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蔡叔度

蔡叔度(?—公元前1038),姬姓,名度,周文王第五子,周武王同母弟。他是西周諸侯國蔡國第一任國君,在位年大約是周武王滅商後至“三監之亂”期間。周武王滅亡商朝之後,把八個弟弟分封到各個地方,叔度受封於蔡(今河南省上蔡縣),故世稱蔡叔度,建立蔡國(公元前1046—公元前447年)。其子孫以國為姓,尊叔度為蔡氏始祖。

周武王建立周朝後,為鞏固周朝政權,實行分封制,大封功臣、宗室以及先賢后代,於是把管地分封給三弟管叔鮮,建立管國,居住管城;把蔡地分封給五弟蔡叔度,建立蔡國,居住上蔡。周武王還將商朝的遺民封給商紂王(帝辛)之子武庚(祿父),與諸侯同等地位,以奉持他祖先的祭祀不致斷絕。

周武王因為武庚還沒有心悅誠服,恐怕他有異心,便讓蔡叔度和管叔鮮、霍叔處三個弟弟以輔佐之名行監督之實,以監督武庚,一起治理商朝遺民。故謂管叔鮮、蔡叔度、霍叔處為周初“三監”。

周武王死後,太子姬誦繼位,是為周成王。 周成王登基時少不更事,不能獨立處理政務,當時周朝又是初定天下,政局還不是十分穩定,蔡叔度的四哥周公旦於是當國攝政,代行周成王之職,處理國家大事。管叔鮮和蔡叔度、霍叔處一致認為周公旦的權力太大,有專權的危險,更有可能威脅到成王的王位,於是三人聯合武庚,於周成王二年(公元前1041年),發動了一場“三監之亂”。

“三監之亂”發生後,周公旦為鞏固周朝政權,決心東征平叛。為了組織東征軍發動平叛之戰,周公旦說服太公望和召公,取得了他們的支援。經過宣傳動員,周公旦把東征大軍組織起來,並親任統帥,於周成王四年(前1039年),以周成王的名義揮師東征。

周公旦東征共歷時3年之久,殺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將霍叔廢為庶人,徹底平定了“三監”及武庚之亂。同時消滅了包括殷、東、徐、熊、盈、攸、奄、九夷、豐、蒲姑、淮夷和東夷諸國等參加叛亂的五十多個小國。周公旦東征使周朝的影響達到東海之濱,對於周王朝的鞏固具有重大意義。

周公旦沒有像對待管叔鮮那樣誅殺蔡叔度,是因念蔡叔度有功於國,忠於成王。蔡叔度的流放地是郭鄰 (在今蔡國故城西北蟾虎寺一帶)。 周公旦流放蔡叔度時,配給他十輛乘車和刑徒七十人作為隨從。公元前1038年,蔡叔度卒於郭鄰,葬於郭鄰東200米處的臥龍崗。

蔡叔度死後,其子姬胡亦受封於蔡,史稱蔡仲。由此,出現了“始祖易位論”,即有人主張蔡氏始祖不是蔡叔度,而是其子蔡仲。始祖易位論者說:“蔡叔度自始至終猶為‘姬’姓,冠之以‘蔡’,是因其曾經被封為蔡侯,不能因此遽作為蔡姓之始祖的論據。而蔡仲復封於蔡國之後,子孫以國為姓,所以蔡仲(胡)公才是蔡姓的始祖,是無可厚非的。”

但這個“始祖易位論”是自相矛盾、令人費解的。 從史籍記載看,諸多史籍上的記載都稱蔡叔度,說姬叔度時都說明了他原來是姬姓。因此,說“蔡叔度自始至終為‘姬’姓”,是對史籍所載的無視。太史公《史記·管蔡世家》記:“蔡叔度既遷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馴善”,“於是周公言於成王,復封胡於蔡,以奉蔡叔之祀,是為蔡仲。”這段文字非常明確地指出:周成王授封叔度子胡於蔡,一是為了祭祀其父蔡叔度,二是曰蔡仲。其父蔡叔度,其子蔡仲,誰為始祖,誰為二世,不言不明。

從事實和常理來看,周武王統一天下,建立西周王朝,五弟叔度封蔡國,稱蔡侯,這是歷史事實。說蔡仲復封於蔡國才是無可厚非的蔡氏始祖,而首封蔡國的其父蔡叔度反而不能因此作為蔡氏始祖,這是無視常理和邏輯。

從人們尊奉始祖的慣例看,很多家譜中,都是尊始遷者之父或祖父為當地始遷祖,以示崇祖敬宗,毋忘祖恩祖德。據此,退一步說,即使蔡仲是首封蔡國,其父蔡叔度也應尊為蔡氏始祖。武王姬發成了周朝第一代君主,不也是封其父姬昌為周文王嗎?

綜上所述,蔡叔度為蔡氏始祖,是毋庸置疑的,也已為中華蔡氏及社會主流共識。江澤民主席為蔡叔度陵園題寫的坊額即為“蔡氏始祖叔度公陵園”。

江澤民主席題寫的“蔡氏始祖叔度公陵園”坊額

蔡叔度墓位於河南省上蔡縣城西1公里的黃尼莊村東北,南鄰331國道約300米。蔡叔度墓為一圓形土冢,坐北朝南,墓冢底部直徑20米,高5米左右,周圍溝澗環抱,古樹參天。墓前樹碑三通:主碑為“蔡叔度之墓”碑,左側為上蔡縣人民政府《重修蔡國始祖蔡叔度墓記》碑,右側為清咸豐八年上蔡知府金寶符《蔡叔度墓記》碑。2000年9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將蔡叔度墓列入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由“世界蔡氏修建蔡侯陵園籌委會”集資修建蔡叔度陵園,建有祭壇、玉帶河、龍柱、蔡氏文化陳列館、碑林、蔡氏始祖叔度陵園牌樓,坊額為江澤民主席親題。

蔡氏始祖叔度公陵園

蔡氏始祖叔度公之墓

24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想品味千古謀略宗師劉伯溫的一生麼?這本書是你的不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