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古代的遊俠文化興起於春秋戰國時代,春秋到戰國時期,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時代,那個時代諸侯戰亂,“禮崩樂壞”,各階層分化加劇,新貴族崛起的同時,舊貴族沒落,失去俸祿的沒落貴族或從文,或習武,以安身立命。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的《秦漢史》中說過,春秋之後,失職之士“好文者為遊士,尚武者為遊俠”。西漢時的五陵少年,也就是長安城的貴族子弟多以遊俠兒自居。

“俠以武犯禁”,遊俠們憑藉勇力行走江湖,難免觸犯刑律,但遊俠劍術高強,武藝不俗,又成為各種勢力拉攏的物件。曹植的詩篇《白馬篇》,描寫的就是一位武藝高超,箭術如神的“幽並遊俠兒”為國效力,視死如歸的故事。

那麼古代有沒有哪支部隊由俠客組成?三國時代便有一支,曹操的親衛部隊——虎士。漢末諸侯林立,相互攻伐,每個諸侯都有精銳的近衛軍,貼身保護,如董卓的飛熊軍,劉備的白耳軍。曹操打仗時,喜歡衝鋒陷陣,多次以身犯險,因此曹操親衛部隊同時也是衝鋒陷陣的攻堅部隊,“常先登陷陣”。曹操的第一位保鏢典韋便是遊俠出身,在江湖上威名赫赫,曾經在集市上殺人,幾百人在後邊追趕卻沒人敢過分靠近。典韋擔任曹操的侍衛長後,率領親衛軍多次拯救曹操,並斬將殺敵,發揮了重要作用。

公元197年,曹操征討張繡,張繡投降。但因為曹操看中張繡的嬸嬸鄒氏,引起張繡不滿,因此降而復叛,欲擒拿曹操,典韋率領親衛軍拼死抵擋叛軍,“時韋校尚有十餘人,皆殊死戰,無不一當十。”最終這支部隊全部戰死,保衛曹操逃生。

典韋率領的親衛軍覆沒後,曹操著手重建護衛部隊,幸好此時曹操還有另一位猛將——許褚,許褚在歸順曹操時,還帶領自己的數千宗族和不少自己在江湖上的朋友,劍客、遊俠、有力者之類。據《三國志·許褚傳》記載“諸從褚俠客,皆以為虎士。”也就是說“虎士”這支隊伍,是史書上明確記載,由俠客組成的,虎士和常從士、禁軍一起,構成曹操新的護衛部隊。《三國演義》中,則將曹操的護衛稱為虎衛軍。

虎士曾多次在戰場上救下曹操性命,征討馬超時,因西涼鐵騎兇悍,戰況不利,曹操在濟河邊遇險,當時就是由許褚率領的虎士斷後,“太祖將北渡,臨濟河,先渡兵,獨與褚及虎士百餘人留南岸斷後。”許褚率領的百餘人攔截馬超手下的萬餘西涼騎兵,成功保護曹軍渡河。在二次討伐張繡時,虎士更是作為先鋒部隊帶頭衝殺,重創張繡部隊。

組成虎士的那些劍客,後來很多都成為大將,立功封侯拜將的有數十人,擔任都尉、校尉的,則多達百餘人,《三國志·許褚傳》記載:“初,褚所將為虎士者從征伐,太祖以為皆壯士也,同日拜為將,其後以功為將軍封侯者數十人,都尉、校尉百餘人,皆劍客也。”

遊俠、劍客武力強橫,行走江湖每每觸犯律法,以武犯禁,本來是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在兩漢時,是官府重點的打擊物件,但由於曹操的知人善任,恩威並施,這些武藝高強的俠客成了曹操護衛軍中的中堅力量。由此也可以看出曹操善用人才,不拘一格,所以才能在漢末群雄並起的亂世脫穎而出,統一北方。

2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最被低估的皇帝:唐高宗李治,在位時期漢人的統治面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