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衝龍溝?
實話說,擱滿清,除了皇帝,還沒有哪位皇親貴族敢大大咧咧衝著下人嚷嚷說“快準備金湯,我要衝龍溝!”。
這裡所謂的“衝龍溝”效仿的是滿清皇帝早起時用上等茶水潤嗓漱口。皇帝自命真龍天子,不知某位傑出人才覺得皇帝言行舉止都得顯得與眾不同,像是“漱口”這種俗不可耐的稱謂自然顯示不出皇帝九五之尊的貴氣,於是美其名曰“衝龍溝”。
如無意外“衝龍溝”是自康熙開始,康熙曾覺得碧螺春原名“香煞死人”難登大雅之堂改名碧螺春。金湯既“上等茶葉烹煮的茶水”。
後來八旗子弟紛紛上行下效,晨起必定用“金湯”潤嗓(漱口),這時他們多會對下人說一聲“準備金湯”便妥了,不會有哪個土鱉敢冒大不諱自稱要“衝龍溝”。至於八旗子弟為什麼又稱之為潤嗓,多是因為老八旗子弟多酷愛京劇戲曲等,大多有晨起提兩嗓子的習慣。比如我們知道的大貪官和珅就明文記載有這個習慣。
因此,“衝龍溝”只是老北京人對八旗貴族早起漱口潤嗓的美稱,真正八旗子弟家裡沒有人敢這麼稱呼。
現在迴歸正題。
為什麼八旗子弟家裡,丫鬟們會爭著伺候主子們“衝龍溝”?
首先我們要了解這些滿清八旗子弟是每日拿大清漢人的納稅銀養尊處優的人,一個個富得流油。類似於漱口所用的茶葉一般不敢說最好的,也會是上品,大多以清淡綠茶如黃山毛峰等開嗓子。茶水只是喝一口便倒掉了,這時候茶葉還沒有泡開,依然有很大的利用價值。
(滿清貴胄喝茶侃天)
於是下人就偷偷把剩下茶葉沫子留起來晒乾再加工一番倒手賣出去。有人賣自然是早就有人買了,買賣買賣,從來是買促成了賣。茶葉這種東西只要沒泡開,你不說不會有人知道是別人喝過的茶沫子。即使說了,對那些不太富裕的家庭來說也能嚐嚐鮮,無傷大雅。畢竟一手毛峰與二手價格差距可是太多了。
(滿清以物美價廉提供好茶水的小館客人們都知道茶葉是二出宮的)
清朝時,茶葉是緊俏稀缺品,好茶葉更是難求得很,要麼特供皇親貴族,要麼就是天價出口國外。一定程度上後來滿清遭受列國侵侮與我們的茶葉暴利傾銷有關。因此,好茶葉尋常人家不論是製茶人還是茶販子都不捨得喝的。
比如據戴逸先生著《十八世紀的中國與世界》就說到“雍正年因雍正喜黃山毛峰,京都毛峰販價高達20兩每斤,至內務府記為30兩每斤”。顯然,除了內務府貪汙一點,20兩每斤的毛峰,恐怕對於勤儉的雍正來說都顯得肉疼,但是也沒有辦法,因為一定程度上是他自己炒起來的價格。
(黃山毛峰)
到了乾隆年,乾隆愛喝的是龍井,毛峰就比較便宜了,因此這時候大多數八旗子弟都拿它來“潤嗓”,《中國通史》記載乾隆年間一斤毛峰約摸3兩銀子,而黃山茶人那裡一般是500文左右(約為半兩)給茶販子。同時,戴逸先生也在書中詳細說明,整個滿清八旗貴族家裡丫鬟僕人年平均收入約為32兩銀子,也就是說月收入3兩左右。
茶沫子裡的道道
我們按照雍正年毛峰價格,丫鬟們把老爺喝剩下茶沫子倒手出去,每斤三、五兩銀子是不成問題的,滿清的老爺們屁股挨座便端茶,一個月積累一斤只少不多。也就是說一個月倒手茶沫子都夠得上俸祿了。
即使乾隆年毛峰便宜了,倒手出去賺個幾百文還是問題不大。
滿清那些皇親貴族府裡的下人活兒有些在很多丫鬟僕人眼裡的看來就是撈錢的肥缺,衣食住行方面都能扣點,這些都是他們的賺錢之道。
很多東西在八旗貴胄眼裡就像雞肋一樣,也懶得去管,便高興了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