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是大清王朝的創始人,關於皇太極的死亡之謎在史學界頗有爭論,有關的清代官修史書幾乎都記載說皇太極死時是“無疾而終”。皇太極從小身體很好,中年以後身體發福,有些偏胖。官方史書從未記載過他有任何病史。那麼,為什麼後人會將皇太極的暴死演繹成一起香豔離奇的謀殺事件呢?
後世野史說皇太極是被多爾袞或多爾袞與莊妃合謀害死的,金大俠的《碧血劍》中更是活靈活現地寫到,是袁承志親眼見到皇太極趕到莊妃的寢宮,被正在和莊妃幽會來不及逃走的多爾袞行刺而死。憑什麼這樣說呢?不過是因為“大妃阿巴亥之死”、“孝莊下嫁多爾袞”兩件謎案。
大妃阿巴亥是否是被皇太極逼死的,我們在之前已經講過了。那麼,“孝莊下嫁多爾袞”就更不足以作為兩人謀害皇太極的理由了。皇太極死時,順治年幼,皇太極的幾個兄弟手握兵權對皇位虎視眈眈。孝莊皇后為了保全順治的皇位下嫁給實力最強的多爾袞,並封多爾袞為攝政王。得到多爾袞的幫助後,順治的皇位得到了保證,順利成為第一個入關進京登上帝位的滿清皇帝。而多爾袞一直到死時,都沒有對皇位產生不軌的念頭,可以說孝莊皇后的下嫁功不可沒。可見,皇太極是被多爾袞或多爾袞與莊妃合謀害死的傳說是毫無根據的。
皇太極真正的死因很可能是“痰疾”從崇德五年開始,清史的記載中屢次出現“聖躬違和”或“聖躬不豫”的字樣。崇德五年農曆七月二十七日,皇太極第一次“聖躬違和”,到安山(今鞍山)溫泉療養。
崇德六年農曆八月,松山大戰前夕,明十三萬大軍來勢洶洶,前線告急。皇太極調集各路人馬,決定親自前往前線坐鎮指揮。本來定於農曆八月十一日出發,不巧他患上鼻衄(即鼻出血),血流不止,不得不將出發的日期一拖再拖。八月十四日,出血仍未緩解,而前線軍情告急。皇太極抱病出徵,一路急行,三天後,病情才有好轉。
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農曆十月二十日,“聖躬違和,肆大赦。凡重闢及械繫人犯,俱令集大清門外,悉予寬釋。”顯然皇太極這次病得相當重,不但用大赦的方式上向天祈求康復,而且都察院的官員們還上疏建議:皇上不必事必躬親,可讓各旗、六部諸大臣處理一些日常事務,至軍國大事再向皇太極奏聞,以減輕政事活動,得以靜心休養。
明顯感覺力不從心的皇太極不得不同意了這份奏疏的建議,決定以後的政事由和碩鄭親王代善、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和碩肅親王豪格、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合議處理。這是一次重大的行政體制的變革。通過這次變革,皇太極基本上交出了處理日常行政事務的大權。這證明他確實病得不輕,或者是宸妃的死,促使他重新掂量生命中的輕與重。當明白死亡正在逼近之時,對生命的依戀之情就會油然而生。
同年農曆十二月,皇太極率眾往葉赫出獵,到達一個叫開庫爾的地方時,因“聖躬違和”,只得住在那裡。隨同前往的諸王、貝勒、大臣都請求停止行獵返回盛京,但皇太極因為此行沒有收穫,不願空手而歸。就在大家左右為難的時候,年僅五歲的皇九子福臨射中一狍,當年一箭可射穿兩黃羊的皇太極見狀,心中大喜,這才與眾人啟駕還宮。
崇德八年正月初一,因皇太極“聖躬違和”,免群臣的新春朝賀禮。命令和碩親王以下副都統以上諸人前往堂子,代替自己向上天和歷代祖先行禮祈禱。農曆三月十七日,因“聖躬違和”大赦,死刑犯以下的人都得到了赦免。
農曆四月初一日,“聖躬違和”,連續兩天向盛京城及境內各地的寺廟禱告,施白金。農曆四月初六日,皇太極遣人至李氏北韓世子館中,要求北韓方面進貢一種名為竹瀝的藥材,並且選派名醫前來會診。而據李氏北韓方面的史書記載,皇太極所遣傳諭詔令的人曾經告訴李朝世子說皇太極患有風眩之病。
竹瀝是竹子中的汁液,入藥可鎮咳,祛痰。從崇德七年開始,明清處於最後爭奪的關鍵時期,事務繁多,皇太極夙興夜寐,宵衣旰食,加逢喪妃之痛,難免痰火上升而頭暈目眩,病情加重。如果李氏北韓方面的史書記載無誤的話,那麼皇太極很可能死於“痰疾”。
崇德八年開始,“聖躬違和”的次數越來越頻繁,這說明皇太極的病連續發作。但是從四月開始,這種情況似乎得到了緩解,皇太極的身體狀況相對平穩,所以官方史書才會有“無疾而終”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