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鴉片戰爭前夕,英國人眼裡的大清帝國究竟是怎樣的?中國清朝雖然一度忽視了世界,但是世界一直沒有忘記中國,在鴉片戰爭前夕,清朝一直是西方觀察者們研究的物件。而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看看鴉片戰爭前夕,《廣州紀事報》,《廣州新聞報》,《新加坡自由報》,《中華叢論》等報刊上英國人對中國的描述來獲知。

清國的對外瞭解程度

《澳門新聞紙》的手稿,林則徐組織人翻譯的西洋報刊彙編的書籍

在和中國周邊國家的接觸中,英國人發現在日本雖然有德川幕府的鎖國行為,但是幕府高層每年會透過荷蘭人和幾個有限的外貿口岸瞭解歐美世界的最新動態;在安南政府每年會搭救那些漂流到歐洲殖民地的國人,從他們那裡瞭解列強的最新訊息;而在緬甸和暹羅,這些國家中總有幾個賢人擁有世界地圖乃至百科全書,供他們研究西方國家的情況。

英國人承認在安南,琉球,日本,暹羅還有呂宋等一圈周邊國家中,中國的原生文化文明程度最高,實力最為強大,但是中國人對於國際貿易的基本原則,世界上發生了哪些事情缺乏興趣,就像歐洲人對中非部落間的戰爭那樣提不起興趣。只要願意收集資訊,中國人就可以找到足夠多的關於西方國家的知識,但是很遺憾,當時中國人對於西方的瞭解,呈現出十分極端的狀態:一方面是以水手,通事還有洋行買辦為代表的實幹者,這些人能夠與西方人溝通,但僅限於貿易層面的往來;而很多廣府高官仍舊以排外,鄙視外國人為榮。

當然林則徐則代表了另外一個極端:他手下有一幫翻譯和通事,能夠幫他從各個渠道收集到關於西方人的情報,而且林則徐還斥重金購買西方歷史軍事地理類的書籍,然後讓翻譯們將其整理成冊,以供他和朝廷用作參考,而且很多和他有密切接觸的西方人,都被他詢問過這種關於世界政治和地理的問題。但林則徐這樣的官僚中就屬於絕對的少數了。

在1839年11月16日《澳門新聞紙》轉引的一則新聞中,英國人深刻的指出當時中國官府的問題:貌似威嚴不可侵犯,但是實際上辦事效率並不高,而且習慣性迴避所有容易招致衝突和戰爭的事務。在這個容易層層向下責備的體系中,犯下小錯意味著萬劫不復的貶官和被人陷害,所以敢於做事敢於擔責者極少,相比之下,可敬而且辦事效率極高的林則徐總督,就顯得更加難得。

文明歷程

1839年12月14日的《澳門新聞紙》中,英國人向英語世界的讀者介紹了中國文明的特色。在這篇文章中,英國人認為中國文明的特點是歷史悠久,但是文明發展卻顯得十分靜態。幾乎和孔子是同時代的梭倫和萊庫古等人都曾為自己的文明講說大道,訂立基本準則,但是希臘世界到了19世紀已經物是人非,而在中國古文明已經十分昌盛的時代,中歐和西北歐世界還是一片蠻荒。

雖然中國曆經了蒙古征服和明清換代,但是入侵者總是會被中國的文化和制度所同化,這一句林則徐的翻譯們做了精確轉述:“(北族)勝中國以力,而中國反勝之以文。”而且中國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可以說是亙古不變,整個文明發展呈現出靜態的特徵;在改朝換代時底層的普通百姓會遭受巨大的痛苦,但是一旦戰亂平息,他們換了新主人,之前的生活模式就會延續,所以英國人認為一旦對華開戰,只要分清楚百姓和官府的關係,不要驚擾百姓,就只用和官府與軍隊作戰。雖然法律和政治制度的穩定性和一致性充滿了東方主義的刻板印象,但是中國文化的一些基本性元素:表意性質的漢字系統,對北方的邊防,家國同構,聖人之教,外儒內法,確實是延續了千年而依舊存在。

那麼為什麼中國文明的發展可以如此穩定呢?英國人推測可能是因為過早演化出了比較精巧的科層政府,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溫和而馴服的天性,可能是農耕的生產方式帶來了穩定的生活方式,可能是因為中國封閉而穩定的地理環境限制了外來因素對本土的刺激,還有可能是統治者對於創新的警惕和恐懼,還有嚴守中國人和蠻族的民族界限,都可能是導致這種穩定性的重要原因;而滿洲征服又給這片土地套上了新的枷鎖,《大清律例》的統治原則就是恐怖和瑣碎,整套官僚體系的存在就是配合法律對人民實行恐怖統治。由於普通人大多時候忙於應付沉重的賦稅和官府繁瑣的條律,所以他們基本上沒有時間多想,或者呈現出營養良好的身體狀況,更不提用這些人能組織起能征善戰的軍隊了。

軍事力量

1839年11月16日的《廣州紀事報》上的一篇文章,深刻討論了英國人眼裡的中國軍隊和軍事制度。在軍事方面,英國國內一直有一種錯誤印象,那就是中國清朝至少有360000000人口,而且他們強壯而愛國,中國天然的被大海,沙漠環抱,而且中國軍隊還分為滿洲八旗,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還有大量可調動的土司和少數民族王公的軍兵,在這樣的戰場上作戰實在是自討苦吃。但是在歷史上一些韃靼劫掠者或者可以成功的劫掠內地,或者可以在這裡建立國家就是證明:其實清朝皇帝的首要目的是維持政權的穩定,而不是蓄養一支強大善戰,訓練有素,甚至他自己都無法控制的軍隊,所以中國人更喜歡用軟化,收買,賄賂狄酋,或者直接招募小隊的外族僱傭軍保衛邊疆。也為了防止武將造反,所以在近世中國有重文墨,輕武勇的傳統,讓文官領兵的傳統,英國人甚至指出,欽差林則徐就是文人領兵的典型案例。而且英國人還從之前倭寇犯華的例子,總結出由於封建王朝本質上和民眾是敵對和壓榨的關係,封建王朝寧可採用內遷民眾的方式,應對倭寇和鄭氏家族的騷擾,所以只要入侵者不過分擾民,宣佈侵略者的敵人僅僅是官府,那麼可想而知老百姓不會有很強的反彈情緒。

在兵種和戰術上,英國人發現中國人有一種莫名的樂觀情緒,那就是中國人承認英國人在海上作戰更有優勢,所以中國人認為一旦將英軍引導陸地上中國人就有取勝的機會。但是經過長年的觀察和研究,英國人並不認可中方的樂觀情緒。英國人觀察到中國軍隊停留在火繩槍和大刀,長矛,弓箭,雙刀等冷熱武器並用的階段,他們的制服大都是藍色或者黃色的棉服,他們的劍因為生鏽或者鐵材低劣,基本上等同於沒有用,似乎就是起裝飾性作用;火槍缺乏統一口徑的彈丸,火藥質量低劣,效能不穩定,無法保證火器能夠穩定的施放,以至於很多遠端部隊寧可用弓都不敢輕易用槍,害怕自己的眼睛被槍炸傷;火炮更是存在炮膛內部不夠光滑,炮身氣泡較多,所以有炸膛的風險,大多數火炮甚至沒有可以旋轉施放的炮架,除了林則徐仿製的少數火炮外,很多火炮只有固定炮位。清軍的戰馬矮小敦實,毛多,騎兵和普通步兵的棉質軍裝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看起來比較寒酸,只有少數滿蒙漢回的精銳戰士保留了古代樣式的鎧甲,看起來很威武,讓人想起中世紀的騎士。

他們行軍時沒有嚴密的隊形,士兵們怎麼走舒服怎麼走迅速就怎麼來;在訓練上,他們的軍官最重視弓箭,舉重,跳躍還有類似於體操的套路,指揮時使用小旗子和鑼,他們的旗幟很多,但是很顯然不像西方軍隊那樣重視旗幟的榮譽感;軍官們指揮軍人們分為前後隊或者分為前中後三軍,只需要學一點基本的軍事經驗就可以透過軍官考試;當然花錢買官是武官階層中心照不宣的秘密。正是因為發現清軍的外強中乾,所以英軍對於以小隊精兵擊敗大隊清兵頗有信心。雖然清軍中有像關提督(關天培)這樣的勇士贏得英國人的尊重,但多數人只是人多勢眾的流氓。

為了嘲諷中國水師的孱弱戰鬥力和林則徐的備戰手段,英國人表示如果關天培像約翰-德維特(荷蘭政治家,1667年荷蘭艦隊溯泰晤士河和梅德威河上達查塔姆,摧毀英國造船廠並在繫泊處焚燬英國戰船)那樣派中國水軍深入泰晤士河,那麼女王大人需要在河口升起鐵錨和鐵鏈,還要保衛倫敦塔不被中國人攻克。

在軍事地理上,1839年《廣州紀事報》轉載《泰晤士報》上的一篇社論,英國人認為現在中國只是表面上強盛,但其實和周邊國家關係緊張:中國穆斯林因為張格爾被凌遲一直蓄意報仇,他們願意和印度斯坦的穆斯林王公一起對拜菩薩的中國人開戰;而且尼泊爾,西藏,阿薩姆還有緬甸等各地邊境都可以讓大軍通行進攻中國。而中國在東海岸的炮臺很多火炮都有名無實,無法有效發炮,正如琦善所言,很多炮臺有和沒有其實區別不大。

而且英國人還大膽假設了並對比了從北印度-西域-新疆-甘肅-陝西進京的路線,還有從尼泊爾入侵西藏/阿薩姆出發北上雲南,以及從緬甸北部出發北上雲南的遠征路線,在經過一番對比之後,綜合海軍優勢和後勤補給困難後,英國人還是認為在海上封鎖中國,以群島島鏈鎖死中國沿海,乃至威脅中國的漕運是更加可行的策略。雖然很多想法僅僅是一提,但是卻反應英國人已經對塔克拉瑪干盆地,青藏高原,天山,蒙古戈壁,中南半島,雲貴高原等地理板塊有了充分而深刻的認知,並能夠在地圖上進行戰爭推演。

然而中國天子在中英開戰之後,卻還問英倫三島和新疆回部地區是否有陸路相連。

參考文獻:《林則徐看見的世界:〈澳門新聞紙〉的原文與譯文》

21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雜談:一代明朝名將袁崇煥,卻最終死於兩個清兵演的“一出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