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美國在越南戰爭中越陷越深,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國政府認為美軍正在步步接近勝利,而這卻是因為駐越美軍上報的戰績讓他們有了打下去的信心,但這個戰績是嚴重注了水的。
在越南,由於沒有明確的戰線,而越共又小心翼翼的隱藏和使用他們的兵力,很少為了某個明確的戰役目標與美軍擺開陣勢大戰,更不在乎一城一地的歸屬。因此美軍無法用常規的戰爭標準來統計和戰果,像打勝的戰役和奪取的土地等等,但五角大樓和白宮又必須掌握戰爭的進展,結果殺敵數量成了越南戰爭中美軍用來衡量戰事的唯一指標。於是每天白宮都會得到殺死越共的數字,然後這個數字又回跟著出現在電視新聞裡,成為美軍在越南節節獲勝的證據,直到最後越共發動了春節攻勢,美國民眾才發現節節勝利的美軍居然讓越共打進西貢的美國大使館了。
二戰後期,美國人嘲笑日本人謊報戰績,甚至哈爾西還自嘲說自己帶著被擊沉的艦隊向東京撤退。但到了越南,美軍卻不可避免的染上了同樣的謊報戰績的毛病。殺敵數字最初由戰場上的班、排層級發出,再透過軍中的官僚體系層層上報,每過一關,數字通常都會增加,最後送到總司令魏摩蘭將軍的辦公桌上,再由他報給五角大樓的國防部長麥克拉馬納。
麥克拉馬納原是福特的CEO,他是個系統控制學的大師,號稱要用系統統計和分析來領導這場戰爭(數字化戰爭的鼻祖)。他會花幾個小時來研究和分析這些數字,最後用統計分析的方法來量化戰爭,並最終把量化後的分析結果上報總統約翰遜,而約翰遜則揣著寫滿數字的卡片去召開新聞釋出會。
然而這個統計數字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統計學要求數字資料是必須準確和嚴格,只有這種數字才有分析、加總和分離的價值,而麥克拉馬納得到的資料卻是非常含混和充滿謬誤的,甚至可以說是非常離譜的,根本就沒有量化的資格。
後來麥克拉馬納也覺得有問題,便要求近距離檢視屍體,但這在越南叢林中根本就不現實,於是他退而求其次要求從空中複查和計算,並允許合理的誤差範圍,結果卻是報上來的殺敵人數更上一層樓。
到了最後,這種統計從哪裡起源已經不重要了,營長們固定誇大從連長們報上來數字,好涵蓋火炮的殺傷數;團長們同樣誇大從營長們報上的數字,用來涵蓋空中支援的殺敵量;到了魏摩蘭那裡也是大筆一揮,因為要算上B-52的戰績。而誇大戰果對每個人都有好處,誇大敵人的兵力可以彰顯自己的能力,誇大敵人的傷亡更是讓所有人都高興,低估反而會招致質疑。
1967年美國官方給出的殺敵比例是1:2.6,即一個美軍或南越兵的傷亡要換取2.6個越共傷亡,魏摩蘭還煞有介事的宣稱從繳獲的越共檔案中證實了誤差比例在1.8%以內。
後來已經發現上當的國防部長麥克拉馬納認為魏摩蘭至少誇大了三成以上,實際上還遠遠不止三成。但麥克拉馬納卻無法阻止事態的發展,他不可能得到戰場的真實資料,只能稍微縮縮水,並以此來作為戰爭的決策依據。1966年,他估計越共損失了6、7萬人,1967年是14、5萬人,到了1968年,他估計越共損失了20萬以上。按理來說越共早已經承受不起這樣的損失了,然而戰場上的越共卻越來越多,越共控制區越來越大,戰事也越來越艱難。就如同當初日本人一樣,錯誤的數字直接導致了最高層的決策錯誤,這仗美國人要打贏了才真見鬼了。
麥克拉馬納終於明白他錯了,而且錯得非常離譜,他不再相信軍方的數字,他也明白了堆積如山的統計數字和瘋狂血腥的游擊戰之間,根本沒有任何關係,他最終承認,絕不可能把敵人的數量、敵軍滲透的程度和殺敵數量湊在一堆,而他自己從來沒有得到過真正的答案,因為根本就沒有答案。同時,這位堅決的主戰派國防部長也明白了,美國絕不可能贏得這場人命的消耗戰。
不久,他和魏摩蘭爆發了激烈衝突,否決了對方增加援軍的要求。再後來,他辭去了國防部長的職務,並在戰後成為了一位反戰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