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五、東京保衛戰和北宋的滅亡

金兵攻克相二濬州(安陽和浚縣),梁方平率領禁軍在黎陽(浚縣東南)和金兵一觸即潰。宋軍將官都只顧逃跑,退到黃河南岸,望見金兵旗幟,把橋拆毀就跑得無影無蹤。金兵用小舟渡河,騎兵渡了五天,渡完騎兵又渡步兵,金兵都笑道:“南朝可謂無人,若用一兩千人守河,我們怎能這樣安渡呢?”金兵渡河後佔領滑州。

欽宗送走了太皇,太宰和少宰白時中和李邦彥(即左右宰相)也勸欽宗到襄陽或鄭州去暫避敵鋒。李鋼說:“道君皇帝以宗廟社稷授於陛下,怎能扔下走呢?現在唯一的辦法是整頓軍馬,團結民心,共同堅守等待勤王的軍隊。”

欽宗問:“誰可做守城的將軍呢?”李鋼說:“朝廷以高爵厚祿養活大臣,是為了有困難時用他們的。”

白時中惱羞成怒地說道:“李鋼莫非還能領兵嗎?”

李鋼馬上說:“陛下不嫌臣庸懦,如果讓我治兵,我願意以死來報答國家。”於是,欽宗命李鋼為尚書右丞相兼京城御史。宰相們仍然勸欽宗出走,欽宗下召李鋼為東京留守,李梲為副。李鋼對欽宗說:“四方救援的兵不多幾天就來了,金兵孤軍深入,不能長期停留,陛下離開京城和龍離開水一樣,車駕早晨走了,都城晚上就會亂的,臣等留守也沒有用。”欽宗猶豫不決。

這時宦官王孝竭在旁邊奏說:“中宮和國公已經動身了。”欽宗臉上立刻變了顏色,流著眼淚,自御榻上下來說:“卿不要留朕,朕親往陝西起兵,回來收復都城。”李鋼也哭起來,俯伏向前爬在地上,不肯起來。

過了幾天,李鋼自尚書省去上朝,路上紛紛傳說皇帝要南走。又見禁衛都披好甲冑,抬著乘輿,這分明是要出走的。李鋼惶懼無策,就厲聲問禁衛道:“你們願意死守社稷呢,還是願意跟著皇帝出走呢?”

禁衛們都是願意死守。李鋼拉殿師王從楚等入見皇帝。說道:“他們父母妻子都在都城,萬一中途散歸,誰來保駕呢?何況虜騎已經逼近,恐怕走不及了。”皇帝感悟,才決定不走了。

金兵抵變,進攻封丘門和酸棗門,都被李鋼擊退。知道城裡有準備,就遣使約宋派大臣赴金營商議和戰問題。

欽宗召叢集臣商議。李邦彥主張割地請和。李鋼主戰。欽宗同意主和。派李梲出使金營。金將提出議和條件如下:

宋出犒師費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牛馬萬頭,綢緞百萬匹;割中山、太原、河間三鎮;宋尊金帝為伯父;宋以宰相親王為質送金兵過河。

李梲唯唯是從,不敢說一句話。把金人所提條件全部帶回來。欽宗召集大臣們商議,都害怕的不敢不答應。只有李鋼力爭,說犒師之費雖竭天下之財也不能滿足。三鎮為國家屏障,割給金人宋便不能立國。遣貢應當讓宰相去,親王不應當去,現在的對策是派遣使臣到金營商談,拖延時間,數月之後,大軍四集,金兵孤軍深入重地,不敢久留,那時,在和他們商談和議,用重兵送他們出境,這樣和議才能長久。而大臣們都說,都城破在旦夕,肝腦就要塗地,還要什麼三鎮呢?爭論了兩小時,沒有一個人幫助李鋼說話,全部答應了金人的條件。

這時,四方勤王之師逐漸到達,兩河制置使种師道帶涇源秦風兩路人馬首先到達京城。种師道威信很高,京城軍民聽說种師道來了都很高興,姚平仲帶領熙河軍隊也到京城。欽宗召見种師道徵求意見。种師道說:“女真不懂兵法,哪有孤軍深入而能平安回去的呢?”欽宗說:“已經講和了。”命种師道為統帥,總領四方勤王軍隊,姚平仲為副。這時,朝廷還天天往金營輸送金帛。

李鋼上奏道:“金兵不過六萬,我們勤王的軍隊集中到城下的已經二十多萬了,金兵深入重地,正像虎狼自投陷阱,應該用計打敗他。現在派兵把守黃河渡口,斷其糧道,以重兵逼近敵營監視敵軍堅守營累不和他作戰,分兵收復黃河北岸諸城邑,等到他糧草完了,人馬疲憊,然後放他北歸。趁他過黃河時半渡而擊之。這樣,一定能夠得到勝利。”皇帝覺得很有道理,決定於二月六日舉事。而姚平仲恐怕种師道立了大功,欲擅大功為己有,提前於二月一日往劫金營,為敵人偵知,金兵設計迎擊,姚平仲戰敗逃走。

金遣使責備宋庭破壞和約,並要送更換其他親王為質。欽宗為了答謝金人,罷去李鋼的職務。這時候,東京的太學生陳東領著書生一千多人,到宮門外面向朝廷上書。說李鋼保衛京城奮不顧身,任天下之重,罷鋼正隨金人之計,軍民聞訊不期而集者數十萬人。宣呼之聲震動天地。皇帝恐怕造成變亂,復李鋼為右丞相,充京城四壁防禦使。

宋庭以肅王為質,換回來康王趙構,答應以太原、中山、河間三鎮給金,金軍見汴京不可能攻破,就帶著大量金帛撤回去了。

种師道奏請乘金兵過黃河時半渡而擊之。欽宗不允許。种師道說,金兵以後必定還要來為害中國。御史中丞呂好問也對皇帝說,這次金人得了勝利和便宜,更看不起中國,秋冬必然傾國復來,必須趕快準備防禦敵人的工作。欽宗把這些意見都不放在心上。

包圍東京的金軍撤走後,圍攻太原的金軍向南進攻達到隆德府(長治縣),聽說金宋講和,又回去圍攻太原。這時宋庭上下都安然無事,毫不做戰爭準備。宋微宗也自南京回到東京。欽宗命种師道為兩河宣撫使出屯滑州,又派了兩支軍隊去援助太原。姚古攻克隆德府,种師中攻克壽陽,進屯真定。宋朝宰臣在東京直接指揮千里之外援助太原的軍隊。命种師中迅速進軍,並下召責他“逗撓”師中被迫率兵輕進。姚古的軍隊失期不至,師中被包圍戰死。姚古的軍隊也被金兵戰敗,种師道聽說他兄弟師中戰死,悲痛欲絕,申請辭職。种師道身為兩河宣撫使,宋庭官僚不透過种師道,直接指揮援助太原的軍隊,至有此敗。

李鋼上奏道:“朝廷把三鎮割給金人,三鎮官吏軍民不肯陷入虜庭,為朝廷堅守。秋高馬肥,虜必再至。應該做好戰爭準備。”有的朝官秘密對欽宗說:“李鋼深得都城軍民之心。”欽宗命李鋼為兩河宣撫使,代替种師道。李鋼拜辭不受。說道:“臣,書生,不懂軍事,在京城危急時不得已為為朝廷料理兵事;現在,命我當大元帥,恐怕耽誤了國事。”欽宗不答應。

有人對李鋼說:“你知道讓你遠行的意思嗎?這並不是讓你去援助太原,不過借這理由讓你離開京城。”御史中丞許翰又寫了“杜郵”兩個字給李鋼,許翰的意思是說你如不接受這個任務,可能和白起一樣被殺死。李鋼不得已才接受了兩河宣撫使這個職務。

欽宗給了李鋼一本裴度傳,對李鋼說:“你去為朝廷巡邊,不久就把你調回來。”

李鋼說:“我這次出去不想再活著回來。我以愚直被人攻擊,皇帝不能不對我發生懷疑。我只有前進死在敵人手裡,來證明我的心跡。如果朝廷抗敵的決心不堅定又主張和議,我就不再坐官。皇上應體察我的孤忠,以令君臣之義。”

李鋼的意思是不願使朝廷妄殺忠良,落不義之名。李鋼不畏死也不惜死,他只是不願意被朝廷殺死,陷朝廷於不義。欽宗也很感動。

李鋼受命即行,渡河到達河陽(河南孟縣)訓練士兵,整修甲器。過了十天,又到懷州(河南沁陽),造戰車千餘輛,訓練士兵使用。準備抵抗金兵的鐵騎奔衝,又派軍隊分三路向太原進攻(此時太原已被金兵攻陷,張孝純被俘)。自威勝軍、遼州(左權縣)、汾州三路,宰相唐恪耿南仲見李鋼這樣認真抗敵,就剝奪李鋼指揮軍隊的權力。命三路軍隊可以進退自主,直接向朝廷稟報。李鋼由於指揮不能統一,上疏言力不勝任,奏請辭職。朝廷又命种師道去代替李鋼。三路軍馬都被金兵各個擊破。

李鋼回到京城,宰相們害怕李鋼阻擾他們的和議政策,彈劾李鋼覃主戰議,喪師費財,例舉了李鋼十條罪狀。李鋼在思想上早有準備,將軍費開支備報的很清楚,使他們不能誣告李鋼貪汙。他們又說李鋼受到處分,背後有怨言,使李鋼連受兩次降職處分,被貶到寧江。

种師道到河陽,看到黃河沿岸及河北沒有一點抗敵的設定和準備,估計到東京一定要淪陷。就上書請欽宗遷都長安,以避敵鋒。大臣以為怯懦,又將种師道召還,以他將代替。种師道軍事才能極高,眼看著國家將亡,自己又老病交侵,萬分憂傷,回到京城已不能起床,不多幾天就死了。

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兵二次伐宋。一路攻陷太原,南下平陽(臨汾)、隆德府(長治縣)、潭州(晉城),由孟津渡河;河北的金軍破井陘、真定府,南至大名,渡過黃河。宋朝宰相唐恪耿南仲還在夢想求和,派遣使臣由海道至金都請求停戰。他們忘記了他們的祖宗趙匡胤對南唐使臣所說的話:“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能戰即戰,不能戰即降。”和談必須有勢均力敵的軍事力量作後盾。顯然,宋朝只管求和,而金軍卻在迅速前進。十二月兩路金軍在汴京會師。

金兵在東京停留了三個多月,立張邦昌為楚帝,于靖康二年四月將宋微宗欽宗及皇室子孫宗親、皇后賓妃共三千多人押解北去,並搶走了許多金銀財寶,圖書檔案。

5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看呂氏家族的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