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歷史真相官#

網路上有關太平天國的各種誤解和謠言可謂車載斗量,數都數不過來。

科普一下太平天國的文化建設,實際上,太平天國大概是諸多農民起義中對文化建設最重視的了,他們在文化戰線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我主要會從“打倒孔子權威”“掃清偶像崇拜”和“推行移風易俗”三個方面來介紹太平天國的文化建設成就。

一、太平天國在打倒孔子權威‬中取得的成就

洪秀全,他最初的革命活動正是“將館中所立孔子、文昌,家中所立灶君、牛豬、門戶、來龍之妖魔,一概除去”,徹底消滅了這些為害家中多年的木製手工藝品。在之後的歲月中,洪秀全也透過多種手段來打倒孔子的權威,其中最為著名的一個是《太平天日》中鞭撻孔丘之說:

(天父指著儒家經典對洪秀全說)這是孔丘所遺傳之書,即是爾在凡間所讀之書,此書甚多差謬,連爾讀之,亦被其書教壞了。

天父上主皇上帝因責孔丘曰:爾因何這樣教人糊塗了事,致凡人不識朕?爾名聲反大過於朕乎!

孔丘始則強辨,終則默想無辭。

天兄基督亦責備孔丘曰:爾造出這樣書教人,連朕胞弟讀爾書,亦被爾書教壞了!

在場天使亦盡歸咎於他。主(即洪秀全)亦斥孔丘曰:爾作出這樣書教人,爾這樣會作書乎?

孔丘見高天人人歸咎他,他便私逃下天,欲與妖魔頭偕走。天父上主皇上帝即差主同天使追孔丘,將孔丘捆綁解見天父上主皇上帝。

天父上主皇上帝怒甚,命天使鞭撻他。孔丘跪在天兄基督前再三討饒,鞭撻甚多,孔丘哀求不已,天父上主皇上帝乃念他功可補過,準他在天享福,永不准他下凡。

大家不要小看這個故事,在19世紀的中國,這個故事是非常大快人心的,頗得非文化人和沒有功名的知識分子贊同。後來信仰上帝的人們,包括不識字的文盲和略識字的半文盲都擁護這個故事。在紫荊山時,那些窮苦不堪的農民、燒炭工自不必說。就是沒有任何功名的小知識分子,如盧賢拔、曾水源、曾釗揚等,甚至是小有功名的秀才何震川,也因十年寒窗止步於此,皓首窮經徒費青春,而在內心懷有對孔子的怨恨。在這種時候,洪秀全以大無畏的精神與非凡的想象力創作出來這個故事,受到了上帝教上下的一致好評,幫助他們掙脫了最後一道束手束腳的精神枷鎖,而全心全意信仰上帝教,“頂起天父天兄綱常”

曾含章所著的《避難記略》就記載說太平軍“又將四子書塗改,稱孔聖人為“孔阿二”,侮聖毀賢,罪不容於死。”事實上,對孔子加以“孔老二”(孔阿二)之蔑稱,就是起源於太平軍。這一稱號並未隨著太平天國的滅亡而消失,相反,它一直潛伏在民間,並在之後的歲月裡再度出現,對以孔子為偶像的儒家勢力發動了致命的攻擊。

孔子,不打倒孔子以及由孔子背書的諸多儒家意識形態,現代意義上的革命就不可能在中國產生。雖然太平天國的做法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比較野蠻粗糙,他們用以取代儒家意識形態的上帝教更是讓不少人嗤之以鼻。但實際上,他們的行為與之後的新文化運動(科學民主)和大革命(三民主義、馬列主義)完全是一脈相承的,都是以一種價值取向壓倒另一種價值取向、以一種生活方式取代另一種生活方式、以一種意識形態摧毀另一種意識形態的暴烈的革命,這是何等的激動人心,這是何等的開天闢地!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太平天國可謂厥功甚偉,它是明清以來第一個對儒家思想體系造成有效殺傷的組織,它以天父為最高權威,在自己的戰士與相當一部分人民心中破壞了孔子神聖不可侵犯的形象,為後續的意識形態革命開闢了道路。

在打倒了孔子的權威之後,太平天國以自己全新的意識形態全面接管了儒家思想體系之前統治的領域——科舉。太平天國的科舉在形式上跟清朝大同小異,只不過在內容上都以上帝教教義為主,不採用儒教的四書五經。如1854年湖北省試首題為“真神獨一皇上帝”, 1859年天京科舉考試的題目為“天父上帝聖旨:三星共照日出天,禾王作主救人善,爾們認得禾救飢,乃念日頭好上天”。 這是在鼓勵士子徹底改變信仰物件。眾所周知,科舉制對於儒教價值觀的再生產和傳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同時也是封建統治者賴以駕馭知識分子、維護統治的重要手段。太平天國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因此從這個核心的機制下手,用上帝教的經典來取代儒家經典,引導全社會來信仰上帝教,可謂“釜底抽薪”的根本大計。

有些人可能覺得天國的科舉考試不過是在亂搞,沒有一點章法,其實天國上層人物對科舉很看重,有著通盤的考慮。1861年,規定太平天國科舉制度的《欽定士階條例》中說:“文藝雖微,實關品學,一字一句之末,要必絕乎邪說淫詞而確切於天教真理,以闡發乎新天新地之大觀。惟舉舊遺詔聖書(舊約)、新遺詔聖書(新約)以及天父天兄下凡詔書、天命詔旨書、天道詔書時時講明而熟識之。” 規定科舉以上帝教經典為內容,這樣天下士子為了謀求官職必然鑽研上帝教經典,正如他們之前鑽研四書五經一樣,科舉制就能成為最有效的、最根本的“傳教”機制。

同樣是1861年,慕維廉牧師在一封信裡寫道,他在南京見到了玕王,後者對他說,天王的願望是向全國傳播福音,但“天王傾向於用他自己的方式來實現這一目的”。慕維廉問用什麼方式,玕王回答說用科舉考試,考試中主要以《聖經》作為課本,根據答卷人《聖經》知識的高低來決定他們在國家中的相應職位。“考中者將被授予某種官職,無論官職大小,都將定期到各地佈道。”那麼外國傳教士有什麼用呢?“天王並不欣賞在這件事情(傳播福音)上依賴外援的想法。他認為中國人能夠自行為之,因為中國人一向自尊,無意從外國人手中接受福音。”這件事弄得不少外國傳教士非常不開心,也成為他們日後反對上帝教的原因之一。

而太平天國已經進行的科舉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樣在曾含章的《避難記略》中記載說:

賊中偽考試,常熟取者曰“秀士”,蘇州取者文曰“博士”“約士”,武曰“猛士”“勇士”,金陵取者曰“俊士”“傑士”。可笑者偽報條上寫秀士為“莠士”,可謂名稱其實矣。(按:寫秀士為莠士是因為避諱,太平天國大約有二三十個要避諱的字,確實給人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應偽考試之人,初猶令偽鄉官脅從之,皆無恥之輩,稍識數字者應之,亦無有不取者,取後皆與洋錢三四元,此賊之以利誘人也。 後通文墨者亦應之,甚有生員、廩生亦應之,如錢竹(築)溪名敦鈞,住南門外關帝廟開弄,咸豐元年青宗師科試案首,後應賊試取偽秀士、偽博士輩,竟以得取莠士、博士為榮,真狗彘之不若矣。(按:情況一天天好起來了,一些肚子裡真的有點貨計程車人也開始參加太平天國的科舉了。)

賊中禁吃鴉片煙,錢竹溪適被賊查出,捉去杖責,荷校鳴鑼示眾,秀士、博士,如是如是。(按:可見天國禁鴉片的執行力度還是很嚴的,即使是願與自己合作的讀書人也絕不姑息。)

二、太平天國在掃清迷信工作中取得的激動人心的成就

偶像破壞,是太平天國在文化戰線上取得的另一輝煌勝利。如果說太平軍對孔子還有所優容的話(在湖南,太平軍“自孔聖不加毀滅外,其餘諸神概目為‘邪’,遇神則斬,遇廟則燒”),那他們對各類偶像可謂毫不留情,一定要出重拳。

在武昌,太平軍“遇寺觀輒火之,目為妖廟”“斥閻羅為妖,諸凡百神皆為妖魔,遇廟像輒焚燬”

在常熟,太平軍“稱寺廟為‘妖廟’,神佛像為‘大死妖’,有見即毀。北門外普仁禪院有鐵佛三尊,古亦稱鐵佛寺,相傳明季倭寇亂後以所餘大炮鑄成。賊毀之,仍以之鑄炮用”

在無錫,太平軍“遇祠廟寺院諸佛神像,稱‘死妖魔’,毀銅佛鐘磬之類作戒(械)器,及千百年之大樹必踞(鋸)之;拆寺觀廬舍為偽官偽府,徵工匠,窮繪事”

在浙江嘉興,太平軍“與釋、道兩家仇如水火,所過廟宇祠觀,無論土木形骸金碧神像,悉遭殘剝,且目之為‘死妖’”

如此大規模的燒廟、拆廟活動自然對各類藝術珍品造成了破壞。另外,太平軍沒那個耐性分辨寺廟道觀和先賢祠的區別,也會有一定的誤傷,以常熟為例,太平軍“於聖賢像、神像、佛像及專祠中之有像者,若範公祠、楊公祠、於公祠,皆毀壞無遺。若東周市普善庵內之佛像,深藏而完好如故者,不多得矣”

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太平軍之所以破壞偶像,既不是因為“仇視文化”,更不是因為“獸性發作”,而是有著極深遠的宗教與政治上的考慮。

太平天國領域的擎天巨柱簡又文先生,在所著《太平天國典制通考》中就稱讚太平天國說:“它對中國社會上自古以來所流傳的儒、釋、道三教,以及世俗的偶像邪神死人妖魔鬼怪的崇拜,與夫種種迷信的惡俗,要實行徹底的革命——一律肅清,不惜以武力掃蕩一切,務求拜一神上帝、尊耶穌基督的新教為全國人人精神生活的信仰。……此其革命性之猛烈、堅決、實施、普遍與徹底,實在是基督教開教以來史無前例者。”

太平天國領域的另一擎天巨柱羅爾綱先生,也對太平天國毀滅偶像之舉大加讚揚。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太平天國打倒偶像,就是為的要掃除這種壓在人民頭上的神權。”“在迷信神權的社會里,封建統治者和地主階級是崇奉神佛為至神至聖的。太平天國起義,卻以地震一般的威勢到處掃蕩了偶像,把封建社會的最髙權威踏在地下,在革命戰爭當中,起了使敵人喪膽失魄的作用。所以太平天國從起義前,到起義後,以至起義後期,一直進行掃除偶像。太平天國的搗毀偶像,是為它的政治目的服務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例如《原道覺世訓》就非常直白地說:“皇上帝乃是帝也,雖世間之主稱王足矣,豈容一毫僭越於其間哉!救世主耶穌,皇上帝太子也,亦只稱主已耳。天上地下人間,有誰大過耶穌者乎?耶穌尚不得稱帝,他是何人,敢腆稱帝者乎!只見其妄自尊大,自幹永遠地獄之災也。” 矛頭直指封建帝王,可見上帝教正是太平軍們賴以質疑清廷合法性、打倒暴君權威的一柄利劍;同理,傳統社會中的諸多神佛也是封建帝王們維護反動統治、控制民眾的幫兇。

太平軍的偶像破壞活動大長了天國將士的威風,大滅了腐朽清廷的志氣。

地主文人陳徽言在《武昌紀事》中就說,太平軍斥閻羅為妖,諸凡百神皆為妖魔,遇廟像輒焚燬,“無識愚氓見彼所為,謂天壤間無復有鬼神,爰敢肆無忌憚,助之為虐,其死心為彼、甘蹈白刃者以此”。這句話正好反映出地主階級的醜惡嘴臉,在他們眼裡,“鬼神”的作用就是用來約束“無識愚氓” ,好讓他們不敢“肆無忌憚”,老老實實做順民。而太平軍的偶像破壞運動則摧枯拉朽般粉碎了神佛們的權威,使廣大將士擯棄了偶像崇拜,這才敢於公然蔑視世間君主和靈界諸神,以一種沖決網羅的心態投身打江山的事業,為建設“小天堂”的社會理想而鋌而走險,義無反顧。

與此相對,清朝方則在太平軍面前不斷顯示出自己的懦弱無能和色厲內荏,可謂醜態百出。兩相對比,高下立判。

地主文人潘鍾瑞在《蘇臺麋鹿記》中就發出了這樣的疑問:“神佛塑像,吳人敬奉如生,偶一觸犯,即有疾病災殃,應驗不爽。而賊來處處殘毀之,目為‘死妖魔’,玩弄褻瀆,無所不至,而神不加怒,未嘗顯示惡報,何也?“這個披著無神論與不可知論外皮的多神崇拜者,至此露出了自己的真實面目。神佛在他眼裡,神通廣大又錙銖必較,因此才值得崇拜,一旦發現自己畏懼無比的神佛居然不給太平軍降災,似乎喪失了“神力”,他便如喪考妣,惶惶不可終日,陷入了極度的懷疑。

而在官僚中的典型則是兩江總督陸建瀛,這個所謂的封疆大吏、國之棟樑更加可笑。太平軍信仰上帝,此人則甚是了的,信了十萬甚至九萬個神。初迎戰時,他每每對士兵大言己軍上方有裸身女神督戰,自欺欺人,誰都不信。回奔南京後,他又聲稱“觀音大士”幫助守城,下令南京士民天天焚香禮拜,禮敬觀音。最後幾天,他實在無計可施,派兵士扛無數神道紙人上城,嚇唬城下太平軍說有“眾神天助”,慘遭城下太平軍恥笑。

士兵方面也沒好到哪裡去,李圭的《金陵兵事匯略》記載說:“將與官軍角拒,發偽令必先吹角以集人,至北賊(韋昌輝)偽府聽令,以賊目執尖角令旗,率眾立俟指揮。戰必驅被脅者在前,積賊隨其後,敗則跪祈天父,官軍或謂其有妖術,往往竟疑懼不進。”清軍將士的精神狀態可見一般,他們受到多神信仰和各類迷信的雙重壓迫,如此疑神疑鬼也不足為怪。

可以說是全方位立體式拉胯,跟這樣的蟲豸在一起,怎麼能搞好中國呢?

三、太平天國在移風易俗工作中取得的振奮人心的成就

關於太平軍的風俗,我們可以透過《金陵紀事》中的記載來略窺一二:

賊皆黑瘦,相貌多犯殺,斷不能成也。初出示皆魔障語,專以天父哄人,以天條殺人。 偽官以司馬為最小,不用紅頭,換黃綢扎頭,自旅帥以上皆戴風帽,六月不除,以黃邊寬窄驗官之大小。自誇十日破城,不是人做事,乃天做事。(這個地主文人一開口就知道是老相面師了)

賊多赤足,其膽皆潑,心多入魔,目直視若痰迷者。其逐日給米,遇節及賊首生誕散肉,皆苗人土司法,衣服亦多為苗裝,髻蟠於額上,上服齊腰,下敞褲腳。 (這裡他似乎認為太平軍的聖庫制度脫胎於苗人土司法,這一點倒是值得深入研究)

以天為父,以狗肉敬之,以耶穌為天兄,即其祖師。以二三十字為諱,改醜為好、亥為利,凡姓王者皆改姓汪或姓黃。以神廟為妖廟,毀神佛拋於水。 午餐吃粥,唯早晚讚美拜上,擄來人皆使拜上,又曰“拜祖”,能拜者即為天父之子,雖洪秀全亦以為弟兄,故外雖僕役,食則同起同居,明明強盜用夥計也。(以狗肉敬上帝屬於地方特色,沒啥好說。但我們可以看出太平軍內部還是相當平等的,是一個軍事共產主義集團,固然天國內部也算是等級森嚴,但更多是出於宗教上的考慮要營造出人神有別的氛圍。至於說什麼太平天國比清朝更封建、更不平等,本書作者第一個不答應)

長毛賊但恃其膽之潑,逢危急時,恆騙呼其眾曰:“放膽,有天父看顧!有天父保佑!”以此愚弄人。湖南、廣西人心蠢笨,往往墮其術中。江南人力本軟弱,心尚明白,皆不信其言也。(完全沒有軍事素質還自以為很懂,同時犯了地域歧視和逆向地域歧視的錯誤,可以說是那個時候清朝人的標配了) 又曰:“越吃苦,越威風。”又曰:“代打江山打先鋒,要汗如珠。”又激怒官兵曰:“爾有十分命,只有一分膽,我只一分命,卻有十分膽。”其被圍時云云,而兵不怒也。 然則兵之雅量為何如。(連他都看不下去了,這段乳清可謂相當精彩)以戰死為能人,以人死為可賀,謂死者魂已升於天堂,其語不近人情,皆非人類語。其意不過煽惑人心,欲人幫助伊相叛逆而已。問伊魂何不即昇天,乃若是擾亂滋鬧耶?(不經歷血戰就妄想直升天堂嗎?懶惰的人啊,我必要清除你的罪孽!)

以上只是清方地主文人所觀察到的一個側面,上帝教基本上滲透進了太平天國的所有方面,而它的目的,就是徹底的移風易俗,破除當時中國社會各種不良習俗,以建立一個新天新地、地上天國。

首先是當時社會上的迷信巫覡之風。與指斥神像為“死妖”相對應,上帝教將不合太平軍習俗者一概稱作“生妖”。後期,洪秀全將19類人劃為“生妖”,其中與迷信巫覡相關的有11類,分別是邪教、堪輿、卜、筮、祝、命、相、聃、佛、尼、女巫。這些人所從事的職業直接與上帝教相對立,以種種荒誕不經的陰陽五行、天干地支、八卦易經乃至諧音梗蠱惑人心,所以首當其衝地遭到排斥,被勒令棄邪歸正。嘉興太平軍便頒佈通告,“出令沙汰僧道優婆尼,勒令還俗,禿子蓄髮,不準衣袈裟黃冠,不許著羽士服”。尋常百姓習以為常的宗教活動也在査禁之列。在蘇南地區,太平軍“禁人間僧道追薦,不許奉佛敬神,見則以香燭置之廁中”,甚至“禁民間供奉家堂、灶神”。該禁令的執行之嚴可見一斑。

其次便是傳統曆法上的各種黃道吉日。太平天國聲稱:“當今天父上主皇上帝開大恩,差我主降凡為天下太平主,真是太平天日平勻圓滿,無一些虧缺也。……其餘從前曆書一切邪說歪例,皆是妖魔詭計迷陷世人,臣等盡行刪除。蓋年、月、日、時皆是天父排定,年年是吉是良,月月是吉是良,日日時時亦總是吉是良,何有好歹,何用揀擇?凡大眾能真心虔敬天父上主皇上帝,有天看顧,隨時行事皆大吉大昌也。” 有效的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同時在曆書中加入七日一禮拜這一基督教的時間安排,至今東南地區不少地方還習慣說禮拜一、禮拜二,而不是週一、週二或者星期一、星期二。這點也可以反擊一些人所謂“太平軍都是流寇,沒有穩定的根據地”一說,因為若不是太平軍在當地建立了較為穩固的基層統治系統,他們絕不可能把“七日一禮拜”這一習俗推行下去,以至於到今天依然有文化留存。

在軍隊上,太平軍的將領們兼任隨軍牧師,專門做思想工作。軍營裡“天晴則操練兵士,下雨則習讀天書,講解分明,互相開導,俾人人共識天情,永遵真道”。無論戰前戰後,都要祈禱上帝,鼓舞軍心,讓士兵知道天父、天兄與他們同在,無需害怕。如李秀成準備進攻上海時對前線將領陸順德下令:“前文飭弟預擇一空闊地方,可容數萬人佇瞻跪拜之處,並飭各隊官兵預備雞豬檀香等件,一切軍伍戎行務須嚴肅,伺兄到來,以便率眾官兵大齊歡呼敬拜天父,並講道理,開導愚蒙。即仰仗天威,掃除群醜,清肅海疆,以報天恩、主恩之高厚也。為此特頒諄諭,仰弟趕即擇一空闊地面,預備各事,以俟兄臨,萬勿有誤。”(太平天國不論年齡高低,一律按官職定稱呼,大者稱兄,小者道弟)

正因為太平軍重視思想教育,提升了士兵的宗教感和虔誠度,天國早期的廣西老兵往往能以一敵十。只不過後來在蘇浙編入的一些清朝降兵和遊民,宗教感淡漠,戰鬥力下降,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但即使在這個時期,新兵如果經過了適當的上帝教教育,也會轉化為天國英勇的戰士。

在教育上,像《三字經》、《幼學詩》這樣的宣揚傳統道德的幼兒讀物也被廢止,代之以上帝教編的書,主要有《天朝十全大吉詩》、《三字經》、《幼學詩》、《千字詔》、《醒世文》、《太平救世詔》、《太平救世誥》、《頒行詔書》等。同時設立育才官,將教育從娃娃抓起。

在美術上,太平天國謹記著不拜偶像的教條,不準繪製人像,而只允許畫花鳥魚蟲一類圖案。(這方面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見羅爾綱先生的《太平天國史》,我就不展開說了)

在兩性上,太平天國中女性地位也有所上升,社會風氣更加開放。張汝南在《金陵省難紀略》中說,南京剛開始別男行女行時,某女館的女官曾勸慰想家想老公的民女道:“既吃天父飯,要替天父辦事,不要記罣老公。天王打平了江山,一個人有幾多的老公。”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天國的臣民,每天的耳濡目染都是太平軍所推行的新習俗、新生活方式。第一代人可能還有些不情願,但到了第二代,從小就接受上帝教教育,與種種傳統不良習俗割裂開來,自然會漸漸產生價值認同,最終成為全新的天國人。惜哉太平天國只存續了14年,使得這一激動人心的民眾啟蒙運動宣告中斷,一直到幾十年後的新文化運動和大革命時期,一批新知識分子才接過太平天國的大旗,繼續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思想啟蒙活動。

綜上‬所屬述‬,可見‬,太平天國‬對‬當時‬的‬文化建設‬還是有‬幾分功勞‬的‬。

2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當初契丹沒能橫掃北宋、打到汴梁的原因是?不可小看的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