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來被很多小說、歷史愛好者津津樂道,因三國演義中,文臣能謀算千里之外,武將能萬人中取人首級,智慧和武力爆表,所以很多人物演義化,小說化,那麼,這些真實的三國人物大概有多少?大概有七十七個。他們又到底是怎麼去世的呢?且看正史和野史的情況。
曹操:犯頭風病病死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曹操在中國的影視劇形象中多以"奸雄“出現,但在歷史上其實是一個頗有作為的帝王,毛澤東曾說“我的心與曹操是相通的”。2013年11月,復旦大學透過研究發現曹操既非一些史學家認為的夏侯氏後人,也非漢代丞相曹參的後代。
孫權:自然死
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生於下邳(今江蘇徐州市邳州)。
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遭刺殺身亡,孫權繼而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劉備:夷陵兵敗,之後鬱郁而亡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
根據《三國志·先主傳》,劉備是漢朝的宗室,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他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讚,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年3月15日(農曆二月初五)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史稱蜀或蜀漢,佔有今四川、雲南大部、貴州全部,陝西漢中和甘肅白龍江一部分。公元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63歲,諡號昭烈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司馬懿:自然死
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司州河內郡溫縣孝敬裡舞陽村(今河南省溫縣招賢鎮)人,出身士族家庭,三國時期魏國大臣,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
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其子司馬昭稱王后,追尊為晉王;其孫司馬炎稱帝后,追尊為高祖宣皇帝,故也稱晉高祖、晉宣帝。
周瑜:被諸葛亮氣死(演義),染上瘟疫不治而死(正史)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廬江舒縣人 。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東孫氏集團軍隊與劉備軍隊聯合,赤壁之戰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於巴丘(今湖南嶽陽),年僅36歲。
華雄:溫酒斬華雄,被關羽殺(演義),被孫堅梟首斬殺(正史)
華雄(?-191),中國東漢末年董卓部下的武將,為董卓帳下都督。公元191年,關東軍閥聯合討伐董卓,時任長沙太守的孫堅大破董卓軍,華雄在此戰中被孫堅一軍所殺。
明·羅貫中所著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則對這段歷史作了改動,描寫華雄被劉備義弟關羽所殺,這段被稱為"溫酒斬華雄"的故事情節也流傳於後世。
孫堅:中黃祖埋伏被射死
孫堅為三國時代吳主孫權之父,字文臺,他以鎮江為根據地開創江東大業。
漢獻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孫堅征討荊州牧劉表,被黃祖軍士射殺於襄陽峴山,歸葬丹陽,時年37歲。
孫策:被于吉咒死(搜神記),被許貢刺客刺殺(正史),因被許貢刺客刺傷毀容而氣死(野史)
孫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孫堅長子,孫權長兄。
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吳國的奠基者之一。《三國演義》中綽號"小霸王"。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後脫離袁術,統一江東。在一次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其弟孫權接掌孫策勢力,並於稱帝后,追諡孫策為長沙桓王。
關羽:被呂蒙曹仁夾擊,死於麥城(演義),兵敗後,孫權派人將其殺害,死於臨沮(正史)
關羽(?-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趙雲:自然死(演義,正史),因為一生沒敗仗,笑死(野史),身上沒有傷口,老婆拿針刺,因為血友病流血死亡(野史)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蜀漢名將之一。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左右的時間,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除此,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趙雲死後,劉禪又下令追諡趙雲,姜維以“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追諡趙雲為順平侯。
諸葛亮: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另有死於郭氏塢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p#分頁標題#e#
曹丕:病死
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魏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
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與卞氏的長子。去世後廟號高祖,諡為文皇帝,葬於首陽陵。
馬超:憂鬱中病死
馬超(176年-223年1月),字孟起,扶風茂陵人(今陝西興平),漢末衛尉馬騰之子,東漢末年及蜀漢開國名將,漢末群雄之一。早年隨父征戰,馬騰入京後,馬超留駐割據三輔。潼關之戰被曹操擊敗後,又割據隴上諸郡。失敗後投靠張魯,又轉投劉備。
劉備建立蜀漢後,馬超官至驃騎將軍、斄鄉侯、涼州牧。於章武二年十二月病逝(223年1月),終年47歲,追諡威侯。《三國演義》中綽號"錦馬超",因俊秀容貌與獅盔獸帶、白袍銀甲的非凡裝束而得名,有"不減呂布之勇"。
魯肅:病死
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出生於一士族家庭;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
他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東漢末年,他眼見朝廷昏庸,官吏腐敗,社會動盪,常召集鄉里青少年練兵習武。他還仗義疏財,深得鄉人敬慕。當時,周瑜為居巢長,因缺糧向魯肅求助,魯肅將一倉三千斛糧食慷慨贈給周瑜。從此,二人結為好友,共謀大事。
呂蒙:被關羽靈魂殺死(演義),病死(正史),酒宴上發瘋,推倒孫權後說“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然後吐血而死(野史)
呂蒙(179年-220年),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呂家崗)。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從圍曹仁於南郡,破朱光於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後進佔荊南三郡,計擒郝普,在逍遙津之戰中奮勇抵抗張遼軍追襲,並於濡須數御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
魯肅去世後,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勳殊隆。然而"蒙疾發"(後世人或猜測建安二十四年發生瘟疫,因史載呂蒙、孫皎、蔣欽死於同年,或猜測是呂蒙年輕時在戰場上吃苦受累導致積勞成疾),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歲。
陸遜:病死(演義),被孫權逼死(正史)
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重臣,官至丞相、荊州牧、右都護。
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建安九年(204年),進入孫權幕府。章武二年(222年),陸遜在夷陵擊敗劉備所率蜀漢軍,一戰成名。夷陵之戰也成為戰爭史上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黃武七年(228年),陸遜又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被拜為上大將軍。赤烏九年(244年)為丞相,因捲入立嗣之爭於次年去世。終年六十三歲,追諡昭侯。至今蘇州有地名陸墓。
張飛:鞭撻部下範強(演義中誤寫範疆)張達,被二人含恨殺害
《大皇帝》中人物,幽州涿郡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劉備長坂坡敗退,張飛率二十騎斷後,曹軍沒人敢逼近;掃蕩西川時,於江州義釋嚴顏;漢中之戰時又於宕渠擊敗張郃,對蜀漢貢獻極大,官至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後被範強、張達刺殺。
黃忠:自然死
黃忠,字漢升,南陽人。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董卓舊部李傕、郭汜攻入長安。
荊州刺史劉表出任荊州牧。劉表駐軍襄陽,即湖北襄樊。黃忠被劉表任命為中郎將。黃忠隨從劉表侄子劉磐。劉磐駐軍長沙攸縣,即湖南攸縣。
呂布:鞭撻部下,遭部下背叛,被捆綁後被曹操擒拿殺死
呂布(?-199年2月7日 ),字奉先,漢族,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也曾為袁紹效力,後佔據徐州,自成一方勢力。於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由於《三國演義》及各種民間藝術的演繹,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於人們的心目之中。
夏侯淵:定軍山之戰被黃忠斬殺
夏侯淵
夏侯淵(?-219年),字妙才,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名將,擅長千里奔襲作戰,官至徵西將軍,封博昌亭侯。
初期隨曹操征伐,官渡之戰為曹操督運糧草,又督諸將先後平定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叛亂。後率軍駐涼州,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張魯降曹操後夏侯淵留守漢中,與劉備相拒逾年,於定軍山被劉備部將黃忠所襲,戰死,諡曰愍侯。
張郃: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斷糧撤退,張郃在追擊中右膝蓋被射中而死
郭嘉:遠征烏桓之後病死
夏侯惇:自然死
典韋:曹操進駐宛城被張繡偷襲,為保曹操而亡
張遼:隨曹丕徵吳時被丁奉射中腰部,回許昌後不治身亡(演義),病死(正史)
周泰:自然死
甘寧:夷陵之戰帶病上陣,被沙摩柯射中頭部,逃亡到樹下坐著死去(演義),得痢疾病死(正史)
許褚:自然死
徐晃:自然死
鄧艾:被鍾會陷害
陸抗:病死
羊祜:病死
董卓:和呂布搶貂蟬,被呂布殺死(演義),呂布和董卓婢女有染,後殺害董卓(正史)
司馬師:被文鴦突襲,驚嚇過度,加上患有眼睛有瘤疾,痛死
司馬昭:中風而死
陳泰:病死
杜預:病死
法正:自然死,短命
曹真:被諸葛亮寫信罵死(演義),病死(正史)
郭淮:鐵籠山戰役被姜維射死(演義),自然死(正史)
司馬炎:荒淫無度精盡人亡
程普:戰死(演義),自然死(正史)
黃蓋:自然死
韓當:自然死
丁奉:自然死
陳宮:敗給曹操後不屈而死
徐盛:病死
龐統:攻打益州時在落鳳坡被射死(演義),攻進雒城後被流矢射死(正史)
沮授:不肯投降曹操而被其殺死
袁紹:敗給曹操後憤恨發病而死
顏良:被關羽斬殺
文丑:被關羽斬殺(演義),中荀攸計策亂軍衝殺而死(正史)
田豐:袁紹兵敗,在獄中自刎(演義),袁紹兵敗,羞愧見田豐,將其殺死(正史)
諸葛恪:在孫峻孫亮的鴻門宴被殺
馬騰:因馬超叛變而被曹操殺死
馬岱:自然死
諸葛瑾:自然死
夏侯霸:病死
蔣琬:病死
太史慈:合肥之戰戰死於張遼箭弩(演義),病死(正史)
馬良:夷陵之戰中戰死
馬謖:失街亭,被諸葛亮軍法處置
荀攸:不滿曹操進魏王叛漢憂憤而死(演義),隨曹操徵孫權時去世(正史)
荀彧:不滿曹操進魏王叛漢憂鬱而死,一說曹操讓其服毒自殺
戲志才:早夭,不知死法
張昭:自然死
張紘:病死
程昱:自然死
郝昭:病死
曹仁:自然死
姜維:鄧艾攻姜維,姜維見大勢已去遂自刎
李典:暴斃
魏延:因腦後有反骨被諸葛亮認定會反叛,諸葛亮死後,魏延叛變,被馬岱斬殺(演義)因不滿諸葛亮死後退兵,被認為謀反,而被馬岱追殺(三國志)被楊儀迫害而死(魏略)
于禁:投降關羽後羞愧而死
樂進:自然死
淩統: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