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關於抗日戰爭的勝利,當年有個很有意思的說法,就是用中國古人名來總結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這就總結出了好幾個人名,一個叫做華佗,一個叫蔣幹,一個叫蘇武,一個叫共工,一個叫屈原。這其中的“屈原”,就是講日本的投降是屈服於美國的兩顆原子彈的威力,毫無疑問,這確實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自己決定無條件投降的命令,9月9日,日本正式簽訂投降書。而在這之前的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分別在日本投下了“小男孩”和“胖子”兩顆原子彈。可見,原子彈起到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的作用,幾天之後日本天皇就頂不住壓力宣告了自己的失敗。

其實原子彈本身的爆炸衝擊力雖然可怕,但是還遠遠達不到直接在日本製造出恐慌而直接投降的效果。加上當時美國剛剛研究出來原子彈,“小男孩”和“胖子”的當量都不是很大,比如“小男孩”的爆炸當量僅為14000噸TNT,比現在的7000萬噸TNT可以說小巫見大巫了。不過原子彈真正可怕的並不是它的衝擊波,而是它的輻射與核汙染。

比如“小男孩”的爆炸,真正因衝擊波造成的破壞相比核輻射造成的傷害要小得多,因為核輻射的汙染面積至少在740平方公里以上了,衝擊波顯然達不到這種地步。所以更多的人躲過了被“炸死”的危機,卻沒能夠躲過被輻射的命運。除了極少數的人:廣島核爆炸時,女孩距爆心僅260米卻倖存,專家揭秘後實在太幸運。

這位日本女孩的名字叫做高倉秋子。她當時是當地的一家銀行的職員,而她距離原子彈爆炸的中心僅僅只有260米——這反過來也說明,原子彈爆炸的衝擊波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她當時僅僅只有19歲而已,突然遭遇這樣的危機,她是完全沒有預料到的。雖然當時日本和美國、中國的交戰已經白熱化,但是媒體上的日本似乎還很強大。

她當時正在處理手上的檔案,卻聽到了一陣巨響,耀眼的白光充斥了整個世界。然後她就如狂風巨浪一般湧過來的衝擊波掀起,撞在了牆上。從牆上掉下來的高倉秋子落入了牆角,然後她就失去了知覺。等到她再次醒來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周圍除了混凝土結構的東西全部都變成了碎片。

許多同事也變得血肉模糊,好在她的另外一個幸運地沒被炸死的同事搖醒了她,拉著她拼命地往外跑。不久之後,日本宣佈投降。軍國政府為了自己的戰爭罪過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與之相對應的,日本人民避免了陷入與世界所有愛好和平的人民的無意義戰爭當中去。高倉秋子也因此倖免於難。

但是,還沒有等她慶幸自己和救她的那個同事逃出生天,她的同事也因為核輻射等原因而去世了。唯獨她成了這次原子彈爆炸當中距離原子彈核心最近,卻並沒有死掉的人。這讓當時的許多人都感到驚訝:為什麼小姑娘距離原子彈爆炸的核心這麼近,卻並沒有被原子彈的衝擊波和核輻射給傷害到呢?

於是,許多專家對發生在她身上的一系列事件進行了分析。他們最終得出了一個理論上行得通的答案:高倉秋子太幸運了。因為當時原子彈將周圍的木質結構建築都震碎了,唯獨部分混凝土結構儲存了下來。高倉秋子比較幸運的就是,她正好就處在混凝土結構當中,混凝土牆體為她擋住了很多衝擊波,避免了她被直接撕碎。

與此同時,更為幸運的是,她被震飛之後恰好倒在了一個比較穩固而且密閉的牆角內,牆角的三角形結構使得她處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結構內。而且混凝土結構還有一定的防輻射功能——現在許多核電站、核廢料儲存都在關鍵部位建設了厚厚的混凝土結構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她受到的輻射量有限。

而那位和她一起逃跑的同事,雖然避免了被衝擊波掀翻、撕碎的後果,卻沒有逃脫核輻射對身體的破壞,所以她雖然活著走出了原子彈爆炸的中心,卻在不久之後就死了。值得一提的是,高倉秋子倒也不是完全沒有受到核輻射的影響,老年之後她還是因為核輻射的原因患上了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她也曾為此向日本當局請求過幫助。

不過日本當局並不買賬,拒絕了她的請求。

1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早期伊斯蘭社團為什麼跟人們想象的很不一樣?|文史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