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袍換卻紫袈裟,只為當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落在帝皇家。權利!這個對中國人來說一點都不陌生的字眼,從古至今,為了它不知道釀成過多少慘劇!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中國歷史上因為權利之爭而不得善終的 兩個人。
光緒:光緒原名愛新覺羅.載湉[zǎi tián],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其生母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婉貞,光緒在位共三十四年。
慈禧和光緒結束一年的逃亡之旅回到京城,光緒帝準備去關帝廟拈香,留下了這張照片。(圖片來源於網路)
光緒十五年,光緒親政後,名雖歸於光緒可實權還是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緒帝有名無實。甲午中日戰爭時,光緒極力主戰,可卻遭到慈禧太后以及保守派的阻攔,於是清政府在戰中吃了敗仗,而一心想救國民於水火之中的光緒,組織了變法運動,後稱百日維新。結果變法運動遭到了慈禧的極力阻攔,光緒為求變法成功便與袁世凱達成約定,卻不料袁世凱背信棄義,臨陣倒戈,叛變慈禧,出賣光緒,變法運動也由此不了了之,光緒也被慈禧幽禁起來!而此時的清政府已經腐敗到了極致!
後來八國聯軍攻入北京,自知清軍已無力抵抗的慈禧準備自殺,可她又怕自己死後光緒復位翻盤,一定要讓光緒先於她命終,便命人給已經病危的光緒下毒,害死了光緒!
2008年的時候,在光緒的頭髮檢測中發現,光緒確為砒霜中毒,並推算他所服下去的砒霜量遠多於正常人致死量,由此可見慈禧之心有多惡毒。這樣一名心懷天下,心繫百姓的明君就這樣,死於慈禧之手,死於權利之手!
“為人上者,必先有愛民之心,而後有憂民之意。愛之深,故憂之切,故一民飢,曰我飢,一民寒,曰我寒之民,凡民能所致者,悉力以致之;即民所不能致者即竭誠盡散以致之。”(光緒)
戚夫人:“觀戚夫人者,莫不傷心。人傷,天意悲矣。”——王充
戚夫人是漢高祖劉邦的愛妾,劉邦即位後,前朝不穩後宮也因為一個皇后之位爭得血雨腥風,其中競爭最激烈的就是呂太后和戚夫人。
戚夫人常年陪伴劉邦征戰,長相美貌又能歌善舞,尤其會劉邦最為喜愛的楚舞,深得劉邦喜愛!而此時的呂夫人,年老色衰,又常年幽居深宮,為劉邦所厭棄。劉邦即位後,立長呂夫人之子劉盈為太子,可劉盈生性軟弱善良,劉邦覺得他不足成才,便想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只是後來呂夫人用了番計謀保住了劉盈太子之位,可是雖然太子沒換成,呂夫人還是由此記恨上了戚氏母子,或者說是恨上加恨!
公元前195年,因討伐莫不叛亂,劉邦親征,結果不幸被流矢射中,而後便一病不起,駕崩了!劉邦死後,太子劉盈即位,呂夫人攝政!
呂夫人即位後,便對戚夫人展開了報復,他痛恨劉如意成了劉王,便把戚夫人關押起來,挖了她的眼睛,用火燒她的耳朵,還給她喂下啞藥,最後砍下四肢將戚夫人丟進豬圈圈養起來,還取名為人彘(古時稱豬為彘zhi)。
最後,呂夫人更加喪心病狂,殺死了戚夫人的兒子和劉邦其他小妾所出之子!
而呂夫人所做更為喪心病狂的是對她的兒子劉盈,他讓劉盈娶他親姐姐的孩子為妻,面對自己的親外甥女,劉盈實在覺得自己無法喪心病狂,故八年無子。而在劉盈知道自己的母親對戚夫人做出那樣的時候,也失望之際,終沉迷酒色,鬱鬱而終,享年僅24歲!
其實歷史皆是如此,為了權利,名利,錢財而罔顧人倫道德的例子比比皆是,有多少帝王臨終前哀嘆,來生不在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