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殘破而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因蜿蜒而影射著古老國度。
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為了抵禦遊牧民族而修建的防禦工事,這一雄偉的人文建築始於戰國,在清王朝時期仍然發揮著軍事作用,見證了華夏民族各個封建王朝的興衰和交替。今天,隨著社會形勢的變遷與和平時期的到來,長城已然成為了風景名勝和國人的精神象徵,不再承擔軍事任務。
上圖——雄偉的萬里長城
一個無法忽略的事實是,在漢朝時期,也就是漢匈戰爭進入最高潮的階段,長城雖然為抵抗遊牧民族的入侵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其也基本上將草原上本來"邦國制"的鬆散遊牧民族無可奈何的繫結成了一個整體,這就是強大的匈奴政權出現的根本原因。
一、長城在禦敵的同時也封鎖了遊牧部落的經濟其實遊牧民族生存初期的第一敵人,是殘酷的自然,而並非其他政權。他們需要在嚴寒、沙暴、乾旱、缺水、風雪頻發,自然資源有限的殘酷環境中生存下:
居於北蠻。
上圖——草原風光
這也使得他們養成了不計成本和後果,想盡一切辦法攫取各種資源的生存方式,至於華夏民族看重的禮儀、道德、原則,比起他們對生存的渴望不值一提。
反觀遊牧民族南方的鄰居,華夏邊境地區的百姓雖然在生產力上和中原最富饒的地區無法相提並論,但是他們從屬於一個政權,內部可以進行高效的物資互動,通俗易懂地說就是邊民們可以輕易買到各種必需的生活資源,比如鹽、鐵、木、布。
上圖——大漠古城
這些物資對於人類來說,是滿足其衣食住行的基礎資源,遊牧民族同極其迫切地渴望這些資源。起初,雙方也有基礎貿易,交換彼此的需要,比如遊牧民族用畜牧業相關產品以較大差價交換邊民手中常見的物資,比如用但大量的肉交換少量的鹽,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待這種行為,我們也會覺得這種貿易行為嚴重不對等,可是對遊牧民族來說這卻是無可奈何的選擇了。
草原上出產的物資遠遠滿足不了大規模貿易的需求,所以只能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所以在雙方的貿易過程中,定價權掌握在華夏民族手中,對華夏民族來說,自身始終要處於貿易的上游,透過高溢價蠶食對手的資源和生產紅利。
饒是如此,雙方圍繞著邊境地區開展貿易也十分有限,商人是追逐利益的,他們認為這種交易的風險比較大,所以長此以往,這種貿易便逐漸走向衰敗。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商隊舟車勞頓運到邊區一些商品,但是市場規模有限,還得承擔對方違約的風險,這種交易或許還不如在中原地區進行,於是越來越多的商人會放棄邊境貿易。
因此,遊牧民族為了獲取必需資源就開始劫掠,這種侵略行為立即同時得罪了邊民和統治者,令貿易重啟遙遙無期。
上圖——匈奴人形象
起初,遊牧民族神出鬼沒的劫掠還能起到作用,但是長城被修建後,馬的腳力優勢被限制,遊牧民族難以有效組織起對中原的騷擾,對遊牧民族的經濟封鎖實際上就已經開始了。即使雙方處在和平期,只要中原政權不鬆口,遊牧民族仍然不能南下貿易。
二、經濟封鎖帶來的惡果是什麼按理說草原民族的百姓能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生存,身體素質一定比較彪悍,適應力強,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那麼,既然祖祖輩輩靠著草原上現有的資源便能延續下來,為什麼到了後來反而要高度依賴中原地區的資源了呢?
其實,並不是自然選擇發生了變化,而是社會選擇出現了新的形勢。
上圖——戰國時期有許多遊牧部落
遊牧民族的科技、文化、社會生產力等方面雖然不比中原,但是隨著其一代代人積累了足夠的生活經驗並且做到了口傳心授後,即使因為缺乏文字導致某些經驗被遺漏,我們也不能否認,他們的社會生產力確實提高了,這也是人類持續生存和延續帶來的必然結果之一。
隨之而來,人口數量提升,嬰幼兒存活率提高,百姓的生育意願增加,各個部落的人口在沒有極端情況(滅據全族的天災、屠殺等)下都是增加的。
在這個人口擴張的過程中,各部落之前的領土無法滿足生存需求,勢必向外延伸,而這種行為必然導致不同的部落之間發生摩擦,於是遊牧民族內部的戰爭出現了,不過這種程度的戰爭規模有限,還不足以使其形成大型政權。當參戰雙方或者多方覺得自己的回報不足以覆蓋付出時,便會立即停止戰爭,重新轉回到自我發展的模式,對手也不願意消耗資源對其趕盡殺絕:
各分散居谿谷,自有君長,往往而聚者百有餘戎,然莫能相一。
上圖——匈奴人使用的箭頭
為了同時滿足擴張和生存的需求,,各個部落都要將精力放在提高規模和打造軍事力量上,核心在於保證人口數量,可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為了達到提高人口的目的,社會生產力也要水漲船高,在自身的生產力無法達到要求時,就需要引入能迅速提高生活和生產效率的先進物資,也就是中原地區的先進生產工具和生活資源。
本來貿易可以一定程度上滿足這種需求,然而長城對遊牧民族的經濟封鎖作用為華夏民族帶來了副作用,那就是對手開始重新思考戰爭的目的,為後來的匈奴實現草原大一統埋下了伏筆。
三、對中原地區物資的渴望倒逼遊牧民族抱團取暖在不斷地思考下,也得益於一代雄主冒頓單于的橫空出世,遊牧民族們在漢朝初年翻開了兩大文明衝突的新篇章,那就是組成軍事集團抱團取暖,這種手段確實起到了有效突破長城防線的作用。這點我們可以用漢匈第一戰,白登之圍來舉例說明。
上圖——冒頓單于像
首先,長城並非傳統意義的堅固防禦工事,其存在目的是阻擋遊牧民族的騎兵突擊,瞭解敵軍規模,繼而或藏匿,或組織有效防守,如果數量巨大的部隊想要越過長城,那麼華夏民族依託長城建立的防禦工事便會失去作用。
其次,如果長城被突破,那麼短時間內中原政權很難集結數量相似的部隊。眾所周知,中原政權最看重的地區往往在中原一帶,隨著秦朝完成大一統,政治中心逐漸向長安考慮,像洛陽、滎陽一帶也是重點佈防區域,以此來拱衛全國的防衛體系。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只要匈奴突破長城防線進了中原,那麼其以劫掠為主的戰略目的便會全部達到。
白登之圍就是如此,戰前,高祖對敵人瞭解較少,雖然境內已經出現了邊境將領和匈奴的勾結行為,但是他也沒有耗費大量精力安插間諜,所以對於匈奴大規模集結行為基本不知情。假如當年他的老對手西楚在集結,那麼高祖肯定膽戰心驚,努力應對,這也使得其在白登之圍前先失一著。
上圖——白登之圍
隨後,漢朝的第太原防線被輕鬆突破,匈奴長驅直入,周邊郡縣完全失守,這個時候資訊終於傳到了高祖手上。
接下來漢軍反打,用幾天時間終於完成大軍集結,開始向北方進發。由於匈奴無力占城防守,再加上有設伏的想法,所以讓出了太原通道,在白登山和漢軍發生了激烈衝突。在這個過程中,漢軍向我們證明了自身的戰鬥力是非常強大的。
然而這個結果卻並不重要,因為匈奴不在乎政治成本,他們最渴望的是在有限時間內儘可能多地掠奪資源並帶回自己的領地,只不過攻下太原後士氣正盛,於是打算和漢軍硬碰硬,去賭是否有意外收穫,當他們發現連個白登山都攻不下且對方援軍正在趕來時,仍然能攜帶物資心滿意足地迴歸,這也說明他們的抱團取暖達到了目的。
上圖——匈奴權力結構示意圖
四、結語其實在戰國時,像北方的秦國、趙國、燕國都是遊牧民族的鄰居,由於這些國家間不停地發生戰爭,所以他們也寄希望於這些遊牧民族能成為自己的盟友,透過賄賂讓其成為自己的助力,這種思想其實就是遠交近攻的另一種實現方式。
在這一階段,這些遊牧民族活得比較滋潤,因為他們的貿易對手多,這也說明了在政治上,沒有絕對的敵人,只有絕對的利益。可是當秦始皇前無古人地完成大一統後,草原民族突然發現自己被一條縱橫萬里的長城隔絕於中原之外,自身的經濟也被封鎖了,一個強大的大一統王朝對自己的生存造成了巨大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面對突如其來的這麼大體量的唯一對手,無論是對武力的要求,還是對貿易的要求,都使得草原各部落也需要變成一個體量超級龐大的民族,才能有資格和對方在談判桌上平心氣和地交流。所以從這點上看,長城的存在,其實對遊牧民族形態進化也帶來了巨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