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於1895年出生在江蘇宜興屺亭橋,父親徐達章是一名民間畫家,在家庭的薰陶之下,徐悲鴻很小就非常喜歡畫畫,在繪畫上面展現出了很高的天賦。
在徐悲鴻17歲的時候,由父親徐達章做主,他與同村的一名女子定下了婚約。
深受新思潮影響的徐悲鴻,對父母包辦下的婚姻極其不滿,在多次和父親交談失敗後,他毅然選擇了逃婚,但又被抓了回來。
在與同村女子結婚後的第二年,徐悲鴻有了一個兒子,此時父親徐達章又患上了重病,沉重的家庭負擔全部壓在了徐悲鴻的肩上。
為了養家餬口,維持生計,徐悲鴻同時接了三個學校的應聘,為了節省來回的路費,家裡到學校的15公里的路程,他都是步行去學校給學生們上課。
徐悲鴻
徐悲鴻剛在上海剛立足,妻子生病,匆忙返家1915年7月,徐悲鴻隻身離開了宜興老家來到上海打拼,就在他苦於生計的同時,除了想擺脫那個被父母包辦的婚姻家庭,更渴望能夠尋找一片更為廣闊的天地,來施展自己的才華。
徐悲鴻信心滿滿地帶著自己提前畫好的畫稿,來到了上海商務印書館應試。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商務印書館事先給他承諾的“每月能掙二三十元的差事”卻沒能兌現,只能失落地回到租住的旅館。
由於長期找不到工作,以至於徐悲鴻由於拖欠租金,而被寄宿的旅館扣下了行李,將他趕了出去。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上海哈同花園倉聖明智大學在報紙上刊登了一篇資訊:“向社會公開徵集倉頡畫像”。
但是,並沒有人知道倉頡長什麼樣子,只是傳說中倉頡擁有四隻眼睛。徐悲鴻就根據傳說,發揮自己的想象,繪畫出了一幅倉頡像投遞給大學參與應徵。
很快就傳來了好訊息,徐悲鴻創作的倉頡像被倉聖明智大學的教授們一眼看中,在應徵的96幅畫稿中名列榜首。於是,徐悲鴻被正式聘為倉聖明智大學的美術教授,終於在上海扎穩了腳跟。
徐悲鴻的事業在上海剛剛有了起色,卻突然接到了從宜興老家傳來的訊息:
“妻子已經病入膏肓”。
徐悲鴻的這段婚姻雖然完全是由父母包辦的,他與妻子也沒有任何的感情基礎。但出於一個丈夫應有的責任,徐悲鴻立刻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務,急忙返回家鄉,但還是沒有能夠見到妻子的最後一面。
徐悲鴻
結識了蔣棠珍,兩人一見鍾情1916年,蔣梅笙被上海復旦大學聘請成為一名教授,在朋友的介紹下,徐悲鴻登門拜訪了從宜興來的這位老鄉。
徐悲鴻在飯桌上的幽默,讓他與蔣家的距離拉得更進一步,而蔣梅笙原本就很喜歡吟詩作畫,只要蔣梅笙念出一首詩,徐悲鴻也總能隨口唸出幾句來作為迴應。
蔣梅笙非常喜歡徐悲鴻的為人,他有種“如同找到了一位知己一般”的感覺,而他的女兒蔣棠珍也對徐悲鴻漸漸產生了好感,蔣梅笙曾說過:
“假如我再多出一個女兒,就把她許配給你。”
在蔣碧微(蔣棠珍)的回憶錄《我與悲鴻》一書中記載:
“徐先生這時闖進我們的家庭,給我帶來了新奇的感覺,秘密的喜悅,我覺得他很有吸引力。”
![](http://timg.juduo.cc/2021/01/9a56160db1404d2c84cdb4f1836b3212.jpg)
蔣碧微
與此同時,蔣棠珍身上的那種與眾不同的朝氣,也同樣吸引了徐悲鴻的注意。一對接受到過新思潮影響的青年男女,就這樣,從互相好感開始,漸漸的彼此相互靠近。
但是,在蔣棠珍和徐悲鴻之間卻存在著一個在舊社會時期無法逾越的鴻溝。
早在蔣棠珍13歲的時候,就由父母做主與江蘇査家的公子查紫含訂下了親事,他們兩家都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可以稱得上是門當戶對。在他們雙方父母的眼裡,蔣棠珍嫁到査家已經是一件板上釘釘的事情。
按照中國舊社會時期的傳統婚姻的習俗,雙方父母只要定下了親事,婚姻關係就已經基本達成了。而且,但凡是定了親的女子,是不能夠和其他的男子有任何的交往。
雖然徐悲鴻和蔣棠珍兩人一見鍾情,而且彼此之間心照不宣,但從小就受過嚴格家教的蔣棠珍還是選擇了刻意避開徐悲鴻,以至於他們兩人幾乎沒有過單獨相處的機會。
徐悲鴻
徐悲鴻帶蔣棠珍私奔到日本就在蔣棠珍陷入左右為難的關鍵時刻,未婚夫查紫含做了一件讓她極其厭惡的事情。
當時,查紫含就讀在蔣梅笙所在的大學裡,為了應付考試,查紫含託人來請求未來的岳父蔣梅笙提前透露給自己考試試題。蔣棠珍認為查紫含的這種行為很讓人不齒,甚至對他的人品產生了質疑。
在蔣棠珍的眼裡看來,查紫含雖然是一個名門望族的富家公子,但他不求上進。而徐悲鴻雖然出身貧寒,但卻有著一股勤奮好學的勁頭,兩人一對比起來,蔣棠珍對徐悲鴻的崇拜更為明顯。
在當時,知識分子對於婚姻自由的呼聲在社會上日漸高漲,深受過西方教育的蔣棠珍也當然渴望著自由戀愛的婚姻。
就在這時,查家也傳來了訊息:不久後就要來娶親。
徐悲鴻
想到以後要和自己不喜歡的人在一起生活,蔣棠珍再也沒了昔日的活潑,每天都陷入了鬱鬱寡歡的狀態之中。
徐悲鴻看著鬱鬱寡歡的蔣棠珍,心中也是十分痛苦,雖然他們兩個人並沒有相互表達出來自己的情感,但彼此之間的情愫已經是他們兩個人心中的默契。對於曾經身受父母包辦婚姻之苦的徐悲鴻更是下定決心,改變蔣棠珍和自己的命運。
徐悲鴻找到了自己的同鄉好友朱了洲,向他說明了“要帶蔣棠珍私奔”的打算,朱了洲聽後大吃一驚,因為在當時的那個年代,女子跟人私奔是一件極其損壞家族名譽的事情,但他也希望好友徐悲鴻能找到自己的真愛,經過了一番慎重的考慮之後,還是決定幫助徐悲鴻。
由於徐悲鴻和蔣棠珍從來都沒有向對方表露過心境,徐悲鴻也不確定蔣棠珍是否會願意跟自己私奔。
朱了洲找到了蔣棠珍,向她轉達了徐悲鴻的話,此時正處在困境中的蔣棠珍毫不猶豫地回答:“我願意”。
![](http://timg.juduo.cc/2021/01/161d068854ac4984a483cb7a60a9232b.jpg)
徐悲鴻與蔣碧微
在徵得了蔣棠珍的同意之後,朱了洲再三叮囑這件事千萬不能被別人知道,於是便和徐悲鴻商量下一步的對策。
徐悲鴻打算帶著蔣棠珍私奔的目的地是與中國隔海相望的日本,由於擔心路途遙遠,能否在無親無故的異國他鄉生存下來,還是一個未知數。於是,蔣棠珍人生中第一次走進了當鋪的大門,將自己的首飾變賣換錢,當作他們出行的盤纏。
與此同時,徐悲鴻也正在積極籌備著出國所需要用到的護照等手續,另外,他還給蔣棠珍取了一個新名字:蔣碧微。
徐悲鴻還專門定做了一對戒指,一隻上面刻著“悲鴻”二字,另一隻則刻了“碧微”。
可是,要想瞞住蔣家上下那麼多人的眼睛,順利逃出家門,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徐悲鴻故意通知了在上海所有的朋友,說自己即將動身前往法國讀書,並向蔣梅笙夫婦道別。之後,徐悲鴻就秘密住進了距離蔣家不遠的旅館裡,等待著蔣碧微來與自己會合。
徐悲鴻在小旅館焦急地等待著蔣碧微的到來,而朱了洲按照他們事先制定好的計劃陪同蔣梅笙夫婦來到鏡花戲園看戲。
蔣碧微收拾好行李,寫下了一封訣別信放在母親的抽屜裡,匆忙走出家門前往旅館跟徐悲鴻會合。
處於熱戀中的徐悲鴻和蔣碧微終於攜手踏上了前往日本的輪船,這一年,徐悲鴻22歲,蔣碧微18歲。
當蔣梅笙夫婦看完戲回家,看到了女兒留下的這封離家信件後,心裡十分著急,他們馬上聯想到了這件事情肯定和朱了洲有關。
![](http://timg.juduo.cc/2021/01/4083b6702f134a0a94c86ebd44325bb5.jpg)
徐悲鴻像
但此時已經不是追究誰的責任的時候了,面對即將要來娶親的査家,蔣梅笙夫婦急切需要想出一個對策向査家交代。
在非常無奈的情況下,蔣家人假裝跑到蘇州遊玩,在當地買了一口棺材,在裡面裝滿了石頭,然後僱人將棺材抬到了廟裡,又請了一些僧人唸經超度。
蔣家人從蘇州回來以後,就向査家說:“我們帶女兒到蘇州去玩,突然得了急病去世了。”
蔣家自導自演的這場“女兒離世”的鬧劇,果然瞞過了査家。
蔣碧微和徐悲鴻兩人私奔來到日本後,蝸居在了日本的一家旅館中,當時他們的身上僅僅帶著兩千塊錢,高額的住宿費和生活中的其他費用,讓他們有些難以支撐,日子過得雖然非常的拮据,但好在有愛情在滋潤著他們。
熱愛藝術的徐悲鴻一到了日本,便如痴如醉地喜歡上了日本的仿製原畫,見到喜歡的就毫不猶豫地買下來。還不到半年的時間,他們兩人身上的所有積蓄,就幾乎全部花光了。
蔣碧微
徐悲鴻對於藝術的痴迷程度與日俱增,但他和蔣碧微之間的激情卻在生活中慢慢沖淡,兩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在性格上的差距也逐漸的凸顯出來,蔣碧微甚至忍不住嘆氣的說道:
“悲鴻只愛藝術,不愛我了。”
事實上,徐悲鴻和蔣碧微演繹的這場為愛私奔的旅途,並沒有做好足夠而又必要的心理準備。因為他們兩個人在私奔到日本之前,並談不上真正的相互瞭解,甚至都沒有在一塊麵對面說過話,沒有任何的感情基礎。
就像是蔣碧微在《我與悲鴻》一書中所說的那樣:
“我們從來沒有單獨在一起,因為在我那種守舊的家庭中是絕對不可能的。我們也從來沒有交談過一句的私話,即使有偶然的機會,我和他都會盡量地避開。”
假如蔣碧微按照父母的安排嫁進査家,她應該會成為一位標準的賢妻良母,平平安安的度過自己的一生,或許根本也不會遇到之後改變了她命運的張道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