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皇帝正統十四年七月十七日親御六軍出居庸關親征。統兵二十萬。直搗大同。大臣屢次苦諫。英宗皇帝一意孤行。蒙古統帥也先佯敗撤退,明軍一路追擊。後來聽到密報,蒙古軍可能設伏,急忙班師。一路撤退,因到王振老家駐拔。後又遷延回京,行至土木堡,被蒙古鐵騎包圍,軍隊飢渴難耐。也先佯和,明軍一路奔向河邊喝水也先軍突然衝擊,明軍被包了餃子。全軍覆沒。皇帝被俘。滿朝文武為之一空。
明軍之所以失敗,首先選擇的時間不對,七月十五日,正是七月流火,天氣炎熱,雖然立了秋,秋老虎啊,況且此時是雨季,陰雨綿綿,導致明軍糧草不繼,加上天氣炎熱,士兵的戰鬥力銳減。
再次,軍隊的戰略方針發生錯誤。親征講究士氣,一而鼓,再而衰,三而竭。本來應該用先進的火器營為先,弓弩其後,騎兵為兩翼,擺開攻擊隊型。而諸大臣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體罷工,一致苦諫。這樣也許剛開始在北京城裡謀劃的吋候是對的,可是一旦出師,還老抱著皇帝的馬腿,那就是拖後腿了。為什麼還沒有見到蒙古軍隊就一味的撒退。撒退可要了老命了,騎兵追步兵,那簡直就是屠殺兩腿羊。當初曹操的三千虎豹騎追劉備,殺的劉備望風而逃,老婆孩子被活捉。竄當陽,奔夏口,僅以身免。而明軍還有一個包袱皇帝,像豬八戒揹著媳婦跑能跑多快?況且一路耽擱,被包了餃子才正常。所以罪在大臣,
不獨王振。
最後明軍沒有能獨當一面的大將,縱觀整個戰役明軍處處被動,不識敵方陰謀,完全是打仗的門外漢。不知彼,沒有派探馬密探打聽軍情。感覺就像在大霧裡作戰,,更不知已。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