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我們都知道兩宋時期我們的國土範圍是有著很大的縮小,與其說是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不如說是一個民族政權林立的時期。

雖說宋朝時期的經濟發展比較迅速,但統治階層內部政治腐朽,官員無能,加上在與民族政權的鬥爭過程當中有接連失利,這樣就造成宋朝非常突出的社會問題,冗官冗兵冗費。

對於國家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這些負擔毫無疑問的都壓在了普通民眾身上,這樣就讓宋朝的內部矛盾十分尖銳,大大小小的民變事件風起雲湧。

但宋朝政府也進行了一系列巧妙的化解,今天我們就看一看宋朝統治階層對民變處理的絕妙之處,以及背後隱藏的真正原因。

一、宋朝政府平叛內部起義採取智取的方法令人驚歎

1. 針對王小波、李順起義,宋代朝廷採取巧妙措施化解民變危機

這場起義發生在宋朝初時期

主要是由四川的一位貧苦農民王小波發起的這場起義,因為在宋朝貧富差距懸殊,同時民眾疾苦就提出了“我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的戰鬥口號。

在這個口號的帶領下,四川大量的農民聚集在王小波的隊伍下,對豪強地主進行打壓,沒收他們的土地分給貧苦農民吸引了大量的人員參與。不幸的是王小波在一次戰役當中,身亡之後,由另一位領導人李順繼續帶領民眾進行反抗。

經過一年多的軍事對抗,李順建立了政權,建國號為“大蜀”,旗下的民眾聚集數萬,規模十分龐大。

這場起義最終還是遭到了政府的鎮壓走向了失敗,那麼政府是如何做到的呢?是怎樣將這場起義平復的呢?

其實在最開始鎮壓的時候,宋太宗派遣的趙昌言到川蜀地區進行軍事鎮壓,但武力鎮壓並沒有收到很好的結果,反而讓起義軍的規模繼續擴大,在這種情況下,宋太宗就對這場戰爭感到十分擔憂。

於是就派遣了張詠,去平定這場戰亂。張詠一改之前的武力方式採取較為和平以及迂迴的戰術進行整治。

他是怎麼做的呢?有一次,張將自己手下俘虜到的起義軍戰士進行了巧妙的處置,他不僅沒有對這些起義軍進行殺戮,而是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地方上進行農業生產。

與此同時在於起義軍軍事戰爭之中,對於蜀地的民眾疾苦進行了相當程度的瞭解,對這些飢寒交迫的民眾進行救濟,這樣就讓這些起義軍紛紛意識到起義的不必要性。

回到自己的家鄉進行農業生產這種迂迴的戰術,以及巧妙的和平的處置方式讓起義軍的勢力逐漸的歸於平復,這場持續四年之久的農民起義最終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2. 宋江起義成功讓草莽英雄變身朝廷“重臣”

宋江起義是發生在宋朝末年的一次規模較小的民變事件,當時在宋江的領導下聚集了一大批被官逼民反的普通百姓走上梁山,這一場起義軍打著劫富濟貧的旗號,對於黑惡勢力以及貪腐官吏進行嚴重打壓,將這些不義之財分給貧苦百姓。

自然就得到了民眾的支援和同情,但是這場規模較小的農民起義仍然遭到了失敗,這其中宋朝政府又是怎樣做到的呢?

當時有一位官員叫做侯蒙,他就像宋徽宗提議說宋江一行人規模較小,雖然有著英勇善戰的品質也能夠得到民眾的支援,但是我們的軍隊實力相較之下有著一定的優勢。

就在這種情勢分析下,讓宋江的隊伍以討伐方臘為名,將他們進行招安,同時將這些英雄好漢命名為國家的重臣,去平定當時規模較大的東南叛亂,宋徽宗接受了侯蒙的建議,於是就開始了招安活動。

但是宋江的隊伍在平定東南之亂的時候,不幸遭到了,海州知州張叔夜的襲擊,在這種情況下軍事行動大敗宋江等人也在這場戰役當中隊伍的實力受到了很大的損傷,宋江隊伍也最終在宣和三年,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事項,這場規模較小但影響較大的農民起義也同樣在政府的巧妙措施下走向了瓦解。

二、宋朝針對內部起義採取非對抗性策略的原因大揭秘

其實在兩宋時期,發生了大大小小規模不等的農民起義。宋朝廷採取了剿撫並用的模式去平復這些叛亂,那麼宋朝的政府又是為何採取較為平和的處置方法呢?背後隱藏著哪些因素呢?

1. 政府軍事力量不足,剿滅反叛勢力力不從心

首先就是宋朝廷的軍事力量,非常的缺乏。

因為在兩宋時期不僅是要面對內部矛盾,民族矛盾也十分尖銳,這樣就讓軍隊的力量較為分散,一部分要作為邊疆防役的隊伍,在隊內方面就有著力不從心的趨勢。

與此同時,宋朝政府又實行的重文輕武的治理措施十分,懼怕軍隊將領與軍隊士兵的相互勾結已造成軍隊力量過於龐大,對政權形成一種非常嚴重的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就對武力方面的建設更為謹慎,也更為削弱。這就形成了宋朝時期三大社會問題之一的冗兵。

特別是在與少數民族戰爭當中所簽訂的一系列恥辱條例,像紹興合議,嘉定和議等都需要大量軍隊力量的投入,同時又遭受到接連的失敗,自然對軍事力量是十分不利的。

有了如此現實的社會原因,以及缺乏戰鬥力的軍事隊伍,自然在對內對外的戰爭當中就顯得十分的困難,在這種較為艱難的時刻,宋朝政府既要讓自己的邊疆保持穩定,對內又要有一定的統治秩序,自然就會換一種方式對內部叛亂進行處理。

那就是採取非軍事性的戰略措施,用更為平和的方式去處理這樣既能夠讓,軍事實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儲存,同時又能夠讓民變的處理方式變得更為平和。

2. 宋朝士大夫“仁政”思想理念讓他們採取較為平和方式處理內部矛盾

其次就是與宋代士大夫他們的思想觀念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他們有著十分濃厚的仁政思想,認為民眾是可以透過教化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的。

宋朝的統治理念主要是以重文輕武這樣的方法來進行統治,與此同時士大夫以及文人他們的社會地位就相對較高,透過科舉取士進入統治階層,加上他們主要是以文化,以理學為重點,儒家思想當中就要求統治階層能夠關心百姓用人和愛去教化民眾。

與此同時這些士大夫因為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自然就包括一些來自民間大眾的讀書人,這些人他們因為體驗過民眾的生活百態,知道民眾在生活當中的不易之處,自然就會認為這些發生歧義的民眾是有原諒之處的。

就拿發生在孝宗時期廣西的一場民變為例。在廣西的玉林州,有裡接領導的民眾起義,規模十分龐大,士大夫汪應辰就在給朋友的書信當中分析了這次起義爆發的主要原因,其中說到因為廣西這一地區受那些強盜的影響,百姓生活非常的貧困。

加上連年的災荒,而且當地的官吏貪婪無度對於民眾來說負擔過重,這些良民他們無處申訴自己的冤情,為了能夠獲得一絲生存的機會就官逼民反,走上了盜賊的道路。

從這個案例當中,我們就可以看見當時的大多數士大夫在內心都認為是政府沒有很好的體恤百姓,以及官員的貪婪無度,造成民眾走上犯罪的道路,對這些民眾是有很大的同情之處的。

這也就解釋了,他們對於這些民眾起義沒有采取血腥的軍事鎮壓,更多的是用一種非軍事性的策略進行平亂。

3. 採取強硬的軍事措施對社會各方面造成諸多不良影響

最後就是即便用強硬的軍事措施來平息民眾起義,同時對於政府來說也是一筆巨大的財政支出,這樣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對國家的整體發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一個突出的弊病就是如果統治階層採用了武力鎮壓,那麼如果這場戰爭取得了勝利,政府鎮壓了這場起義,自然就會對這些軍事官員進行獎勵,這對於冗費的宋朝政府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負擔。

像當時元豐時期,政府就去鎮壓了康詵領導的群眾起義,神宗對於這一軍隊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封賞,例如最高級別的可以一次性賞錢千萬同時軍籍也會有很大的提升,這對於捉襟見肘的宋朝政府的財政來說,是一筆難以估量的負擔。

不僅如此,即便採取了武力鎮壓,那些被鎮壓的群眾依然會有內心的不甘,以後也會隱藏著很大的隱患,這對於政府來說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政治憂慮。

所以我們說在宋朝時期,統治階層採用較為平和的管理措施去平定起義,更多的是考慮到社會影響。

三、結語

雖說宋朝的統治階層在對待民眾起義這件事情上是採取的非軍事性對抗策略較為平和,同時也體現出統治階層的治理智慧。

但是民眾起義並不是空穴來風,它是有一定的社會原因為讓百姓不得不揭竿為旗,起來造反,同時反抗政府的統治,雖然這種較為平和的處理方式可以在一段時期內讓社會保持穩定。

但是在暴亂的背後更多的是社會矛盾以及階層之間的衝突,是統治階層必須重視的最為重要的就是官員的腐敗政府無能,以及統治階層對民眾的壓迫過多,這些都是導致民變的根本因素

只有將這些問題得到了解決,才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民變的根源,社會才會在更長遠的情況下得到穩定發展。

2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不滅西戎秦人無法崛起!為完成這一宏大目標,秦人用了4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