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登島

1599年4月15日,平叛軍登陸愛爾蘭,德芙洛將龐大的軍隊一分為四,三路人馬各自執行任務。之後德芙洛統領剩餘的人馬(有4000~7000人的不同記載)從都柏林一路南下。由於擔心南部的叛軍可能暗中勾結西班牙人,德芙洛隨決定先平定南方再做打算。在擊退了愛爾蘭人設下的伏兵後,德芙洛揮軍前往奧爾蒙德伯爵(同時也是凱爾男爵)托馬斯·巴特勒所在的基爾肯尼,並將托馬斯夫婦執為人質。

愛爾蘭古地圖

作為巴特勒家族最重要的軍事據點,據《愛爾蘭相關記敘》一書記載,凱爾城堡“位於書爾河中心天然形成的石島上,儘管其建築工藝可能並不突出,但其所處之天險使其很難被攻陷。”任何想要越過書爾河向西進入叛亂勢力腹地的軍隊都必須首先控制這座城堡。其時,駐紮於此的乃是托馬斯的兄弟詹姆斯。托馬斯拍著胸脯向德芙洛保證,只要自己一露面,定能勸服詹姆斯開城投降,為王師打通西進的門戶。

凱爾城堡

勸降失敗

5月25日,德芙洛將英軍分為三隊,依次行進。此行,德芙洛的軍隊僅僅攜帶了兩門火炮,即一門加農炮與一門寇菲林長炮。兩門火炮由水路運抵至碼頭,由於軍中沒有挽馬,在後衛部隊的護送下,從碼頭至凱爾城堡的10英里陸路全靠士兵們拖著炮車走完。見火炮安全上岸的德芙洛則快馬加鞭趕上前鋒部隊,並命令前鋒部隊在距離城堡1英里處暫住,以待火炮到來。

在英軍的監視下,托馬斯·巴特勒被派去勸降自己的兄弟。但與他見風使舵的哥哥不同,詹姆斯對英格蘭人持堅定的反抗態度。他派出的使者毫不留情地對托馬斯破口大罵,這樣的羞辱讓巴特勒家族的大當家在兩軍陣前顏面掃地。德芙洛也對托馬斯的表現失去了信心,隨即下令軍隊全力攻克城池。

英軍的火炮

其時,英軍所處的境地並不樂觀。5月的蒙斯特陰雨連綿導致河水暴漲,叛軍的增援部隊即將到來的流言開始在軍中散播,而日漸減少的軍需和惡劣的居住環境更增加了爆發疫病的風險。為了緩解軍糧不足的燃眉之急,德芙洛一面派人前往沃特爾福德催糧,一面從附近的村鎮裡徵調糧食。因此,德芙洛不願再浪費時間,而是決心訴諸於武力。

三日圍城

經過勘察之後,德芙洛決定從東岸挖掘坑道,將之推進到距城堡50步的距離就可以架設炮位。於是,在火槍手和土筐的掩護下,工程部隊開始挖掘工作。德芙洛將射程較遠的寇菲林長炮置於稍後的位置,這樣它就可以威脅城堡側翼的守軍。26日,英軍的主力部隊開始向前逼近,並在河東岸紮營。由於沒有封鎖進出城堡的通道,因此城堡內外的交通仍未斷絕。有鑑於此,德芙洛派遣了一支300人的隊伍渡過書爾河,迂迴至南面。經過短暫的交鋒並以數名士兵的生命為代價,小分隊成功地佔領了南面的果園並將“那些野獸(指愛爾蘭人)”趕了出去。

英軍攻城模型

不久,由後衛部隊護送的火炮抵達營地。經過一夜的準備,27日,在煙火和轟雷的伴奏下,第一發炮彈呼嘯著砸向了凱爾城堡的城牆。火炮與城牆之間的距離正位於其平射射程之內,而這是最能發揮火炮威力的距離。巴特勒家族花費巨資修建起的城牆質量還是相當不錯的,至少比英國人的炮車結實得多。在發射第二發炮彈的時候,加農炮的炮車被壓垮了。無需介意,因為這只是這支拉胯的軍隊在征伐中所經歷的其中一次挫折而已,畢竟“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嘛,習慣就好。

在開第二炮時,加農炮的炮車被壓垮了。

另一記打擊接踵而至,寇菲林長炮卡殼了,一枚炮彈卡在了炮管裡。眼看攻城的哼哈二將都撂了挑子,英軍士兵趕緊維修並將卡住的炮彈弄了出來,好在火炮本身沒有受到傷害。但炮車的修復可就困難多了,沒辦法,只好先將就著一門大炮用了。事實證明,守軍的戰鬥力實在是孱弱不堪,僅僅一門寇菲林長炮就壓制住了愛爾蘭人的投射力量,城上陷入了一片死寂——守軍們既不敢呆在塔樓裡也不敢從側翼射擊了。據說,親眼目睹了英軍炮擊經過的凱爾男爵夫婦像無助的孩子般哭了起來。

不久之後,叛軍的援軍即將從西面的米奇爾斯鎮趕來的訊息傳到了德芙洛的耳朵裡,於是他派遣聖勞倫斯爵士帶領300士兵搶先將連通城堡與書爾河西岸的橋樑拆毀以隔絕城內與外界的接觸。

16世紀的愛爾蘭士兵

經過大約一天的修復,加農炮又重新裝回了炮車上,英軍還將寇菲林長炮向前稍微推進了些。28號,新一輪的炮擊開始了。在兩門大炮的輪番轟擊之下,城堡的東牆坍塌了。德芙洛下令準備雲梯、護盾和用於爆破城門和工事的火藥桶。德芙洛計劃第二天一早先引爆火藥桶,炸出直通城堡內的缺口再派遣全副武裝的精兵殺入城內將頑抗的守軍一網打盡。

苦等援軍不至而城牆又被轟塌的守軍已然亂了分寸,在岌岌可危的形勢之下,再堅守下去也只是徒勞。與其坐等天明被優勢的敵軍屠戮,不如趁夜逃遁,還有捲土重來的可能。當下計議已定,城中之人偷偷潛出城外。但還沒走出多遠就被發現了,聖勞倫斯帶領精兵一陣砍殺,當即將80餘人砍倒在河邊。

80餘名逃跑的守軍被砍殺於河邊

詹姆斯的屍體並不在其間。這位城中的最高指揮官留了個心眼兒,他根本沒有隨大隊出城,而是帶領護衛們透過城內的水渠溜進了河中。不得不說,詹姆斯·巴特勒的水遁術端的了得,在晶晶亮透心涼的河水中愣是游出了生天。果然生命在於運動,古人誠不欺我,平時多參加體育活動,絕對延年益壽。

英軍入城

城中的抵抗力量已然土崩瓦解,英軍順勢入城,一舉拿下了堡壘的控制權。29日早上,埃塞克斯公爵在護衛的擁簇下進入城中並處理相關軍務,歷時僅僅3天的凱爾圍城戰畫下句點。在留下一支百餘人守城的小隊後,德芙洛率領大軍於31日開拔,繼續向西挺進至西蒙斯特境內愛爾蘭反抗軍掌握的地區。

埃塞克斯公爵羅伯特·德芙洛戎裝像

攻陷凱爾城堡是德芙洛在這次拉胯的平叛征伐中為數不多的亮點,但這次微小的勝利卻無法引起伊麗莎白一世的絲毫興趣,而僅被其形容為“從一群烏合之眾的惡徒手中搶到的愛爾蘭據點”。誠如斯言,德芙洛的勝利並不是由於其指揮技藝高超,而是敵軍實在孱弱不堪。作為遠離歐洲大陸的弱小島國,人口稀少、土地面積狹小的愛爾蘭島的軍事力量遠不能與歐陸諸強國相提並論。

落後於時代的城防工事

石制城堡在中世紀晚期的愛爾蘭島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由高牆封閉保護的城堡遍佈島上,這股興建城堡的風潮在16世紀之前毫無任何衰退的跡象。儘管城堡的數量不少,但其設計和建築工藝卻並不高明,甚至還很落後。就遺存的古堡來看,城門的入口處都僅有一座塔樓護衛,大多數城堡的城牆上即沒有足夠多的塔樓,也缺乏側翼火力的守護,守軍幾乎只能站在城牆上抵抗敵軍的進攻。儘管凱爾以及阿斯基頓等城堡被當時的愛爾蘭人譽為堅不可摧的名城,但這並非由於其本身的結構堅固,而是因其建於敵人難以靠近的險要之地才得到如此的美名。

位於河道中的阿斯基頓古城牆

自16世紀三十年代起直到17世紀九十年代的160餘年間,愛爾蘭島都籠罩在戰爭的陰霾中。流血、殺戮與破壞是當時司空見慣的事情。英格蘭都鐸王朝的統治者們對愛爾蘭土地的貪慾激起了愛爾蘭人民的反抗,英格蘭軍隊強大的戰鬥力和精利的火炮改變了蓋爾人對戰爭的認知。也就是在這段動盪的歲月裡,建築城堡的熱潮走向了終點。

缺乏重火器的愛爾蘭軍隊的攻城戰術十分落後

17世紀中期,護國公克倫威爾武力強佔愛爾蘭島,他的入侵直接“終結了愛爾蘭自古以來小規模亂戰的傳統”,而“火藥和火炮的到來敲響了城堡時代的喪鐘”。對重型火器知之甚少的愛爾蘭人所修築的城防工事即便以中世紀的標準來衡量也並不高明,更遑論要對抗裝備先進、人數眾多的英格蘭入侵者了,這即是愛爾蘭城防工事落後的體現也可能是德芙洛率領的英軍僅僅攜帶了兩門大炮的主要原因。

後記

此時的歐陸強國早已步入了強調深度防禦,由專業軍事工程師團隊設計建造並以槍炮為主角守城的稜堡時代,而凱爾城堡嚴重滯後的城防結構以及區區百餘人規模的守衛部隊又怎能抵擋的了擁有重型火炮的數千英軍呢?因此德芙洛所取得的勝利自然是微不足道的。德洛夫不但避開了愛爾蘭人的主力部隊,反而將兵力和財力浪費在了一系列遠無關大局的戰鬥中,他既沒有打垮愛爾蘭人的軍隊,更沒能將修·奧尼爾的首級帶回倫敦。

1601年,羅伯特·德芙洛被以叛國罪於倫敦塔內斬首。

掌握著優勢兵力的德芙洛擅自與奧尼爾簽訂了停戰條約,這在倫敦方面看來無疑是奇恥大辱,伊麗莎白一世質問德芙洛,假如她只是想將愛爾蘭的統治權拱手讓出的話,又何須勞師動眾的興師出征呢?昔日春風得意的德芙洛自此在女王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此前專屬於他的對王室甜酒供應的特權被剝奪。1601年,埃塞克斯公爵羅伯特·德芙洛以叛國罪被斬首於倫敦塔。

當半個世紀後,當渡海西來的護國公的信使將一封充滿威脅的勸降信交給凱爾城堡的守軍時,沒有絲毫的猶豫,對雙方實力差距心知肚明的守軍打開了城門。這一舉動使得城堡和其中的守軍免於滅頂之災。經過了19世紀大規模的修繕之後,如今的凱爾城堡是愛爾蘭儲存最為完善的中世紀古堡之一,同時也是人口僅3000餘人(3593人, 2016年)的凱爾鎮的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每年吸引數以萬計的遊客前往遊覽。

(全文完)

1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元朝西遊記:掃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