母文字。
所有的埃及男性都要在6—12歲實行割禮(割掉包皮),這是為了清潔。同時,少數後宮女子也必須實行割禮,但是後來發展成每個女性都必須經歷的陋俗,直到今天埃及91%的女性都接受過割禮手術。女性割禮透過割除陰蒂甚至內陰唇,以免除其性快感,控制其性慾。實行割禮後,女性性交時傷口會被撕裂造成痕跡,這樣男性可以在婚前透過檢查新娘的外陰來判斷是否是處女,在婚後外出時,也同樣可以檢驗妻子在家有無出軌。 女性割禮習俗,還影響到整個周邊地區,今天全球1.3億名婦女受過割禮。
5、希臘克里特島古王宮時代
早在公元前2500年,就有埃及人移民到克里特島,與當地居民混合,從埃及輸入藍釉陶珠、彩色的石瓶、甲殼蟲印章、象牙製品和各類裝飾品的製作工藝。在古埃及地圖上,克里特島正好在地中海航線西北線上,埃及是克里特島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克里特島所用的黃金、象牙、皂石印章和高階奢侈品大都來自埃及。
公元前2000年,埃及中王國時代,愛琴海的青銅文化中心從基克拉迪群島轉移到克里特島,基克拉迪群島作為愛琴海最早的青銅文化,卻沒能先一步發展出文明。基克拉迪群島不過是愛琴文明最初的零星之火,而克里特島則是被基克拉迪點亮的一把熊熊火炬、照亮在愛琴海的上空。
克里特島面積8300平方公里,是地中海第五大島嶼,島上多山,森林茂密,盛產瓜果鮮花。此時,克里特島青銅器得到普遍使用,出現了很多宮殿,形成多個以王宮為中心的城邦。每個城邦都是由一箇中心宮殿和環繞宮殿的城鎮、村落組成。王宮是克里特文明的核心,表明此時王權的強大。史學界多以王宮建築的興衰為標誌,將克里特文明分成前王宮(前3000—前2000)、古王宮(前2000—前1700)、新王宮(前1700—前1450)、后王宮(前1450—前1100)四個階段。
與埃及中王國時期對應的是克里特古王宮時期。這時,克里特島出現克諾索斯、瑪利亞、法埃斯特、戈爾尼亞、菲拉卡斯特羅、薩克羅等城邦國家。這些王宮國家在前1900—前1700年進行爭霸混戰,形成了以北岸港口克諾索斯和南岸港口法埃斯特為首的兩大城邦聯盟。克諾索斯在南北爭霸中獲勝,統一了克里特島。克諾索斯不僅統治克里特島,還統治基克拉迪群島。克諾索斯成為當時歐洲最大的城市,人口有2萬多人。
根據希臘神話,天神宙斯喜歡上了一位亞細亞(東方日出的地方)公主歐羅巴,於是變成一頭白牛,引誘歐羅巴坐上牛背後,將其帶到西方日落的一片大陸,在那裡向她求愛,封她為這片大陸的女神,這片日落的大陸也被命名為歐羅巴。歐羅巴為宙斯生下兒子米諾斯,米諾斯以克諾索斯為都成為克里特之王,在位時以公正嚴明的法治著稱,死後成為冥府的判官。
克諾索斯的造船業發達,還有海軍。克諾索斯的商站和殖民點遍佈整個東地中海,東到羅德島和小亞細亞沿岸,北達希臘阿提卡半島和伯羅奔尼撒半島,西到義大利的Lipari群島,形成一個龐大的貿易網。
克里特的海上霸權用於保護它在東部地中海上貿易航行的安全,與起源於大河流域的古埃及、蘇美爾、印度河達羅毗荼、中國龍山文化不同,孕育克里特文明的不是大河而是海洋,是多臺風的中國東南部海域相比,地中海海綿風平浪靜,簡陋的船隻也能安全航行。克里特島地處亞非歐三大洲海運中心,有利於攫取三大洲的資源,曲折的海岸線讓其擁有很多優良港灣,島上茂密的森林適合造木船。 同時,由於地中海式氣候不適合種糧食,而適合種橄欖、葡萄、無花果等經濟園藝作物,所以一開始,貿易就是克里特島的生命線,只有透過貿易才能換取糧食來養活人口,這也是以後希臘文明的主要特色。
克里特人生產的彩陶薄如蛋殼,上繪有精美圖案。他們的黃金工藝學自埃及,但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並將象牙製品融入金匠工藝。
克里特人運載著其特有的經濟作物和精美的手工藝品,駕著單桅(豎立於船的甲板上的長杆,用來掛帆)船往返於地中海諸港,換回愛琴群島的大理石、小亞的白銀、塞普勒斯的銅、黎凡特的雪松木、埃及的糧食和黃金。克里特的產品在東地中海十分流行,甚至遠在兩河流域的巴比倫人也有克里特島的產品。
古王宮時代,克里特文字,和埃及文字屬於同類型的象形文字,是模仿埃及產生的,後來克里特在象形文字的基礎上發展出新的線體文字,線體文字即象形文字的草寫。
克里特文字,是透過刻有字元的活字印章壓印到紙上或器物上的,一片文章需要若干個活字字模,這些字模可以重複使用、隨便拼版,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術。
6、兩河流域伊辛—拉爾薩時期、古亞述王國、巴比倫一統
蘇美爾第三王朝滅亡後,伊辛第一王朝的創立者伊什比-厄拉成功將佔領烏爾城的埃蘭人趕走,掌握了兩河流域南部的霸權。伊辛王朝統治者雖然是阿卡德人,民間也操阿卡德語,但是官方語言依然是蘇美爾語,他們自認為是蘇美爾文明的繼承者,並以復興和儲存蘇美爾文化為己任,完全繼承了烏爾第三王朝的國家管理體制和王室禮儀。
伊辛雖然是繼烏爾之後的霸主,但是卻未能像烏爾第三王朝一樣統一兩河流域南部,阿摩利人的拉爾薩國向來不服伊辛的霸主地位。拉爾薩和伊辛一樣,是一個有4萬人口的城市。拉爾薩國王岡古農為了爭取兩河流域各城邦支援,發動了對埃蘭的入侵,攻佔其首都安善,滅亡了埃蘭西馬什王朝,報了埃蘭滅烏爾的一箭之仇。從此,阿卡德人的伊辛王朝和阿摩利人的拉爾薩王朝開始了在兩河流域長達100多年的爭霸,這一時期被稱為"伊辛-拉爾薩時期"。
為了對付拉爾薩,伊辛與北方的巴比倫結盟。巴比倫意為"神的門",該城和拉爾薩一樣,是大批湧入美索不達米亞的阿摩利人建立的城邦之一,於前1894年由阿摩利人酋長蘇姆阿布姆所建。
公元前1822年,拉爾薩國王瑞姆辛一世繼位,伊辛與巴比倫、烏魯克共同抗擊拉爾薩。前1803年拉爾薩攻陷超級大城烏魯克,巴比倫見勢不好,立馬見風使舵,背棄伊辛。前1793年,孤立無援的伊辛被拉爾薩攻陷,歷經15王、227年伊辛王朝到此結束,兩河流域東南部全部落入拉爾薩手中。
前1792年,巴比倫第一王朝的第六位國王漢謨拉比繼位。由於夾在兩河流域北方亞述和南方拉爾薩兩強之間,漢謨拉比採取了隱忍的策略。
在兩河流域南部伊辛—拉爾薩—巴比倫三雄爭霸的同時,兩河流域北部則上演著馬裡—亞述—埃什努那三國演義。馬裡控制巴比倫西北部、幼發拉底河中游,亞述控制巴比倫東北部、底格里斯河中游,埃什努那控制底格里斯河中游支流迪亞拉河。馬裡—亞述—埃什努那三城的居民多是阿卡德人,因距離蘇美爾甚遠,在烏爾第三王朝時就保持半獨立狀態,烏爾王朝崩潰後,三城各自獨立。
亞述城(阿淑爾城)名字來源於該城的守護神阿淑爾,該城位於底格里斯河中游西岸山區,是商業貿易必經之路,壟斷了兩河流域和小亞的貿易,並在貿易線路上建立了很多商貿點,其中規模最大的是位於小亞的卡尼什城內的一塊由亞述商人自治的商港。 一支和巴比倫阿摩利人同源的阿摩利人來到亞述附近定居下來,他們以舒巴特-恩利爾、埃卡拉圖(亞述對面)為首都,向四周擴張。公元前1830年,在首領伊拉卡波卡布的帶領下,這撥阿摩利人展開了和西面馬裡、東邊埃什努那的爭霸,伊拉卡波卡布兵敗身亡,兒子沙姆西阿達德繼位。沙姆西阿達德在舒巴特-恩利爾興建起15米高的城牆,在城內王宮和神廟外圍再建起衛城,並組建了一支使用複合弓的射手部隊。複合弓是弓箭史上的革命,人類制弓技術的發展,經歷單體弓、合成弓、複合弓三個階段。單體弓只用一種材料製成;合成弓用相同材料幾層疊合或數段拼接而成、威力較大;複合弓又叫角弓,由混合的木材、動物的角、筋、骨等多種材料製造而成,複合結構,具有更強大的威力。
沙姆西阿達德利用這支射手部隊,攻下了阿淑爾城(亞述城),廢黜古亞述王朝末代王伊裡舒姆二世,自任亞述王,並把亞述城作為自己的宗教首都,他重建城內的主神廟,將供奉的恩利爾神改為亞述的地方神阿淑爾。從此,阿淑爾替代恩利爾成為亞述的最高神和帝國的戰神。
沙姆西阿達德侵入扎布河地區的胡裡安人(Hurrians)國家,攻陷其首都喀波臘,並其領土。隨後,征服了幼發拉底河支流巴里赫河。成為兩河流域最強大的國家,風頭遠在南方的霸主拉爾薩之上,連巴比倫的漢謨拉比也承認其霸權。
前1783年,亞述統治者沙姆西阿達德去世,長子伊什美達幹繼位,靠武力維持的亞述帝國很快顯露出內部的不穩定性。在敘利亞,被亞述打敗的延哈德國乘機支援原馬裡王族後裔金瑞林推翻亞述在馬裡的統治。伊什美達幹只得向東方盟友埃什努那求助,埃什努那乘機將勢力擴張至亞述地區,並幫亞述抵制了馬裡的入侵,亞述成了埃什努那的附庸,埃什努那成為兩河流域北方的最強邦。
為了對付強大的埃什努那,馬裡王金瑞林、巴比倫王漢謨拉比、埃蘭王茨帕拉爾胡帕結盟。前1766年,埃蘭和埃什努那爭奪扎格羅斯山脈的商道,在馬裡和巴比倫的支援下大敗埃什努那,併吞並埃什努那和亞述。得意忘形的埃蘭野心膨脹,企圖順便滅掉巴比倫河拉爾薩,統一兩河流域。於是巴比倫和拉爾薩結盟,在兩河中部的黑瑞圖城與埃蘭決戰,埃蘭失敗,退出美索不達米亞,埃什努那光復,平民出身的埃什努那 軍校被推舉為新任國王。
接著,巴比倫與拉爾薩開戰。前1763年,巴比倫王漢謨拉比攻滅拉爾薩,佔領了兩河流域南部全境。前1762年,又在底格里斯河大敗拉爾薩的盟友埃什努那、亞述、庫提。兩年後,巴比倫盟友馬裡感覺到唇亡齒寒,背叛巴比倫,漢謨拉比大怒,滅了馬裡並焚燒之。接著,又水淹埃什努那,滅其國。接著,巴比倫又吞併了亞述。分裂了200多年的兩河流域再次統一。
漢謨拉比頒佈了上古兩河流域最完整、最系統的法律文獻《漢謨拉比法典》,刻在巴比倫公共廣場的一塊石碑上,法典用阿卡德語寫成。 按照法典,身體傷害案遵循"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原則;犯罪嫌疑人只要在神面前起誓,就能證明自己所說屬實,後來西方法庭中 證人用聖經起誓就來自這裡。
漢謨拉比徹底結束了兩河文明分裂長於統一的歷史局面,各城邦結為統一的整體,歷時11個王朝、1300多年的巴比倫王國從此開始。巴比倫人繼承了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的文明成果,並進一步將兩河文明推到一個新的高度,巴比倫尼亞也成為南部兩河流域永遠的名字,而不像蘇美爾和阿卡德被後世遺忘。
阿摩利人進入兩河流域後,語言被同為閃米特語系的阿卡德語同化,到阿摩利人建立巴比倫王朝統一兩河流域後,阿卡德語已成為兩河流域的通用語,並在後來演化為南方的巴比倫方言和北方的亞述方言。
巴比倫人不僅學習兩河流域的語言文字,還全盤接受兩河流域信仰的諸神,同時又加入來自巴比倫的因素,建立了以巴比倫主神馬爾都克為首的多神信仰,馬爾都克本是巴比倫城的守護神,代表木星,職掌農業,是蘇美爾三大主神恩奇的兒子,隨著巴比倫統一兩河,他升級為眾神之王。
巴比倫城作為兩河流域的政治中心和商路樞紐,人口多達7萬人,和兩河流域老牌大城烏魯克(人口7.5萬)同為當時世界人口最多的兩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