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英曾勸譚嗣同“不要迫光緒皇帝與不孝,不要激變。”
譚嗣同字復生,號壯飛,湖北瀏陽人,湖北巡撫 譚繼洵之子。
少時博覽群籍,光緒22年1896年,入貲為江蘇候補知府,供職南京。
譚繼洵,任鞏秦階道時,攜子 嗣同抵任。這樣14歲的譚嗣同,隨父親在秦州(秦州是今甘肅天水市秦州)度過了自己11個春秋的青少年時期。
光緒15年公元1889年,譚繼洵任甘肅布政使,同年升任湖北巡撫,譚嗣同也隨父親離開甘肅。
譚在秦州任上,因與張金鑑是同科進士,續故交成張府常客。當時張金鑑以三品候補道待職,譚常來張府拜訪,來時必嗣同,嗣同時年未冠,但以博覽群籍,其詩詞在庠學子中以上品流傳。
因 張 譚 兩家世交關係,後來張世英在京時還受到譚繼洵的保護。
張世英任上倡“治教合一,民眾辦學,民眾受教。” “習先進之西學”、“教育救國,” 等思想受到譚嗣同等年輕學者的推崇。譚嗣同反對科舉,倡校育人材,好學西方自然科學,在南京供職時曾向楊文會學習佛學 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之概。他發揮了老夫子的“道不離器”,說: 認為“器既變,道安得獨無變?” 為變法提出了理論根據。
中日甲午戰爭後,“憤中國積弱不振,” 在瀏陽倡立算學館,開湖南維新風氣之先。他這些思想也受到張世英的稱道,言 “復生有《船山遺書》之分”。尤其對譚嗣同他們提出變法中,“發展機器生產,改官制而少其層累,變科舉以育人材” 等極為稱讚言: “是強國之法”。
但在尊孔問題上是有爭論的。譚嗣同反對尊孔的思想,發奮著書《仁學》在哲學上提出 “以太” 為世界物質本源的學說,認為世界上各種現象的關聯、變化、結合和依存,都是 “以太” 的作用,並把“以太”這種溝通世界為一整體的作用叫做“仁”而 “ 仁 為天地萬物之源,故唯心,故為識”。他尖銳的批判了封建專制制度的“綱常名教”要求“沖決”一切網羅,對封建專制制度抨擊尤為猛烈,痛斥封建君主是獨夫民賊,認為君主專制是一切罪惡的淵藪,反對孔孟中庸思想並否定之。
張世英認為孔子的思想很多地方是了不起的,如:孔子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提倡客觀的看問題,避免主觀性。又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完全是科學的。孔子講“仁者愛人”其核心是“仁”,和歐洲的人道主義,今天講尊重人是一致的。
譚嗣同在變法中提出“彼君之不善,人人得而戮之”,否定封建君主專制。在維新運動中抨擊舊政,表示即使“殺身滅族”也決不後退,成維新運動的激進派。
張世英認為,“去君制必教民知,民知則國事新。”並勸譚嗣同在變法中,不要迫光緒皇帝與不孝,不要激變。張世英在與譚嗣同信中寫道:“變法聲逾高,王先謙,葉德輝擊新政仍朝內外眾之,聞侄不已殺身滅族而激進仍不策,應有長策也,不要迫黃帝與不孝,不要激變。去君制必教民知,民知則國事新,此長策也。” (張世英認為只有教育民眾,民眾起來了,國家才能改變,依靠某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
張世英身處基層,深知有一大批維護封建利益的頑固派,和朝中有一大批維護“慈禧”的保皇派。後來“維新”果然失敗,但愛國喚民的精神是永存的。
張世英對尊孔還是反孔採取唯物觀的態度是科學的 只有很好的把握學習和應用知識才能科學的處理事物,他認為改變一種舊的制度,只有教育民眾,喚起民眾,民眾起來了,國家才能改變的唯物主義思想,今天讀來仍有歷史意義和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