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945年的時候,盟軍發動了第二次義大利攻勢,計劃對盤踞在義大利北部的納粹頑固份子,實施一次毀滅性的打擊,以徹底解決敵軍在義大利地區的軍事威脅。為此盟軍從多地抽調了大批部隊參戰作戰,英國更是抽調了精銳的印度軍隊前來助陣。

一、春季攻勢的序曲

1944年8月的時候,盟軍已經在義大利地區取得了全面的戰略優勢地位。美軍攻破了納粹在義大利亞得里亞沿岸地區的防禦,而英軍攻克了納粹在義大利亞平寧山脈地區的防線,他們成功突破了堅固的哥特防線。

但盟軍並沒有達成在冬季來臨前將,納粹份子徹底驅趕出義大利的戰略目標,為此盟軍計劃在冬季鞏固作戰成功,併為來年春季一口氣解決納粹份子做好充足的準備。

上帝似乎打算和英國人開一個小玩笑,在44年的11月5日,負責協調英軍和美國聯合作戰的英國名將—約翰·迪爾元帥突然一命嗚呼了。這對英國來說是異常巨大的損失,迪爾元帥不單單負責協調美軍和英軍之間的聯合軍事行動,他還是英國駐美國的全權外交大臣。

除此之外他還負責協調英國和美國之間,有關核技術與相關實現資料的交流合作專案,沒有了他,那麼英國的核試驗也中斷了。在整個英國都在為之惋惜的時候,丘吉爾大人卻毫不在意。

因為迪爾這個戰爭狂終於死了,也就沒有人再大聲嚷嚷,要盟軍使用化學武器對軸心國實施大規模種族滅絕作戰了。既沒有人摸黑英國的國際形象了,也沒有人再給丘吉爾大人上眼藥了,簡直兩全其美。

於是丘吉爾立刻任命“巨無霸”梅特蘭·威爾遜元帥接替了迪爾的工作。並任命哈羅德·亞歷山大將軍擔任陸軍元帥一職,接替地中海盟軍的統帥指揮工作。

而美軍方面任命馬克·韋恩·克拉克將軍,接替了盟軍—義大利第15軍團的司令一職。並調來了經久沙場的盧西恩·特魯斯科特上將,接替美軍第6集團軍的指揮權。(特魯斯科特上將是美軍突擊隊的建立者,曾經和巴頓將軍一同參加過火炬行動作戰,擁有豐富的作戰指揮經驗。同時,他也是後來接替了巴頓將軍指揮權的人。)

納粹方面也不甘示弱,小鬍子希特勒任命了凱瑟琳元帥接替了倫德斯泰特元帥的指揮權,擔任西方戰區總司令一職。海因裡希被從波羅的海方向調回,接替了赫爾,指揮第46裝甲集團軍。而約阿希姆·勒梅爾森接替了第14集團軍的指揮權。以期能夠阻擋盟軍在法國和義大利方向的攻勢。

事實上此時的納粹德國,也不過是在垂死掙扎罷了,東線蘇軍已經勢如破竹,兵鋒直指柏林。而西線盟軍也是攻勢浩大,德軍根本無力阻擋。盟軍大有來年開春,一路打穿德國,和蘇軍在柏林城下會師,一起吃斯帕姆喝伏特加的架勢。

二、雙方的戰鬥準備

現在作戰指揮系統又重新聯絡在了一切,盟軍也就該為第二年春季即將發動的進攻做準備了。

儘管盟軍在1944年末取得了重大的軍事勝利,但是盟軍的軍事力量依然面臨著兵力短缺的尷尬局面。相比人山人海的蘇聯正在發動浩大的全線進攻而言,從法國到義大利發動進攻的盟軍,雖然後勤兵力數量龐大,如果丟到東線,足夠支撐蘇聯發動至少半年的連續突擊,但是前線作戰人員實在是緊缺。

因此當務之急是在制定進攻計劃的同時,想盡辦法的補充作戰兵力。美軍的主要兵力幾乎都投入到了法國方向和太平洋方向,不大可能繼續大規模加強義大利方向的兵力了。所以補充兵力、擴大攻擊力量的行動,也只能依靠英軍自己完成了。

於是在44年末之前,一批印度軍隊被抽調加入盟軍在南歐的進攻序列。其中印度第4步兵師,該部隊被派遣到了希臘,這支部隊山林作戰經驗豐富。他們的任務是在英軍第46步兵師和第139步兵旅的協助下對盤踞在希臘地區的納粹實施進攻。當然印度人是如何在希臘作戰的,並不在這次的解說範圍,所以我們言歸正傳。

在英國抽調印度部隊的同時,美軍也調來了巴西第1步兵師和第10山地師,加強盟軍的兵力。此時盟軍總共擁有17個師和8個獨立旅的兵力,兵力大約20萬上下。

而英軍的作戰序列中包括了精銳的印度第8山地步兵師(該部隊之前就在義大利,並參加過蒙特卡西諾戰役,表現非常頑強英勇,印度至今保留這個部隊的番號)和徵集的四個義大利僕從軍步兵旅,他們由英軍訓練並提供裝備,隸屬於英軍作戰序列之下。此外還有大約一個波蘭步兵師抵達義大利地區,協助盟軍作戰。

盟軍的進攻計劃乍一看,內容貌似很龐大,部隊要在義大利東西沿海地區展開,發動進攻,控制交通樞紐,城鎮如何如何。但核心內容就是沿著義大利東西地區,發動一次鉗形攻勢,合圍納粹頑軍,一舉消滅德國和義大利頑固份子在義大利北部的全部有生力量,徹底解放義大利。讓小鬍子希特勒,躲在地堡裡抱頭疼哭。

在這個行動之中,印度第8步兵師的擔任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他們被部署在攻勢的左翼,位於鉗子的最前端,任務是一路突破納粹軍隊的防禦,並和右翼盟軍匯合,將敵人團團包圍。而跟在他們後面的是波蘭軍隊,波蘭人的任務是進一步鞏固戰果。(這支波蘭軍隊大多由在法國戰場上俘虜的波蘭僕從軍組成,這些波蘭極端民族主義分子現在搖身一變成了波蘭流亡政府軍,調過頭來揍他們之前的主子了。)

不過進攻計劃最初是把法軍排除在外的,盟軍一開始也沒有寄希望於法國能夠提供什麼有效的作戰幫助。畢竟這群法國人也就能在防線裡欺負欺負義大利人,讓他們離開防線,能不能打贏義大利人都是個未知數。

納粹方面此時擁有大約21個師,紙面資料擁有大約近50萬部隊和10萬名義大利警察,雖然人數上看起來比盟軍具有優勢。但是他們要防禦義大利與法國,南斯拉夫接壤的地區,還要防禦來自義大利中北部地區盟軍的進攻,所以兵力分散嚴重。

事實上此時對納粹德國而言,在義大利繼續作戰已經失去了意義,德軍根本沒有能力將盟軍趕下海,也沒有能力阻擋盟軍的攻勢,更不要說還是阻擋三個方向上的進攻。

而此時在東歐地區,蘇軍正在進攻匈牙利。德國的古德里安將軍曾經提議,德軍圍繞喀爾巴阡山實施防守,封鎖主要的山谷通道,像蘇軍保衛高加索一樣在喀爾巴阡山作戰。

這個建議是非常現實且具有操作性的,假如德國不打算投降任何一方,那麼儘可能的縮短戰線,並依託有利地形抵消敵軍的數量與空中優勢才是最優解決方案。非常可惜的是,德軍統帥部和小鬍子希特勒還在幻想著打一場大規模的殲滅戰來翻盤,可以說是非常的有賭徒心理。

而在義大利地區,這個山脈防禦方案也同樣適用。德軍在義大利地區佔據的天塹地形並不多,義大利東北部相對開闊很多,非常有利於盟軍機械化部隊發動進攻。

所以對德軍來說最現實的方案是後退,防守從瑞士東部邊境向東經過奧地利一直抵達克羅地亞東部邊境的阿爾卑斯山脈地段,同時在南斯拉夫地區,儘可能的沿著山脈防守,阻擋盟軍的地面部隊進攻。很遺憾的是,德軍打算固守義大利北部地區,並沒有後退收縮防線的打算。

三、印度軍隊在前進

戰鬥在1945年初爆發,法軍率先對義大利西北部阿爾卑斯山脈地區發動了攻擊,然而面對由德國人組織指揮的義大利軍。進攻的法軍精銳部隊竟然一點便宜都沒佔到,反而損兵折將,不得不向盟軍求援。

為了救援獨走的法國人,盟軍在4月初發動了進攻。德軍也將預備隊投入了作戰,雙方圍繞鐵路交通樞紐,運河和機場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

印度軍隊在英美盟軍的火力支援下實施行動,在經過了長達3個半小時的轟炸以後,印度第8步兵師在大約30輛“首相大人”丘吉爾重型步兵坦克的掩護下展開進攻。紐西蘭軍和波蘭軍跟隨在印度軍後面。

大約在4月11日黎明,他們抵達了聖特爾諾,當天晚上,印度人,波蘭人和紐西蘭人奪取了這座城鎮。同時英美聯軍也在博洛尼亞附近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因為德軍和義大利頑固份子的頑抗,進展比較緩慢。因此印度軍隊繼續按照預訂計劃發動進攻,並一路向熱那亞地區前進。

義大利北部的許多城鎮在此時爆發了反抗納粹的起義,面對印度和波蘭軍隊,以及憤怒的義大利市民,這一地帶的納粹軍隊不得不進行後撤。

但是總體上來說,納粹的防禦還是有成效的。英美軍隊依然進展緩慢,戰鬥大約持續到了26日,盟軍才攻陷了博洛尼亞,這還多虧了印度人和波蘭人,以及義大利游擊隊的幫助。

大約在4月27日左右,盟軍開始向維羅納,菲卡羅洛地區前進,美軍越過了阿迪傑河,開始進攻威尼斯防線。而位於攻勢左翼的英軍,印度軍和波蘭軍,以及紐西蘭部隊,開始封鎖義大利北部與瑞士和奧地利地區連線的通道,阻止納粹軍隊的退路。

那些沒有來得及後撤的納粹軍隊,在4月末向盟軍投降,總共大約有3萬多名德軍和義大利頑軍被俘,隨著義大利的全境解放,納粹德國在義大利的戰略計劃徹底的崩盤。

就像前面說的一樣,對德國來說,義大利北部已經失去防禦價值,儘管當地有一些山脈可以提供防禦地理條件,但是義大利東北部地區相對開闊,總體上並不適合作為一個戰略緩衝區使用。假如德國從一開始收縮防線,沿著阿爾卑斯山脈防守,還有可能拖延一段時間。雖然面對盟軍的大規模空襲和蘇軍浩浩蕩蕩的進攻,德國的失敗已經只是個簡單的時間問題了。

結語

德國在義大利地區的防禦也僅僅是在拖延自身的覆滅時間,就像前文所說的一樣,如果德國不想投降,那麼義大利北部並不是一個理想的防禦地帶。最佳的選擇應該是阿爾卑斯山脈,儘管德國的覆滅不可扭轉,但是依託阿爾卑斯山脈,至少可以多拖延上個把月,德軍統帥部門和小鬍子希特勒的賭徒心理一次又一次的加速了德國的滅亡。

參考文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軍戰史》

《義大利戰役中的德國》

《1944-1945年義大利戰役》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齊齊哈爾歷史文化解讀」清代齊齊哈爾站人文化述略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