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華夏五千年,其實也有很多外來的民族侵佔中原大地,自立為王。在漢人文明悠久的歷史傳承下,許多外族統治者都希望透過“漢化”來鞏固自己的統治。比如由鮮卑族建立的北魏和由滿清貴族建立的清朝,都是在建立統治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
然而,都是大力推行漢化改革的朝代,北魏在孝文帝死後30年就滅亡了;清朝卻維持了幾百年的統治,為何北魏和清朝的結局完全相反呢?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孝文帝和清朝皇帝推行改革時的政策差異。
一、單向的民族同化和雙向的民族同化按理說,民族文化的融合應該是互相交錯的。但是孝文帝在這方面上顯然沒有做到位,他在位的時候為了學習漢族文化,推動漢化改革鞏固自己的統治,藉著攻打大齊為幌子下令遷都洛陽,這個舉措一度引發朝中群臣的不滿。
遷都洛陽之後,孝文帝又積極推動改革。根據《魏書·咸陽王禧傳》記載,他規定“斷諸北語,一從正音”。意思是以漢語為官方語言,不準大臣們說鮮卑語,違反的大臣一律罷免官職;而且孝文帝還把自己鮮卑部族的複姓,一律改為漢族單姓。
另外,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還下令緊急修建孔子廟,以求在文化上更趨近於漢族;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幾個舉措都有點激進了,基本等同於把自己的“根”給放棄了。這種單向的民族同化,存在很大隱患。
反觀清朝,對於漢化改革的態度是保守且謹慎的。不管是皇太極立國之後擔憂滿清子弟效漢俗、忘舊制;還是康熙認為過度效仿漢人習俗就是忘記先祖明訓的想法,無一不彰顯著當時清朝統治者對漢化的理性態度。
正是因為可以理性冷靜地審視漢化,所以清朝在漢化改革的措施上顯得更加成熟。在民族同化方面,清朝採取的是“雙向同化”。他們規定“國語騎射”為官學教育體系,要求八旗子弟都要學習漢語、漢字,也要學習滿清的騎射以及滿字滿語;並且保留了滿清的姓氏,以彰傳統。
二、政治的快速兼併與逐步融合北魏統一北方之後,大量聘用漢族的人才為官,幫助管理國家。這個舉措最根本的目的是加快漢化步伐,鞏固統治,這一舉措使得北魏國力迅速壯大。到了孝文帝時期,嚐到了甜頭的北魏統治者,決定把首都遷往洛陽,進一步加深鮮卑族漢化的程度。這種在政治上大力兼併、全力漢化的做法,使得鮮卑族內的貴族出現對立,最典型的體現就是平城(北魏原首都)舊貴族和洛陽新貴族的對立。
而且,遷都洛陽之後孝文帝定族姓,效仿漢族的門閥制度。很多鮮卑貴族位高權重,但卻沒有對應的文化素養。習慣了在草原遊牧為生的鮮卑貴族,很快就腐化了,導致貴族奢靡成風、貪汙腐敗,北魏社會矛盾重重。
而清朝統治者,對於政治制度的漢化,始終抱著走一步看三步謹慎。剛入關的時候,清朝統治者就提出了“漸有更張”的漢化政治主張。他們繼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在朝中設內閣,設六部;效仿明朝,沿襲和漢族的行政劃分制度,逐步建立清朝的中央集權。同時,保留了具有滿清特色的議會制度,由八旗王共同主持,參與議政。等到了乾隆時期,清朝中央集權大局已定,名存實亡的八旗王共同議政制度才被取消。
另外,清朝統治者也效仿漢族皇帝立太子的傳統習俗,結合自己的民族特色,制定了“秘密立儲”的繼承製度,這一定程度上鞏固了滿清的統治。在政治制度上的漢化,孝文帝追求的是一蹴而就,不管優劣大力推行漢化;而清朝的統治者懂得循序漸進,花了一兩百年的時間,讓滿清制度和漢族文化逐步融合。
三、六鎮被忽視和拓展八旗鮮卑拓跋部族統一北方之後,在平城北方設立“六鎮”,由鮮卑貴族率兵駐守,保護首都的安全。當時的北魏剛剛立足,更北方的柔然虎視眈眈,所以六個軍事重鎮在北魏前期被朝廷重視。可是柔然沒有霍亂邊境,加上孝文帝遷都洛陽,所以“六鎮”就被忽視了。
以前的“六鎮”是國家立足的依仗和屏障,但是遷都洛陽之後,孝文帝放鬆了對六鎮的治理。加上大量聘用漢族為官的制度,使得六鎮的貴族子弟失去了“入朝為官”的希望。前後落差之大,讓六鎮的官吏乃至平民都很不滿。所以孝文帝死後,六鎮就率先聯合起義,北魏開始分裂。
八旗,是清代統治者的根本制度。清軍入關之後,統治者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八旗制度。早在和明朝作戰的時候,滿清貴族努爾哈赤就確立了八旗制度,八旗子弟平時為平民,戰時就可以變成勇猛的軍隊,戰鬥力極強。
清朝立國之後,皇太極又拓展了八旗制度,將原本的八旗之一蒙古旗改編為蒙古八旗;然後又完成漢軍八旗的改編。原本的滿清八旗制度,逐步變成了清朝八旗制度,與漢人文化完美結合。至此,這個清代根本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已經臻於完善。
後記從根本上來說,北魏的漢化改革其實就是全盤接受漢人文化,摒棄自己的民族文化。結果導致北魏貴族被漢族文化糟粕“腐蝕”,變得腐敗墮落;而大步邁進的改革加深了北魏社會矛盾,最終導致國家滅亡。清朝則是穩中求變,力求滿清文化與漢族文化慢慢融合,平穩過渡,最終鑄造百年盛世。
參考資料:《北魏孝文帝“全盤漢化”的不歸之路》、《八旗制度中的滿蒙漢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