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瞭解天地會、哥老會、青幫這種幫派組織形成之前,我們要先從根源性的問題著手,其遊民的大量增多,以及資本主義的出現,再加上當時動亂的中國,會黨慢慢形成規模,但不同時期的性質是不同的,下面我們一一道來。
東北青幫訪日代表團
遊民和會黨
近代以來,遊民的增長速度較以往更加迅猛。究其原因主要由自然、社會兩大因素造成。在自然方面,水災、旱災等災害頻繁發生,加之大範圍的饑荒和瘟疫,導致人口銳減和大批流亡。如在1876年至1878年間,華北地區的山西、河南、山東、直隸、陝西等省爆發了一場特大災荒,史稱“丁戊奇荒”,許多人餓死,慘至“人吃人”,近兩千萬人流離失所。其中山東農民為躲避荒災,紛紛攜眷乘船前往關東地區謀生,駛達牛莊的人數一日即達八千餘名。在社會方面,土地高度集中,人口與耕地的矛盾日趨激化,加之兵荒馬亂的滋擾,大批農民失去土地,無以為生,而被迫四處流浪。咸豐、同治年間,貧苦民眾“無末業可治,散而遊幕,去而僧道,隸為胥役,投為奴僕,流為地棍鹽徒,每省不下二十餘萬人”20。同時,如前所述,在資本主義的滌盪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迅速解體,傳統手工業受到沉重打擊,數千萬家庭手工業者失業或破產,迫於生計而不得不背井離鄉,另謀出路。
逃離家鄉,流亡他方
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遊民在空間和職業上的流向對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影響至深。在空間流向上,遊民迫於人口壓力,主要向東北、內蒙古、西南、臺灣等邊疆地區及海外擴散,在當地的經濟開發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在職業流向上,遊民的選擇多種多樣。一部分人自發地湧入各大市鎮,主要謀生於山林礦區、店鋪作坊、工商城鎮和交通運輸線,從事極不穩定的粗賤職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近代工商業和城市近代化的發展。另一部分人則淪為乞丐、娼妓、盜匪、相士等,加速近代社會的動盪不安。
因水災逃亡的難民
19世紀中後期,在錯綜複雜的社會流動中,遊民的貧困化、無組織性及地域上的頻繁遷徙,既催化了會黨的滋生,又推動了會黨勢力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流動。民間秘密會黨多以互濟互助、防暴自衛為基本宗旨,在“歃血盟誓,焚表結拜弟兄”的形式下結社拜會,並以傳統倫理道德中的忠義思想為紐帶,維繫內部團結。這符合廣大遊民群體的生存與心理需求,為會黨的發展與壯大提供了一個廣泛而深厚的社會基礎。近代會黨參與人數眾多,社會成分複雜多樣,其中尤以遊民為主,大致包括破產農民、城鄉僱傭勞動者、礦工、流氓無產者、縴夫水手、破產的小手工業者、個體商販、散兵遊勇、民間藝人、叫花乞丐、江湖郎中、測字算命者等。這一群體大多遊離於士農工商之外,處於失業或半失業狀態,在行動和生存手段上具有盲目性、寄生性和非法性。
會黨
明末清初,由於政治動盪不安,戰爭連年不斷及清軍入關後所採取的剃髮、圈地等一系列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加之遊民與移民社會流動的加劇,廣大下層民眾(其中包括一部分明朝遺老和明室後裔)或為了生存的需要,開始以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的忠義思想為紐帶,採取“歃血盟誓,焚表結拜”的方式結盟拜會,互助互濟,防暴自衛;或打出“反清復明”的旗幟,掀起反清起事(青幫例外)。這些結社組織形式較為原始,且沒有正式的會名,尚屬會黨的雛形。雍正、乾隆年間,異姓結拜組織向秘密會黨加速轉化,出現了一批“立有會名”的早期會黨組織,例如父母會、一錢會、抬天會、小刀會等。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僧人提喜(俗名鄭開)在福建創立天地會,標誌著清代會黨進入成熟時期。由於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會黨在具體活動中往往帶有盲目性和破壞性。
作為一股強大的社會勢力,近代會黨在空間分佈上幾乎遍及全國各地、其中以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西、廣東、福建、臺灣等省最為活躍。在整體規模上,會黨數量龐大且名目繁多,彼此間相互滲透、融合。據統計,僅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記載的清代秘密社會已達二百一十五種,再加上地方誌和其他文書的相關記載,估計不會少於三百至四百種。30具體而言,主要句括天地會、哥老會、白蓮教、青幫、青蓮教、洪幫、一貫道、同善社、大刀會、三合會、在理會等諸多名目,其中尤以天地會、哥老會、青幫影響最大。
青幫三大亨
天地會也稱洪門,創立於1761年,是清代南方地區一大民間秘密會社。初創之時,本為下層勞動者互助性秘密團體,後因屢遭鎮壓,反清色彩日益濃厚。嘉慶以後明確提出“興明絕清”“反清復明”的口號。嘉慶、道光年間,為躲避清政府的搜捕及便於吸收會眾,各天地會組織不斷變換名稱,成為擁有數十種名目的秘密會社組織,其中屬於天地會且具有代表性的會黨組織主要有雙刀會隆興會、關爺會、添弟會、三合會、小刀會、齋公會等。隨著會黨數量的逐步增多,天地會在地域上廣為蔓延,從早期的福建南部漳州地區逐漸遍及福建、廣東兩省,進而擴充至江西、廣西、雲南、貴州、湖南等地。這一時期,天地會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傳會制度和組織形式,確立了大體相同或相似的結盟儀式、隱語暗號、詩詞歌訣等,為其發展與壯大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哥老會是19世紀後期繼天地會後崛起於長江地區的一大幫會組織。前身為起源於乾隆初年的四川國嚕會。嘉慶、道光年間,與天地會、白蓮教、青蓮教等秘密會社相互融合、滲透,逐漸形成了哥老會的組織名目。哥老會在咸豐時期已相當興盛,主要活躍於陝西南部、湘鄂西、貴州、雲南等地,並逐漸滲透至軍營。同治初年,湘軍受哥老會影響,“各營相習成風,互為羽翼,抗官、譁餉皆由於此,實乏禁遏之良法”。天京陷落後,湘軍陸續被裁撤,總數達十餘萬人。大批的散兵遊勇聯合當地遊民,結盟立會,蜂擁而入哥老會。哥老會勢力因此迅速膨脹,由長江中上游擴充至兩湖、上海的城鄉之間。
天地會
青幫形成於咸豐時期,主要由羅教水手行幫和青皮黨演化而來,是近代中國一大秘密會社。道光、咸豐年間,海運興起後,內河漕運趨於衰亡,造成江浙一帶的水手縴夫大批失業。數以萬計的水手縴夫聚集在兩淮鹽場,與長期活躍在長江、兩淮地區的私鹽販青皮黨相結合,形成青幫。幫會名目繁多,諸如“安清道友”“安清幫”“清門”等;內部成員十分龐雜,主要分為巢湖幫、流氓光蛋、糧幫三種;社會成分也日益複雜化,包括腳伕、纖手、船戶、肩販、流氓無產者、遊勇等。為嚴格控制幫會組織,青幫制定了幫規、禁律、家法等各十條,尤其強調縱向的師徒關係,並透過字輩來確定成員間的輩分大小,從中衍生出上下的等級關係。在一些不法鹽商的利用下,青幫主要從事武裝販賣私鹽的活動。
天地會
鴉片戰爭以來,全國範圍內的武裝抗爭綿延不斷,會黨則在其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1846年至1855年,民眾的反抗活動達九百三十餘次,其中多數由秘密會黨組織發起。以湖南為例,咸豐時期天地會、青蓮教等會黨發動的較大規模的武裝抗爭已達五十六起。1864年至1894年間,由哥老會發起的大規模抗爭事件就達六十餘起,幾乎遍佈湖南全境。19世紀中後期,會黨組織和參與的武裝抗爭多種多樣,既有政治意義較為濃厚、目標綱領尚不明確的反清起事和反教會特權抗爭,如咸豐年間的上海小刀會起事、閩南小刀會起事、廣西大成國起事及九龍山事件、長江教案、大足教案等;同時又有富含俠盜色彩的劫富濟貧活動。除此之外,會黨作為一種脫離社會生產的盲目力量,滋事擾民的土匪行為更是屢見不鮮。會內成員從事搶劫商旅、綁架勒索、走私販毒、打單等活動。如安清道友(又稱安清會)在同治年間“把持村市”,佔據沿河碼頭,“騷擾商旅,搶奪民財,近更加以各處土匪附和,窩主容留,結黨盈萬,散佈愈多”。會黨由此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的病態反映,對社會環境及其穩定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