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眾所周知,戰國時各地諸侯國並立,其中又有七國因為國力較強,而被稱為“戰國七雄”,這裡面有透過變法而走向富強的秦國,有疆域冠絕當時的楚國,還有盛產人才的魏國,有最早為騎兵改革的趙國......那麼韓國這個面積極小,又被強國圍在當中的國,是如何成為戰國一“”的呢?

富二代

駱駝在研究完戰國七雄的歷史以後,一想韓國時,腦海中就會蹦出三個字“富二代”。韓國的“爸爸”叫“晉國”,晉國是周朝後期的諸侯國之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它也是實力最強的諸侯國,且沒有之一。不過晉國和歷史上所有的國家一樣,到達巔峰之後,就開始走下路。

至於晉國的實力下滑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它的“爸爸”周朝。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周朝是一個分封制的國家,那麼怎麼理解分封制呢?駱駝認為大家可以把他理解成一個公司的銷售體系,周朝的皇室就像是銷售部的總經理,總經理下面是各區域的大區經理,也就是“諸侯”。

總經理本人並不負責去現場跑業務,他只負責每個月給大區經理們開會,並佈置銷售任務,他關心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各大區的業績(諸侯上交周朝的費用)。因此各地區的大區經理其實就是本地區的土皇帝,只要他完成了業績指標,想用誰就用誰,想怎們幹就怎們幹。俗話說絕對的權力,必然導致絕對的腐敗。

各諸侯國擁有著這麼大的權力,時間一長,自然是對總經理光索取不付出的行為感覺不滿,於是大區經理們就開始暗地裡自立門戶。周朝因為實行分封制而導致諸侯國尾大不掉,那麼一脈相承的諸侯自然也有類似的問題,而在各諸侯想出解決辦法之前,晉國就已經病入膏肓。

達爾文的進化論的影響從來不限於地域和歷史,於是衰老的的晉國就被治下的趙、魏、韓三個家族拆分,也就是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趙、魏、韓分完家產以後,從紙面(面積)上看好像韓國最吃虧,但是韓國的境內,卻有兩樣能讓它在亂世立足的寶貝。

倆寶貝

趙國的第一個寶貝,是境內的益陽鐵山,也可以稱作益陽鐵礦,總之一句話當時的趙國繼承了晉國最大的資源。我們現在可能對於“”這種資源,已經不太重視(不是數量而是效能),但是在當時,可是屬於高階材料,要知道,在鐵器使用之前,我國的先民先是用的石塊、獸骨、植物枝幹等東西,來進行生產和打仗。

後來因為比較軟,而利於加工的銅出現以後,先民們才用上了金屬製品,而且這一用就用了上千年。但是大家都知道,銅的優點是比較好生產,且利於加工,但缺點也一樣明顯,那就是易生鏽和不夠堅硬。而隨著我國先民的發展,鐵器在春秋時開始得到初步的使用。這也是為何在春秋之前,好像我們的先民似乎比較“愛好和平”,但在春秋之後,他們卻開始“活躍”了起來的原因之一。

那麼當時這座鐵礦給韓國帶來了什麼呢?據《蘇秦列傳》的一段記載,我們可以管窺一斑。當時蘇秦遊說六國諸侯王,希望他們聯手抗秦,當他見到當時韓國的話事人韓宣王以後,就對韓宣王說:

“天下的強弩都出自韓國,韓國最好的弩箭能射六百多步,天下,韓國的寶劍也是鋒利無比,很容易就能刺穿別國的鎧甲,韓國的鎧甲都是精工鍛造,質量都屬上乘,你家條件這麼好,為啥還要怕秦國呢,咱們一起組隊抗秦它不香嗎?”

從這一段的描述我們就能看出,當時韓國因為境內有鐵礦山,且繼承了晉國的鍊鐵技術和人才,所以在武器這一點上,是完全能夠在當時傲嬌一把的。所以駱駝認為,韓國當時的鐵礦山(冶鐵系統),是它在當時的立足之本之一。

趙國的第二寶,是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從宏觀上看,韓國處在秦、魏、齊、楚等國的包圍之中,從微觀上看,韓國周邊多是群山環繞。怎麼看韓國所處的地方,都是一個“絕地”。但是我們換個思路,就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

韓國雖然被四國所圍,但是隻要他善於處理外交關係,那麼各國都會高看他一眼。而事實上,韓國就是這麼做的,中原六國強大時,它緊緊團結在中原六國身邊,和它們一致對抗秦國;當秦國國力強大以後,韓國又很“知趣”地充當了秦國的馬前卒。雖然從表面看,韓國這麼做像是“牆頭草,兩邊倒”,但作為小國來說,能獨立生存下來,那已經就是勝利了。

此外,雖然群山環繞的地勢限制了韓國的發展,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正是這些“限制”保了韓國的一方平安。如果韓國四周都是一馬平川的平原,而且它又身懷“冶鐵”這個重寶,估計哪個諸侯國都會誣陷它研究“生化武器”,然後把趙國變成伊拉克……

小結

從上述內容我們可以看出,韓國這麼“弱小”的國家,之所以能在群狼環伺下維持近200年的國祚,一方面是因為他是“富二代”,繼承了爸爸“晉國”的遺產,另一方面是因為它獨特的地理位置,為他贏了一線生機。

最後駱駝想說,國猶如此,人亦可以,在當前這個時代,你只要能深耕一業,必然會有所得

25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明察明史|明朝享國時間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