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晚清時期,八旗和綠營兵馬的戰鬥力早就不復往日了,於是就誕生了很多強悍的地方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曾國藩的湘軍和袁世凱的新軍。
不過曾國藩和袁世凱之間有一點是不同的,那就是曾國藩主動上書請求朝廷裁撤湘軍,而袁世凱帶領新軍逼著清朝皇帝退位。
那為什麼會有這種不同呢?曾國藩為何不敢帶兵造反,逼著清朝皇帝退位呢?
要知道,湘軍的戰鬥力不比新軍差,而且人數更多,而且曾國藩的才能勝過袁世凱,論輩來說,曾國藩是袁世凱的師祖,
主要是,袁世凱篡權的時候有不少有利條件,而曾國藩卻沒有。
袁世凱篡權時,大清已經沒有什麼人支援了,而曾國藩時期卻沒有
雖然曾國藩在絞殺太平軍的時候,大清已經兩次輸給洋人了,而且圓明園也被侵略狗燒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清仍然佔據很多土地,再加上漢臣們還是希望大清可以中興的,於是對其特別忠心。
而辛亥革命時,南方和北方的山西都已經相繼宣佈獨立,大清已經沒有什麼人支援了,滅亡就是早晚的事了。
在這種情況下,袁世凱帶兵起事就更容易成功。
知識分子已經對大清絕望了
本來在甲午海戰後,天下有志之士開始明白,只有改革才有可能讓大清朝從泥潭中爬出來,於是向大清提議儘快變法。然而大清帝國對維新派實施殘酷打壓,還是重用所謂的保守派,這就讓三界的知識分子看不到希望了。
1911年,南方發生保路運動時,南方各省的軍民都已經覺醒,不願再為大清王朝賣命了,大清已經沒有了民心,就差最後一步了。
而在曾國藩時期,知識分子也只是覺得大清的技術不如西方,只要學習了他人的先進技術就可以增強實力了,於是還是擁護大清的。
實戰經驗不同
雖然袁世凱的很多能力都是跟著李鴻章學的,而李鴻章又是曾國藩的徒弟,但是在戰場上的實戰經驗可是有所差距。
自從科考失敗後,袁世凱就從軍了,在1882年的時候就在吳長慶的帶領下到朝鮮平亂,當時就看出了他的軍事水平不一般。
正是由於袁世凱的軍事水平非常出色,於是李鴻章才推薦他當新軍的統帥,袁世凱在清朝滅亡時已經有30年的軍事生涯了,可謂實戰經驗非常豐富,對於各種戰事戰術都是非常精通的。
而曾國藩在1849年才擔任兵部右侍郎,這也就是個文官,根本不能派上戰場。而在曾國藩擔任兵部侍郎的3年後才開始組建湘軍,何況是憑藉運氣和湘軍子弟保衛家園的決心才取得勝利。
而在和太平軍的前期較量中,曾國藩也是遭遇過幾場大敗,且有一次曾國藩覺得丟不起人就跳河自殺了,幸虧是手下將他救了。
雖然曾國藩也是一位大帥,但是實戰經驗和指揮水平就欠缺火候了,這樣就丟掉了不少自信。
洋人的態度和朝中骨幹的情況
袁世凱再度出山後就坐上了內閣總理大臣,朝廷當中有鐵帽子王慶親王奕劻支援,而且黎元洪等南方豪傑也和他裡應外合,都希望他能救華夏於水火。
而且袁世凱重出江湖後,那些洋人已經看到大清朝沒有希望了,就看出華夏的局面只有袁世凱可以收拾,就都開始支援袁世凱。
而且,除了慶親王奕劻外,朝中幾乎沒有什麼骨幹可以對抗袁世凱了,攝政王載灃也不過就是個草包,隆裕太后也沒有什麼政治手腕。因此可以說,當時的袁世凱也是憑藉這些才取得成功。
而曾國藩所處的時代,洋人還是扶持大清朝的,要拿大清朝當個傀儡,於是在清朝和太平軍交戰的時候,洋人也是支援清朝的。
而在朝廷當中,掌握最高權力的是慈安和慈禧這兩位太后,這兩位太后的手段都非常高明,如果曾國藩有不臣之心,肯定有辦法對付的。
而且朝中還有不少骨幹可以出馬和曾國藩對抗,先是恭親王鬼子六奕訢,然後是蒙古王僧格林沁,還有左宗棠等大臣,這些大臣的能耐都不小。如果曾國藩敢造反的話,這些人都可以出來收拾他。
曾國藩所處時期如果想造反的話,那天時地利和人和的優勢全都不存在,可以說想取代大清是難於上青天的。而袁世凱哪方面都有優勢,因此取代大清是特別容易的。而且曾國藩也是一位閱歷豐富且老謀深算的人,不會就這樣孤注一擲,那樣說不定就有滅門的風險。
曾國藩之所以沒有造反,其實和不想的原因不大,實際上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