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位褒貶不一的人物,有人說他是賣國賊,也有人說他是再好不過的儒學大家。
有人罵他罵的狗血噴頭,也有人將他的話當做至理名言,作為自己終身學習的語錄。究竟曾國藩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讓人們如此褒貶不一呢?
我們從曾國藩的童年開始說起,曾國藩小時候,並不是一位神童。相反,與他親手提拔上來的左宗棠,根本沒法比。左宗棠小時候就是遠近聞名的學霸,而曾國藩卻是23歲才得以考中秀才,隨後赴京趕考,卻又接連兩次落榜。
與左宗棠相比那學習簡直是天上地下,曾國藩與大多數普通人一樣。學習起來沒什麼天份,沒有過目不忘的神通,也沒有天生的學霸體質。
但是他有一個特點,說起來也算是人人都有的特點,那就是堅持。只不過多數人可能能堅持幾天,或者有人堅持幾年,但是他堅持了一輩子。
他也正是靠著這一份堅持,成為一代大家。
那麼,他堅持了什麼呢?是什麼能成就這樣的一代偉人呢?
前面提到了,他堅持數十年如一日的寫日記,寫日記誰不會啊,但他寫的日記,不同於我們常記的那種流水賬。而是把每天發生的事情記下來,再記上自己的感悟,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了什麼都一項一項羅列出來。
曾國藩一見這女子如此貌美,眼睛直直的看愣了神,直到朋友出言提醒,還是忍不住又多看了幾眼。
這件事兒,他回到家之後也寫到了日記中,經過一番回憶,他在日記中寫到,在朋友家看人家小妾看到愣神,十分不好,以後這一點一定要做到,不能再這樣無禮了。
他不僅只是寫到日記中,他還告訴了家人朋友,要求大家一起來監督他,這個就厲害了,於事不可對人言,能做到這一點的也實在了不起,這也更帶動了他要改正的決心,也同時成就了一代大家的坦蕩一生。
流傳至今的《曾國藩家書》就是以曾國藩平時和家人往來的書信總結而來的,曾國藩也常把自己發生的事情和對事情的總結記到日記中,寫家書時,一併寄給家人。要求家人看信後,給他回信說明家裡人的看法,發現弟弟們或者孩子有偏頗的想法時,總是第一時間加以疏導理正。
有一次,曾國藩的家人在老家與鄰居因為院牆而吵起駕來,家人想要把院子加大,而鄰居則覺得這樣侵佔了自己家的地方,兩家吵得不可開交。
家人氣不過,寫信給曾國藩,要求他給當地縣官下令,迫使鄰居挪院牆。曾國藩看了家書,回覆了一首詩給家裡,“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家人一看信,立即明白了曾國藩的意思,把與鄰居相鄰的院牆後退三尺。
鄰居一看,曾國藩家雖然有很有權利的大官,卻並沒有仗勢欺人,相反,還後退了三尺,十分感動,也把院牆後退了三尺。
就這樣鄰里和諧,成就了千古流傳的一段佳話。
曾國藩從看人家小妾也會直眼的普通人,憑藉堅持不懈的改正自己,推敲自己,一步一步地成長為人人敬仰、光明磊落的一代傳奇人物。
曾國藩的一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很多值得我們學習模仿的好方法,“做人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一個時代已經過去,但是好的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卻得以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