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吏部尚書,東晉太傅王導之後,明初學者——王直。這是一位明初的文臣,歷仕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天順六朝。什麼是累朝老臣?如何在風雲變幻的政局中始終屹立不倒?王直的仕途經歷給了我們一個典型案例。
王直 像
王直出生於洪武十二年,江西泰和人。史書說王直家貧力學,可我沒有找到相關的具體史料支援,反而心中有了一個疑惑。泰和是當時江西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地方上宗族林立,其中不乏許多的世家大族。
王直一族在泰和一地屬於西門王氏,雖然不是數一數二的望族,但也人丁興旺,祖上並非泛泛之輩,且王直父親王伯貞在洪武年間已然入仕為官,王直這個“家貧”怎麼看都有些欲蓋彌彰的意味。
所以我認為,王直的這個“家貧”,是相對的說法,也意在弱化王直出身望族的事實。
明代市井
永樂二年,王直考中進士,接著被選拔為庶吉士。所謂的庶吉士就是在進士群體中再次選才,優者進入翰林院預習機務,是當時大明中樞重要的人才儲備。而庶吉士本身就有點強調科舉的意思,意在告訴世人此人出身是正兒八經走讀書考學的路子。明代中期以後,庶吉士成為了一種身份象徵,但凡以後官員想要入閣,必須是庶吉士出身。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王直有一個份量很重的同鄉,即同是泰和籍貫的楊士奇。楊士奇我們知道,明初的內閣首輔,官場的巨無霸。而在永樂,洪熙,宣德幾朝,王直波瀾不驚,按部就班地升職,顯然與楊士奇的提攜有關係。
楊士奇 像
這件事本來也無可厚非,封建王朝的官場站隊,特別是同鄉,同年,同門這樣的情誼在,是非常正常的。但我們也別忘了一件事,王直本身是參與過編修《宣宗實錄》的,但凡有過寫史經歷的人,一定懂得在史料上如何巧妙地用筆。雖然《明史》是清人所著,但依據的史料大多還是明朝的記錄,而王直如果在當時在自己背景上動一些手腳或者造勢,巧妙地弱化自己的出身,這是完全能做的。
王直是永樂二年的進士,之後就一直做著文秘工作,幫著成祖朱棣起草詔書,寫寫文章。從這段時期一直到正統三年之前,期間關於王直的史料甚少,只知道他在宣德年時成為了詹事府的少詹事兼侍讀學士。
明成祖朱棣 像
永樂二年到正統三年,足足34年,這麼看來似乎王直的能力也就這樣,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一直把王直當做一個學者型的官員,平時就是讓他寫寫東西,講講課,並沒有要特別倚重的意思。我覺得實情也是如此,但是從正統年開始,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鎮繼位後,王直的仕途馬上就開始起飛。
正統三年,升任禮部侍郎兼任學士;正統五年,開始管理禮部事務;正統八年,成為吏部尚書。那麼是什麼讓王直的仕途能夠一反之前狀態,在短短几年內出現質的提升呢?我個人認為原因如下。
明宣宗朱瞻基 像
其一,正統初年以楊士奇為首的“三楊”內閣開始事實掌權。
楊士奇雖然早在永樂年間就是皇帝重臣,但他遇到的幾個皇帝都是那種特別有主意的主。朱棣,朱高熾,朱瞻基,這爺孫三人都牢牢把控著朝局,特別是人事的任免。楊士奇雖然有心幫扶王直,但皇帝畢竟在前,做事不可能隨心所欲。
而到了正統時期,英宗年幼繼位,無法主政,內閣的權力被進一步抬升。這個時候,楊士奇可以試著給王直一些機會。比如編修《宣宗實錄》,我敢斷言這就是楊士奇在照顧王直,因為按照慣例,實錄一編完,所有人都能被記功,而王直的確是在正統三年完成了《宣宗實錄》後,才升到侍郎一職的。
明代官員
其二,王直的資歷開始體現出價值。
資歷是什麼?資歷就是足夠老。王直是永樂二年的進士,一直待在皇帝的身邊,雖然沒有什麼驚天之才,卻也算有苦勞。到了正統年,王直也是服侍了三位君主的臣子,常年待在中樞,非常熟悉朝中政務流程。這個時候如果有合適的空缺,像王直這樣的官員一般都是首選。
其三,王直曾經在詹事府任過職。
宣德年,王直是做到了詹事府的少詹事兼侍讀學士。詹事府就是太子的東宮班底,宣德年的太子就是英宗朱祁鎮了。而少詹事就相當於詹事府的二把手,自然與朱祁鎮的關係匪淺。
明英宗朱祁鎮 像
還有這個侍讀的身份,其實很有份量。明代皇帝是有開讀書研討會習慣的,侍讀有時候是可以參與到這種場合,甚至可以上臺講課。而侍讀本身就有陪太子讀書的使命。
所以我們看到,在正統初年的時候,王直的仕途可謂青雲直上。
當然,王直也不是沒有遇到過挫折。正統十一年的時候,王直曾經因為一樁訴訟牽連,被關進了監獄。事由是因為戶部侍郎奈亨攻擊政敵,並且扯上了王直等三人。後來經過三法司會審,奈亨被殺,王直是被判了流放的,只是因為英宗保了他才安然無恙。
這看似平淡無奇的一件事,其實暗藏著巨大的政治旋渦。
明代官員
這個戶部侍郎奈亨,當初因為在“靖難之役”中幫著燕軍守過北京城,估計也就是在城牆上搬搬物資之類的,而被授予了一個縣丞。之後慢慢熬資歷,主事,員外郎,通政,光祿寺卿,戶部侍郎。
從光祿寺卿到戶部侍郎,是一道門檻,奈亨用的法子就是巴結大宦官王振,也就是說,這個奈亨是王振一黨。
而奈亨攻擊的幾個政敵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是吏部在職或者曾經在職的官員。正統十一年的時候,王直已經在吏部尚書這個職位上幹了三年了,換句話說,大宦官王振這次是藉著奈亨為引子,開始向吏部下手了。
疑似王振 像
我以前說過,正統十一年的時候,“三楊”中的楊士奇,楊榮已經過世,楊溥一人在內閣獨木難支,而太皇太后張氏早已撒手人寰。英宗在正統十一年的時候,已經二十歲了。王振這個時候的奪權行為,你可以理解為小皇帝在透過王振收回君權。但為什麼最後是奈亨被殺,皇帝還保住了王直?
第一,奈亨的份量明顯不夠。
奈亨說殺就殺,足以說明他是炮灰的屬性。這也側面證明了,當時奈亨挑起的這輪攻擊,威力其實是不夠大的,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種試探性進攻。這種程度的攻擊想要把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徹底拉下馬,是想得太多了。
故宮
第二,英宗還是顧念舊情了。
三法司的會審,王直雖然命保住了,但被判了流放。一般來說,皇帝為了彰顯偉大,多少會從輕發落,但是像王直這樣沒事人一樣,確實非常少見。再結合後來英宗在“奪門之變”復辟後,對於王直等人給予善終的結果,可見英宗是真的念舊情。
第三,王直已經抱上了一根大粗腿。
前文說楊士奇對王直有過提攜,但畢竟談不上是大恩大德。事實上,後來王直和楊士奇的關係是搞得很糟的。
王直 像
楊士奇一直排斥新鮮的血液進入內閣,而王直當初是很有機會進入內閣的。還有王直之後在楊士奇兒子犯法這件事上一直對楊士奇指指點點,雙方一度鬧得非常不愉快。更何況正統十一年,楊士奇已經離世一年多了。
王直抱上的大腿,其實是胡濙,就是宣德朝留下的五大顧命大臣之一,主宰禮部三十餘年的禮部尚書胡濙。
王直和胡濙的交情,應該是從宣德年的詹事府開始的。因為王直是少詹事,而詹事就是胡濙。還有在正統五年,王直奉命代理禮部事務,當時王直做得很順手,背後其實就是胡濙在支援。
胡濙 像
為什麼最後王直能夠沒事?因為當時的胡濙已經儼然是文官集團的老大了,王振動吏部,動王直,結果踢到了一塊鐵板,以至於要皇帝親自出面平息事端。
從正統十一年以後,你就很難再看到王振一黨有針對王直做過什麼事情了,反而他們的矛頭開始轉移到了胡濙身上。最直接的就是在正統十四年的“貢馬事件”,王振抓住禮部瀆職不放,以致最後釀成“土木之變”。
從正統十一年到正統十四年的“土木之變”,再到明代宗朱祁鈺登基,于謙上臺,然後是英宗的“奪門之變”復辟,改元天順,這期間王直其實一直都是跟著胡濙在走。
明代宗朱祁鈺 像
比如關於英宗是否御駕親征這件事情上,王直和胡濙都是持反對意見的;比如代宗朱祁鈺登基,王直和胡濙是支援的;比如從蒙古迎回被俘的英宗,王直和胡濙是力主的;比如代宗廢掉侄子立自己兒子為太子,王直和胡濙都是預設的,區別是胡濙實力夠強,可以不出聲,而王直卻被同僚在“請願書”上強行署名了;甚至在天順年間,二人的致仕都是在同一時間段。
一朝天子一朝臣。代宗上臺,于謙因為主持“北京保衛戰”有功,聲望到達頂點,自然可以掌握了朝堂的話語權,王直這個時期對於于謙上位的退讓,是合理也符合趨勢的。後來英宗復辟之後,因為王直和胡濙在景泰年對於代宗易儲這件事的“忍讓”,讓英宗心生芥蒂,加之復辟功勳的出頭,王直自然也要“退位讓賢”了。
故宮
英宗復辟之後,在姿態上還是優待了王直,說照顧他年邁,免去了他一般的朝見。說白了,就是把王直驅逐出了權力核心圈子。王直恰到好處地提出致仕請求,所有人的臉面上都過得去。
天順六年九月,王直逝世,享年八十四歲。
縱觀王直一生,雖然沒有特別出彩的政績,而史料裡也多是一些諫言類的記述,但畢竟算是善始善終。他的仕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前段叫做默默無聞,中段叫做魚躍龍門,後段叫隨波逐流。而在我看來,他之所以能夠被歷史銘記,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他甘當了胡濙的代言人,成為了朝中一個派系的二把手。胡濙能夠安然退仕,那麼王直也能。
一家之言,聊以解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