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建立的偉大帝國,在他死後三年就土崩瓦解。每每提及此,人們都會感慨:都是因為秦二世昏庸暴虐,才讓強盛的秦朝忽然傾覆。如果能是民間聲望極高的公子扶蘇即位,憑藉他的威望和仁慈,一定能讓秦朝持續下去,為扶蘇的命運而嘆息。
秦二世胡亥
司馬遷在史記裡就記載了這個故事。秦始皇駕崩後,趙高和李斯合謀,偽造了遺詔,逼領兵在外的扶蘇和將軍蒙恬自殺,然後扶植秦二世胡亥稱帝。然後在秦二世的殘暴昏庸統治下,秦朝土崩瓦解。
可是,根據北京大學收購的一批流失海外的珍貴西漢竹簡,卻記載了一個截然相反的故事。這批竹簡的名字就叫《趙正書》。秦始皇嬴政是秦國王室,嬴姓趙氏,而該批竹簡直稱其名為趙正,顯然對秦始皇沒有絲毫避諱的意思,也就不可能存在美化秦始皇的目的。
趙正書
《趙正書》記載的就是秦始皇的一生,在竹簡的記載中,秦始皇駕崩時發生了這樣的一段對話: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頓首言曰:‘今道遠,而詔期(窘)群臣,恐大臣之有謀,請立子胡亥,為代後。’王曰:‘可’。
今道遠,而詔期(窘)群臣,恐大臣之有謀,請立子胡亥,為代後。’王曰:‘可’。
從這裡可以看出來,是群臣恐怕路遠出事,請秦始皇立胡亥為繼承人,而秦始皇同意了,壓根和扶蘇沒什麼關係!
其實,扶蘇是有一個天然的劣勢的,就是他的母親是楚國人。楚人始終是秦國最大的對手,不說最後滅亡秦朝的項羽,就連末代楚王與秦始皇尚且是表兄弟,與秦始皇一起長大,卻最終為了國家利益走到了對立面。而扶蘇也知道父親對自己的猜忌這一點,所以當接到命他自殺的命令時,毫不懷疑詔書會是假的。
末代楚王昌平君
所以,趙正書的記載是符合邏輯的,丞相李斯、御史大夫馮去疾確實與軍勳貴族蒙恬、蒙毅兄弟有矛盾,而蒙毅在秦始皇駕崩時特意被打發出去祭天。恐怕他們口中的“恐大臣之有謀”所說的正是蒙氏兄弟,因為蒙恬手中可是握著三十萬大軍的長城軍團!若是蒙氏兄弟有異心,始皇一死,天下誰人可擋?
所以,秦始皇經過思考與大臣們反覆商議,最終同意了他們的建議,立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也就是說,秦始皇遺囑其實就是立胡亥為帝,扶蘇根本不是選定的繼承人。
公子扶蘇
當然,趙正書中也有與史記衝突的地方,並不能絕對認為是百分之一百的正確。像趙高在史記中記載是被秦王子嬰殺死,而趙正書則描述是死於章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