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上一篇講到,神秘的汪古部在鐵木真即將戰勝最後一個強大部落乃蠻部時橫空出現。事實上這個汪古部有著悠久的歷史,他們曾經自稱是“沙陀雁門節度使之後”,可見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末年,但之前一直默默無聞,之所以在此時突然引起歷史關注,我認為並不是因為他們的首領關鍵時刻作了一個正確的政治選擇題:沒有跟與他們有淵源的乃蠻部結盟,而是站在了鐵木真這邊。而是因為毒蛇認為這個汪古部藏著太多秘密,很可能他們身上有真正解開蒙古從崛起到西征和南征的邏輯,而之前的歷史研究者對汪古部的關注度是非常不夠的。

事實上,汪古部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他們很可能暗藏著解開整個蒙古草原成功征服世界的秘密。

過去,絕大多數歷史學者和史書都把蒙古崛起並西征東討看成是一次次的復仇之戰,然而毒蛇認為這是有偏差的。成吉思汗鐵木真雖然一生都在復仇,但他也一生都在原諒他的敵人,草原人信仰的騰格里思想整體上還是非常寬闊大度的,就跟當下仍然可以感受到蒙古人身上那種心胸寬廣、熱情好客。還有關鍵的一點,他們最大的仇人是金朝,要報仇也是先對近在咫尺的金吧?為何要先去攻打騎馬都要幾個月才能到達的花喇子模?

我認為,鐵木真最初統一蒙古各部時,可能只是使命感和個人野心以及自古以來所有遊牧征服者的共同特點決定的:即適者生存的草原法則決定一切。但統一蒙古各部後,邏輯變了,他成為了整個草原的汗,使命已經完全變成了這塊土地的治理者,為這塊土地上的子民謀發展變成了他新的目標,所以當消滅乃蠻後,鐵木真讓乃蠻人掌印官回鶻人塔塔統阿教授太子、諸王書寫蒙古語。蒙古人從此便用畏兀兒字母書寫蒙古語。1206年,他又讓人頒佈了《成吉思汗法典》,制定了以兩權制約為基礎的判例法制度、強制教育制度、誠信信用制度、宗教信仰自由制度、普法制度、驛站制度等一系列社會管理制度。你們看,這跟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之類的政策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

問題來了,鐵木真已經當上了成吉思汗,女人也不缺了,財富也不缺了,心思也都用在治理“國家”了,他為啥還要西征?真的只是復仇之戰?

毒蛇從高中到現在,關於蒙古崛起並西征的歷史研讀了無數次,今天才終於敢說:西征的最關鍵的邏輯是為了商貿,為了控制絲綢之路。

西征的導火索是正是商人,1215年,成吉思汗派出450人的商隊,帶領500頭駱駝和大批金銀財寶前往花剌子模,準備兩國結成通商貿易同盟。至訛答剌城時,該城的總督見財起意,把商隊的人全部都殺了。成吉思汗此時仍然想和平解決,繼續派使者去交涉。

而《蒙古秘史》上也清清楚楚寫著,鐵木真並不想攻打花剌子模,成吉思汗時期的花剌子模包括今天的伊朗,以色列,伊拉克,土庫曼,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塔吉克,烏茲別克,妥妥的大國,而蒙古的身後還有另一個強大的宿敵金朝,地圖上可以看到,金人如果進攻蒙古,距離非常近,只要出長城即可,不會超過一天時間,但蒙古去攻花剌子模,按目前世界賽馬平地記錄53秒/公里計算,馬不吃不喝也得一個月才能到達,中間還隔著一個並不弱小的西遼。

為何最終下定決心打呢?其實就是為了商貿,為了錢,為了生存發展,因為這是維持蒙古草原生計必須保證的通道!絲綢之路自古以來本就是全世界任何一個強權都想控制的一條路,從漢朝以來,匈奴人、吐蕃人、突厥人、契丹人、波斯人、党項人、高昌人、回鶻人……當然,蒙古人天性中認為使者受辱不能忍受,但是回想一下,金朝還把他們祖先釘死在木驢上呢,這類奇恥大辱一直伴隨著鐵木真的成長史。所以報仇只是藉口,為了草原的生存發展,絲綢之路是必須確保的。想想看,北宋關閉跟西夏的邊貿,西夏人連鹽都吃不上,邏輯是一樣的。軍事永遠是為了政治服務的,而經濟基礎決定了一切政治。何況,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本身就是靠天吃飯,又不像農耕民族可以自給自足!

那這跟汪古部有何關係呢?其實,汪古部正是蒙古絲綢之路的關鍵一環,本身他們的地理位置就極為特殊,在宋、金、蒙古、西夏四個強權的交界處,後期汪古部的都城趙王城是草原上僅次於元上都的最繁華城市。這也是近年來考古發現,汪古部為何是草原上具有國際化特徵的原因。他們地位特殊,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歷代的聯姻物件,更重要的是,他們本身文化、語言、宗教等各方面早就是整個草原上最適合進行商貿的部落。

毒蛇認為,汪古部身上藏著三大謎團:第一,宗教之謎,汪古部信仰的景教,可以認為是最早在唐朝就傳入中國的一個基督教派,可是為何身份顯赫的汪古人最終既沒有傳播景教,也沒有象蒙古其它部選擇藏傳佛教,而是最終改信了伊斯蘭教?第二,汪古部在絲綢之路上發揮了什麼作用?第三,汪古部在西征時發揮了什麼作用?

本篇先講第一個謎。景教對於汪古,對於蒙古的意義。

唐朝官府認可的異教有“三夷教”,即祆教、景教和明教(摩尼教)。景教其實是在東羅馬因被視為異端而備受打擊,而薩珊波斯加以發展利用後,透過突厥人傳入中原到了10世紀初葉,伊斯蘭教的喀喇汗國崛起,伊斯蘭教在塔里木盆地周邊地區迅速傳播,他們主要的敵人是信仰佛教的于闐國和龜茲國。而當時蒙古草原被契丹人建立的遼國統治,這裡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回鶻餘部。也正是這些人由於語言和宗教方面的便利,控制了“草原絲綢之路”,進行貿易活動。乃蠻、汪古正是回鶻餘部裡面的貴族甚至王族,受地理位置限制,真正能將草原絲綢之路跟金和南宋聯結起來的只有汪古。

遼金易代的戰爭當中,漠北諸部未能被金人全部爭取過來,甚至不少人還跟著耶律大石去西遼了。當然,金人的興趣點完全被世界首富南宋吸引住了,他們不便對於草原各部沒興趣,只想控制塔塔兒或克烈部當偽軍來管理漠北,甚至修了一道長城將他們隔絕開來,而替金人守長城的正是汪古部。所以汪古長期都在悶聲發大財。有了財富,他們自然也是文化昌明發達,所以眼光也非常準,每次做選擇題都做對了,先後投靠遼、金和蒙古,保住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

鐵木真早年跟隨王汗征戰,但他本人卻沒有受洗成為基督徒,他的乞顏部主要依賴大薩滿蒙力克的力量統合人心,由於這裡文化落後,民智末開,所以薩滿其實更加適合初期發展。當他統一蒙古各部時,絲綢之路的終點各基督教國家,都在跟伊斯蘭各國相互攻戰。他們聽說東方有個“祭司王約翰”在攻打伊斯蘭勢力都非常興奮。其實一直到旭烈兀西征時,大軍的主力,還是信奉基督教的汪古人、乃蠻人、亞美尼亞人與阿速人。他的大軍中帶有流動教堂。

雖然西征一度打到過德國波蘭境內,但真正西征的穩固控制地其實正是敘利亞,汪古人算是找到了自己真正文化上的根了。

問題來了,為何最終西征建立的各國都信伊斯蘭教了呢?尤其是朮赤系的欽察汗國,最是改變宗教信仰。到了1295年,伊兒汗國,改宗了伊斯蘭教。

看一下馬可波羅回到威尼斯的路線就能大概明白,他先走海路到伊爾汗國,再由陸路抵達小亞細亞地區,然後跨越地中海回到威尼斯。證明蒙元時代陸路、海路與歐亞各地暢通,商業很繁榮。但仔細分析,海路,是穆斯林群體實際控制,陸路,已經“突厥化”的蒙古諸汗國,全被穆斯林商人所壟斷。

綜上表明,最終勝出的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顯然,這再次證明了,絲綢之路上,誰能搞錢,誰就勝出。錢多的那一方始終也建立了強大的軍事力量和文化宗教力量。

鐵木真在即將統一草原前夕,錢多、文化發達、經濟強盛的汪古部的投靠,自然大大增強了蒙古的軟實力。而汪古部透過交易也得到了高於蒙古諸部的地位。繼續他們的絲綢之路。西征時,他們的一支留在了祖先曾經居住過的地方,哈薩克大草原。(待續)

5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秦始皇統一的六國分別是什麼地方?秦始皇把齊楚燕韓趙魏六國設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