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屈犛攻殺戾太子為昌邑王謀位 (總第七十九)
《資治通鑑》裡最具鑑戒意義的這些事兒
負面看待儒家學說,否定孔子思想的風潮,自十年浩劫至今,很有些年頭了。人們把科學不夠昌明,經濟不能發展歸咎於孔孟之道,讓真正讀懂了中華文明史的人們感到無語。其實,華夏文明一枝獨秀,至今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正是有賴於前仆後繼的儒家子弟,用華夏先王永不過時的治國原理,幫助華夏人民一次又一次走出了那些已經毀掉過其他文明的無數災難。中華民族將為此再次成為四海之外其他族類所矚目的地方。
“巫蠱之禍”事件被推至極致,讓素有主見的漢武帝都只能聽任其往不可收拾方向發展
從少到壯,當漢武帝朝廷上多是儒家子弟時,版圖大增,國富民強;晚年,當他沉溺於道家權術,追求長生不老時,滿朝盡是方士道人,妖氣十足,天下不再有和諧清朗的氣氛,於是而出現了震盪天下的“巫蠱之禍”,即那個影響後世極其深遠的戾太子事件。
把“巫蠱之禍”事件推至極致,讓素有主見的漢武帝都只能聽任其往不可收拾方向發展的人,是丞相劉屈犛,另一個則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始作俑者水衡都尉江充,他們讓本可以享受國家大治之心得及其成就的漢武帝痛失太子,愛妃自殺,國家動盪不已。
江充誣陷太子,製造“巫蠱之禍”,下場更慘,被滅三族自是不提,我們來看看那個劉屈犛的丞相在整個事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巫蠱之禍”發生後,劉屈犛調兵平亂,與保護太子的人在長安混戰五日,死者數以萬計。最後太子兵敗逃亡,在長安東邊的湖縣(今河南靈寶市西北閿鄉縣西南)泉鳩裡懸樑自盡。皇后衛子夫人亦被逼自殺。
劉屈犛的私心眼並不是產生於“巫蠱之禍”發生的一時之間,而是蓄謀已久。
丞相劉屈犛,是漢武帝劉徹的侄子,他向戾太子劉據發動攻擊一事,並非出於一些人所說的那樣,是有感於“周公誅殺管叔與蔡叔”的大義滅親之事蹟,是要去為國家排除隱患。也因此,事後,即漢武帝得知太子劉據本無反心,是被江充陷害而滅江充三族,處死製造謠言的黃門宦官蘇文,在湖縣建“思子宮”後,武帝說他:“丞相此舉沒有周公的風範。”
漢武帝說話時確實是語氣平緩,聽不出有責備劉屈犛攻殺戾太子太急之意,因為,是武帝自己在盛怒之下親自發布的命令。然而,我們要說的是,身為丞相,劉屈犛明知武帝深愛這個太子,若能及早發現太子被陷害的苗頭,或在事件發生後,從正面去對太子曉以大義,不是急著想要解散太子的部下,豈能沒有更好的辦法?難道,非得要置武帝愛子於死地不可?
武帝沉溺於長生不老之術,以為滿世界巫蠱,導致自己的兒子性命不保,把自己的晚年搞得一塌糊塗,太可悲了!
仔細分析《資治通鑑》等史書中的相關章節,我們發現,其實,劉屈犛他一直包藏禍心,他是想要為昌邑王劉髆謀利益。太子一旦被誅殺,昌邑王以其次子身份就可以順延而能繼承天下。這簡直就是路人皆知的事實。他勾結昌邑王劉髆的舅舅李廣利,徇私照顧姻親關係較近的皇子。讓人不得不痛恨的是,劉屈犛的私心眼,並不是產自於“巫蠱之禍”發生的一時之間,而是蓄謀已久。這個劉屈犛,不久後也被誅殺了。這說明,奸詐之人抹殺人類天性,殘害別人以期達到自己的非分之想,沒有一個是有好結果的。
那麼,我們似乎應該對“巫蠱之禍”事件的起源稍加追索,看看究竟是誰是主謀,又是誰讓陰險如劉屈犛這樣的人坐上宰相之位的呢?其實很簡單,根子就在武帝自己身上,晚年的漢武帝因寵信小妃子李夫人,聽信了小舅子李廣利的讒言,一生英名的大漢王朝帝王,就在這無意之中,被奸妄之人所左右了。
漢武帝沉溺於道家長生不老之術,把自己所寵信的人當成自己的耳目,以為滿世界都是巫蠱,都是想殘害他的人,導致自己的兒子性命不保,把自己的晚年搞得一塌糊塗,太可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