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乾隆四十年(1775年),和珅被擢為御前侍衛兼正藍旗滿洲副都統,從此加官晉爵,平步青雲,幾年之內,任至軍機大臣、大學士,還先後兼任、擔任吏部尚書、戶部尚書、理藩院尚書、內務府總管大臣、九門提督、領侍衛內大臣、滿洲都統等要職,封一等忠襄公,位極人臣,秉權二十餘年。和珅發跡之迅速,在封建社會的官場中亦屬罕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封建專制主義在清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乾綱獨斷”已成為最高統治者的唯一信條。乾隆帝晚年陶醉於“盛世”之中,喜聽諛言而不容諫言,更不容對時弊有所指責。他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殘酷統治、鎮壓,在統治集團內部則羅織文字獄,以望文生義、捕風捉影的手段,加上莫須有的罪名,透過製造濃重的恐怖氣氛,顯示皇帝生殺予奪的專制淫威。其結果是,文人士子惴惴自危,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吏惶恐不安,無不看乾隆帝的眼色行事,這就給和珅這個最善於察顏觀色人物的晉升創造了有利條件。

其次,當時朝廷上雖有元勳阿桂等人存在,但對和珅的貪橫卻無可奈何。阿桂之父阿克敦官拜協辦大學士,阿桂以滿洲世族而屢建奇功,乾隆四十二年即升為武英殿大學士,相當於首席宰相。但此後十餘年間,他經常被乾隆帝派任外差,或赴各省治河,或赴各地查辦朝廷命案,或率軍出外鎮壓各地人民的反清武裝起義等等,加之明哲保身,缺乏與和珅進行鬥爭的精神。如史籍所述:“乾隆末,和珅勢漸張,阿桂遇之不稍假借。不與同直廬,朝夕入直,必離立數十武。和珅就與語,漫應之,終不移一步。阿桂內念位將相,受恩遇無與比,乃坐視其亂政,徒以高宗春秋高,不敢遽言,遂未竟其志。”這就助長了和珅的擅權。

再次,和珅聰明機敏,博聞強記,不但能詩善畫,對滿、漢、蒙、藏等語言文字也有所知曉,而且有較強的工作能力。這在當時朝廷官員中是很少見的,使他在隨侍皇帝處理大事中處於有利的地位。另外,和珅也曾為乾隆帝整飭貪汙之風效過力。乾隆四十五年,雲南糧儲道海寧揭露了雲貴總督李侍堯貪縱營私後,乾隆帝立即命和珅處理此事。他一到雲南,拷問李家僕人,查出許多證據,接著又上疏陳奏雲南吏治廢弛、府州縣多虧帑等情形,回京後又向皇帝面奏了雲南鹽務、錢法、邊防等情況,“多稱上意,並允行”,顯示了和珅處理政務的才能。和珅還很“善體聖心”,對皇帝的起居可謂體貼入微。每當乾隆帝“有咳唾之時”,作為堂堂大學士的和珅竟“以溺器進之”,這無疑是他獲得寵信的重要因素。

3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皇帝身邊的大紅人,除了太監還有誰?趣聊給事中權利的授予與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