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鍼灸醫學鼻祖皇甫謐、中唐名相牛僧儒的故里,居住著這樣一位令人崇拜、受人尊敬的老英雄:1952年,在兩個不同的國土上,分別受到兩位最高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一生四次進京,參加國慶觀禮。他就是抗美援朝戰役中甘肅靈臺籍的“起雷英雄”姚顯儒。
當年,在北韓戰場上,他將生死置之度外,憑著自己的勇敢智慧,在作戰不到4個月的時間裡,姚顯儒一人就起雷227顆,破壞300多顆。在他的率領下,與戰友一起排雷近千顆,還將敵人的400多顆地雷移往自己家,炸死、炸傷敵軍80多人,俘虜30多個,繳獲子彈3000多發,各種槍支50餘支,並將自己的排雷經驗傳授給了全軍15個步兵連、6個工兵連的1800多名指戰員和北韓人民軍,狠狠地打擊了美國侵略者。
時代造就了英雄。然而,時代更賦予了英雄艱辛和苦難。1927年冬,姚顯儒出生在靈臺縣新開鄉底莊村一個貧窮困苦的家庭。家庭的不幸在他的心靈裡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他從小就跟母親討飯,八、九歲起就給人家放羊,10多歲就成了地主家的長工。由於日子難過,他的妹妹很小就成了地主家的童養媳。20歲時,他被保長弄去當了國民黨的壯丁,在寧夏馬鴻奎的部隊裡受罪受氣。1949年7月,寧夏解放,解放軍進駐後對部隊實行了整編,姚顯儒才成為光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
1950年,美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侵朝戰爭,應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派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開始了歷時3年之久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爭。1951年1月14日深夜,姚顯儒和千千萬萬的志願軍戰士一樣,悄悄跨過了鴨綠江,踏入了風煙滾滾的北韓戰場。
在西線浪蒲裡開成保衛戰中,他被任命為189師566團3連8班班長。4月22日,著名的五次戰役打響了。姚顯儒帶領的尖刀班,先是拿下了一個哨卡,接著又殲滅了敵人一個炮群的21名炮手。在陣地反覆爭奪戰中,他的左腳被炮彈炸傷,他就像《英雄兒女》中王成要求歸隊那樣死纏硬磨,幾個月後,又一次回到了前線。也就是這時,姚顯儒成了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隨後,組織決定以他為主,組建了一個偵察機動班。他任班長,受團、營、連指揮,隨時聽從調遣。1952年2月12日晚上,連長要他帶4名戰士去偵查敵人陣地的火力、副防工事,再抓個“舌頭”。他和戰士張振江、羅兆財等悄悄地匍匐在159高地和六七點二高地之間,觀察敵人的動靜。他們發現前面有個小房子,留有敵人的腳印、罐頭瓶和傳單,就跟了上去。在經過一個雜草叢生的山坡時,姚顯儒覺得腳下一絆,他低頭看時發現地上有三根鐵絲,輕輕地撥開地上的雪後,露出一個方方的東西,上面有個鐵片。他一下明白了,這是敵人埋的地雷。
他對張振江說:“你們往後退,這裡有地雷。我要弄掉這個怪物,萬一我要是犧牲了,你們要記住我的方法,可以積累些起雷經驗。”說著,他俯下身去,硬是用牙咬斷了三根鐵絲,弄得滿嘴是血。接著又把雷挖了出來。可他知道這並沒有完事。上次有個戰士咬斷了鐵絲以為沒事了,結果還是爆炸了。
面對這被美國兵吹得神乎其神的東西,誰都沒碰過。但姚顯儒下決心要弄掉這個怪物。他輕輕地把雷抱在一個坡邊,心想如果要是冒煙,就把它推到坡下。他慢慢地試著擰雷上的裝置。半個多小時後,裝置鬆動了,雷帽和雷管終於被卸了下來。他還是不放心,又把雷狠狠地扔到了坡下,結果一聲沒響。就這樣,姚顯儒一口氣就起了敵人的12顆平臺雷、3顆掛在樹上的照明雷。
過了幾天,晚上姚顯儒帶了6名戰士拿著剪子、鉗子出去起雷,可他們到敵人的陣地前發現雷變了。仔細察看後,發現敵人竟改成了連環雷。只要能找見一顆雷,一下順著就可起掉10多個雷。一會兒,他就帶領戰士起了50多顆雷。
一顆雷有七八斤重,這麼多雷怎麼背得回去?就在戰士們犯愁時,姚顯儒說:“敵人能給我們埋,我們就不能給敵人埋?走,把雷埋到敵人出沒的路線上去。”埋好雷時東方已經泛白。一返回哨所,姚顯儒就趕緊拿來了望遠鏡。一會兒敵人出來了,姚顯儒說“快到了”的話音未落,地雷就響了。12個敵人,報銷了11個。
這之後,姚顯儒又冒著極大的危險,和他的戰友相繼破壞了敵人的平臺雷、跳雷、手攀雷、照明雷等上千個,把起雷方法和經驗傳給了更多的戰士和兄弟部隊,在志願軍前線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地雷大搬家運動”,極大地削弱了敵人副防工事對我軍作戰的嚴重威脅。
姚顯儒為除敵人的地雷功勳卓著,1952年5月,中國人志願軍第十五兵團黨委批准他記一等軍功,志願軍總部批准他為“二級起雷英雄”,五十三軍黨委授予他“模範共產黨員”稱號,同年10月,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他“二級戰士”榮譽勳章,受到金日成主席親切接見。1952年國慶節期間,姚顯儒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回國觀禮代表的一員,在首都北京又受到了毛澤東主席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0月1日,在天安門觀禮臺上,參觀了建國三週年盛大的慶典活動。
今天,姚顯儒在戰鬥中排雷用過的物鉗、剪刀、鐵鉤、衝鋒槍以及20多幅戰場照片和軍功章等物仍然陳列在中國軍事博物館內,他的塑像巍然屹立於陸軍第63軍軍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