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大家都知道,科舉制度在我們中國歷史上來說是選官制度上的一次革新,從隋朝開始建立的,到了唐朝已經發展完善,一直到後來科舉都成了選拔人才最重要的方式,就在唐高祖時期開始到光緒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 光文狀元在科舉歷史上都出現了592名。而且還要明白的一點就是,每一年去參加科舉的人都數不勝數,數量根本沒有辦法計算的,而狀元更是不到六百人,也能看得出來科舉有多難了,比我們現在的高考還要難吧。

還有一方面就是,在武則天開創了殿試之後,到最後狀元的評定都得由皇帝親自來考察,要是沒有真才實學要吸引皇帝的注意還是很難得,因此有的考生就希望另類的方法來讓皇帝刮目相看,就比如康熙年間的這個考生,他就在科舉考試的殿試當中,雖然說他才華很出眾,而且見解方面也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不過讓康熙最後選為狀元,還是因為他去金殿之上的時候居然帶了36個饅頭,這個考生就叫李蟠,是江蘇徐州人,康熙三十六年的狀元。

在清朝的時候,殿試就是讓皇帝給排個名,所以能夠從那麼多人當中走到金殿,絕對不是一般人的,當時清朝殿試的時間比較長,可能需要一天,而怕考生因為飢餓就影響了發揮,於是就允許讓考生自帶乾糧到殿堂之上,而李蟠因為家裡窮,並不能像其他考生一樣帶那些好吃的甜點,所以他就決定背個麻袋進宮,這個麻袋裡沒有裝任何東西,只裝了36個饅頭。

當時從侍衛到考官然後到考生,看到李蟠帶著麻袋都十分的驚訝,這在之前的科舉考試當中都是沒有出現過的舉動,這太誇張了,而且形象也不好,可是考場也沒規定帶多少糧食,所以李蟠的這個舉動也沒有辦法攔住他,只好讓他把饅頭帶了進去,這樣既省錢,還能讓考官對他注意,也可以說是很厲害的舉動了。

就在答卷發下後,他就迅速開始寫,可是他雖然寫的字跡很是工整,但速度卻很滿,當時很多考生都交卷,他還慢悠悠的吃著饅頭寫,到了黃昏,還沒答完卷,當時宮門都要落了,康熙也忙完了朝政之事,來到了這裡看一下考生的情況,看到殿堂只有李蟠一個人在寫著,很生氣,以為是考官放後門抓你們幫他,但是當看到李蟠的試卷,讓他驚訝了,不管是在政治方面還是軍事方面,他所答的見解都很獨特,很符合當下的實際,所以康熙對他刮目相看,特別期待他寫完之後的結果。

終於答完了,康熙很是滿意,欽點他為狀元,還授翰林院修撰,後來又知道他帶饅頭的事情,更加笑著說他是餑餑狀元,可是在李蟠當上官之後卻不怎麼如意,就在因為主持鄉試不成功,又加上《通天榜傳奇》這個事情,被髮配充軍,後來康熙又免了他的罪責,讓他回到老家,當後來康熙再次想用他的時候,他也沒了做官的心思,就這樣拒絕了。

後來李蟠在老家不問朝中之事,直到雍正六年的時候去世,享年74歲。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為什麼愛因斯坦如此聰明,他的兩個孩子卻是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