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從小到大學習的歷史教科書裡,鴉片戰爭都是中國近代史繞不開的一個重要話題,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國在這場戰爭中被英國人的大炮轟開了國門,從此開始了百餘年的近代屈辱史。從一百八十年後的今天來看鴉片戰爭這場對中國來說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我們會發現這場戰爭對於今天的人來說,是如此的讓人難以理解:中國為什麼會輸?
雖然我們從今天來看,英國是當時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的世界第一大國,號稱"日不落帝國",整個世界到處都是屬於他們的殖民地,而清朝雖然依然靠著巨大的體量和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體系,維持著在對英貿易中的順差地位,但兩國的綜合實力是有著極大的差距的,清朝輸了似乎也是正常的。
但事實上,當時的英國事實上最開始並沒有向清政府正式宣戰,而是隻派出了一支僅僅只有四十艘船和4000名士兵的軍隊向中國進行軍事報復,哪怕戰爭人數最多之時,英國也僅僅派出了不到兩萬人。我們僅僅從人數來理解,會覺得僅僅不到兩萬人就想挑戰一個當時人口已經達到四億左右的東方大國,簡直是痴人說夢,哪怕中國和英國之間綜合國力有差距,但也不可能就被這兩萬人不到的軍隊擊敗。
但最後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坐擁四億人口,上千萬平方公里國土的清王朝不但敗給了英國這兩萬人不到的軍隊,最後還與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中國由此開始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但是,這場戰爭其實是受到了來自清朝最高統治者道光帝的高度重視的,他在這場戰爭中多次調兵遣將與英軍交戰,但卻依然一敗塗地,讓國家陷入恥辱。那麼到底為什麼清朝會輸呢?
首先,是最直觀的因素——軍隊戰鬥力。據史料記載,英國最初派出的4000人的軍隊由16艘戰艦(其中包括三艘裝備有74門大炮的大型軍艦),蒸汽軍艦4艘,運輸船28艘。之後戰爭爆發後又在此基礎上不斷增援,到戰爭結束之際,英國派出的戰艦已經達到25艘,蒸汽艦船15艘,其他的後勤船隻60餘艘。這是英國在海軍方面的絕對優勢,
除了海軍的優勢以外,英國遠征軍四千人的軍隊中也基本上都配置著火器,並且訓練有素。而中國雖然長期維持著80萬人的常備軍,但事實上已經清軍的戰鬥力可以用不堪一擊來形容。清朝的這些軍隊不論從將領還是士兵都算是不合格的軍人,從將領來說,清朝不注重將領的文化素養,強調行伍出身,加上缺乏相應的訓練,這使得這些將領在面對戰場的環境時,對於軍隊的指揮其實是很難做到位的。而士兵則更不用說,雖然清軍對於軍隊的訓練事實上有相關規定,但軍隊訓練其實並沒有重視實戰,而是隻是為了驗收而進行的表演型訓練。
這使得清王朝的這些軍隊在面對來自英軍的進攻時,居然不知道該如何按照戰場環境排兵佈陣,甚至出現了雖然有大炮但卻沒什麼人真正會操作的尷尬局面。雖然林則徐在虎門銷煙後便對東南海防進行了加強,但最後卻還是難以改變清朝軍隊的積弱。
除了軍隊的戰鬥力的差距以外,軍隊的指揮系統也是清軍在這場戰爭中失敗的一大原因,清朝的軍隊雖然有號稱幾十萬的常備軍,但事實上並沒有完全集合在一起,而是分佈在全國各個地區,這使得清朝的軍隊實際上是極度分散的,沒法將兵力迅速整合,調兵遣將每次都要花去大量的時間,而戰場的局勢瞬息萬變,等到調兵完成,依靠蒸汽船擁有著極高機動性的英軍早已離開了。
還有一點影響清軍戰敗的因素就是,當時的中國百姓的民族意識的淡泊,雖然我們說英國人的不到兩萬人的軍隊挑戰中國這個擁有4億人民的大國顯得不自量力,但事實上,當時的人民並不認為國家是屬於自己的。
道光皇帝
在他們眼裡,天下是皇帝的天下,皇帝和誰打仗與自己這平頭百姓並沒有什麼關係,只要不打到自己頭上就行,所以才會出現甚至有民眾在水師提督關天培與英軍交戰而跑去圍觀的荒謬舉動。因為當時的百姓並不認為自己和這些英國人是敵人。雖然在戰爭中也有中國人民抗擊英軍的事蹟,但大多都是因為英軍侵犯到了他們切身的利益,民眾才會奮起反抗,否則他們依然會冷眼旁觀清朝和英國的這場戰爭。
所以,我們可以做個總結了,清軍無論從戰鬥力也好,還是指揮系統也罷,以及民意支援等方面,都不能使自己與已經透過工業化而在軍隊建設上擁有極大領先優勢的英國近代化軍隊相抗衡,最終被英軍擊敗,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其實是歷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