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司馬遷在《史記》中的《呂不韋傳》中記載:“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
也就是說,嬴政是呂不韋的私生子。
但是,根據《史記》對呂不韋傳記的收集和解讀,《史記》中的《呂不韋傳》記載的年代是“十二月”
趙姬懷孕12個月才生下秦始皇。
而現代醫學認為人類懷孕的極限是44周,
趙姬懷了個哪吒不成嗎?
02
秦始皇九個月大的時候,
秦趙兩國開戰了。
老爹異人跑回秦國,
留下秦始皇母子被趙國追殺了6年。
難怪秦始皇一輩子都避免被暗殺,
原來這孩子的童子功很紮實。
《秦始皇》趙姬劇照
03
親媽趙姬風流成性,
她當太后時才30多歲,
怎能受得了寂寞!
想找老情人呂不韋,
但現在呂不韋身為宰相,
擔心東窗事發,
就給了太后一個身懷特長的男人——嫪毐
要說具體哪兒特長,
太史公交代的清清楚楚,
自己看原文吧~
”始皇帝益壯,太后淫不止。呂不韋恐覺禍及己,乃私求大陰人嫪毐以為舍人,時縱倡樂,使毐以其陰關桐輪而行,令太后聞之,以啗太后...“
04
秦始皇是個工作狂,
每天996。
不處理完1石奏章不休息。
《史記 秦始皇本紀》:“天下之事,大小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注:1石=120斤)
秦始皇 劇照
05
傳聞秦始皇酷愛黑色龍袍,
是因為在風水學中,
秦朝本性屬五行中的水德。
06
秦始皇從來沒有殺過一個功臣!
07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實際上與秦始皇無關。
那時,秦始皇還沒有出生,
兩者相差幾百年。
故事的原型來自《左傳》:
齊侯歸,遇杞梁之妻於郊,使吊之。辭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於罪,猶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吊。”齊侯吊諸其室。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節選)
此時,唯一的故事就是齊良智戰死,
齊壯功派人去弔唁。
不過,齊良智的妻子覺得,
這還不夠對烈士的尊敬,
齊莊公只好親自到她家裡表示慰問。
後來,經過後人的不懈努力,
才有了流傳至今的版本出現:
西漢時,
有了“杞梁妻哭夫”、“城崩”的記載,
但這“城”為城門或城牆,而非長城。
“...乃就其夫之屍於城下而哭之,內諴動人,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而城為之崩...”
(劉向《列女傳·齊杞梁妻》)
唐末時期,
杞梁妻和秦長城產生了聯絡。
“秦人築土一萬里,杞梁貞婦啼嗚嗚。”
(貫休《杞梁妻》)
到了明代,
杞梁妻為“孟姜女”,
改杞梁為“萬喜梁”或“範喜良”,
增加了招親、恩愛夫妻、千里送寒衣等情節,
形成了今天流行的“孟姜女哭長城”。
08
秦始皇從來沒有殺過功臣。
09
考古發現,
阿房宮沒有被燒燬,
更不是項羽所燒。
此事才有所澄清。
如果要怪,那就責怪杜牧那首《阿房宮賦》中的那句: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阿房宮圖》區域性/清 袁江
直到秦朝滅亡,
阿房宮還沒有完工,
所以被人戲稱為“爛尾樓”。
10
為什麼秦始皇如此強大?
我們應該談談“廢除分封行郡縣”。
形象地說,
分封制是這樣的,
500年前,他們都是親戚,
500年後,他們會不如隔壁鄰居,
內亂是遲早的事。
而秦始皇推行的“郡縣制”,
為後世奠定了基本框架。
即使朝代更迭、分分合合,
但打來打去都是中國,
才使中華民族得以發展和延續!
與秦始皇同時代的愷撒大帝,
只留下他的名字散落在歐洲各地,
經過幾次努力,
很長時間歐洲人也沒有團結起來。
11
正如周樹人所說:
“秦始皇實在冤枉得很,
他的吃虧是在二世而亡,
一班幫閒們都替新主子去講他的壞話了。”
(出自魯迅的文集《準風月談》中的《華德焚書異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