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作為戰敗國,丟失大量領土,政治混亂,經濟陷入崩潰邊緣。

而且,銀行體系崩潰,政府機構塌陷,德國陷入一片驚慌之中。食品、衣服及其他消費品低端匱乏,整個德國處在忍飢挨餓之中。隨之而來的還有貨幣貶值,黑市猖獗、病情蔓延,死亡率大幅上升。

同時,根據美、英、蘇三國的戰後安排,德國被英國、美國、蘇聯、法國四個國家分割槽佔領,其中東部地區由蘇聯佔領,西北地區歸英國佔領,東南區域由美國佔領,西南區則由法國佔領,首都柏林地區則由四國共同佔領。

四個佔領國在各地佔領區域,按照非軍國主義化、民主化和肅清納粹主義的原則開展改造。為了從經濟根源上剷除德國的軍事能力,禁止國內工廠進行軍事生產,剷除或控制可用作軍事生產的一切工業。

此時的德國毫無生機可言,簡直就是人間煉獄。

但在1949年5月23日,隨著阿登納出任聯邦德國總理,德意志民族終於迎來歷史性轉機。

作為一個被佔領國家的領導人,阿登納的總理權力受到了嚴重限制。但就是在狹小的夾縫中,阿登納展現出卓越領導人所擁有的所有品質,使得德國到60年代中期,艱難度過了戰後初期的飢餓和50年代的溫飽階段,開始向現代化社會邁進。

重回西方

阿登納執政後,將聯邦德國與美國、英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的合作作為重中之重。

1950年聯邦德國加入歐洲理事會,1951年加入法國倡導的歐洲煤鋼共同體(歐盟前身),1954年又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而阿登納從1953年開始,先後多達7次出訪美國,緩解了西方因希特勒和納粹造成的仇視德國的心理,改變了美國輿論對德國的看法,並最終促成美德兩國戰略伙伴關係的建立。

親密的美德關係

聯邦德國在經濟和軍事上積極向西方靠攏,得到了巨大回報。

聯邦德國加入北約組織後,英法美三國宣佈結束對聯邦德國的軍事佔領,並在1955年正式撤軍,聯邦德國主權得到恢復。

在美國政府實施的歐洲復興計劃中(馬歇爾計劃),聯邦德國獲得了鉅額援助,在1948年到1952年的四年間,德國拿到的經濟援助多達15億美元。

與世界和解

1963年,阿登納與法國總統戴高樂簽署《愛麗舍條約》,標誌著法德這對歐洲宿敵達成了歷史性和解。在此背景下,聯邦德國拿回了原先由法國佔領的薩爾區。

在與歐洲主要鄰國達成和解的同時,阿登納還對猶太人在二戰期間所遭受的苦難進行道歉和補償。在與以色列總理會晤後,阿登納一再強調,只有在物質上也對曾經遭受納粹迫害的國家和人民進行補償,聯邦德國才能真正宣告德意志人與納粹主義的徹底決裂。

1952年,聯邦德國就簽訂了向以色列的猶太逃亡者支付補償金的協定。之後,阿登納領導下的聯邦德國政府,多次向猶太人追加補償金。據統計,到兩德統一前後,聯邦德國向受害國家和人民支付的賠償金高達800億馬克。

聯邦德國的真誠,也打動了包括以色列在內的各個受害國。

1965年,聯邦德國和 以色列正式建立外交關係,標誌著聯邦德國的和解政策邁出了重要一步。

重建家園

阿登納出任總理後,任命經濟學家艾哈德出任經濟和勞工部長。艾哈德作為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理論的重要奠基人,創造了聯邦德國經濟發展的奇蹟。根據統計資料記載,聯邦德國在1949年到1966年共建造900萬套住宅,其中廉價福利性住房佔到一半以上,超過三成的聯邦德國家庭住上了新房子。

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恢復,戰後初期的嚴重失業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還開始從鄰國大量引入勞動力。

同時,在阿登納的一再堅持下,聯邦德國在國內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成立了聯邦國防軍,建立了一支擁有50萬人裝備齊整的現代化部隊,交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統一指揮。

總之,從1949年上任到1963年卸任,在阿登納執政的14年間,聯邦德國逐步收回國家主權,人民恢復了自信,國家獲得了歐洲鄰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的諒解。他帶領聯邦德國實現了驚人的經濟奇蹟,使得德國從戰後的廢墟中再次崛起,重回歐洲強國之列。

德國人民也對阿登納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是他將奄奄一息的德國拖出了戰敗的泥沼。在2003年德國進行的“誰是最偉大的德國人”評選中,阿登納高居榜首。

24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民族主義並非一天建成的——從幾張民國老照片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