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887年 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國征討策略”,決定以侵略中國為中心,實行自己的“大陸政策”,實際上就是想征服整個亞洲 稱霸世界,而甲午戰爭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

其實在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中日之間的衝突中,清政府一直佔據主要優勢,但是自從1890年後,日本政府開始大力發展軍事,將每年全國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十都用於軍事方面,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中國為奮鬥目標。

在1890年時,北洋海軍的戰艦總噸位達27000多噸,而日本海軍的戰艦總噸位約17000多噸,但是到了1892年,日本已建立了一支擁有63000名常備兵和23萬預備兵的陸軍,擁有軍艦總排水量共72000噸,超過了北洋海軍,而此時的清政府洋務運動後初見成效,開始得意輕敵 放鬆了軍備意識,再沒有增添任何艦隻 艦隻也漸漸老化,雖有80餘萬的兵力,但編制落後 管理混亂 戰鬥力低下,1891年以後 甚至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了。

到了1894年7月 ,日軍決定開始實施他們的計劃,然而慈禧太后正在為自己準備六十大壽,不願意和日本人有過多的糾纏,主張與日本議和,於是日軍就輕鬆的打進了當時清政府的附屬國——朝鮮國。

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戰,在朝鮮豐島海面襲擊了增援朝鮮的清軍運兵船,擊沉了清軍借來運兵的英國商輪“高升”號,製造了高升號事件,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了,1894年8月1日 中日雙方正式宣戰,雙方在朝鮮境內發動平壤戰役,最終以清軍的失敗而結束,隨後在1894年9月15日,北洋艦隊的主力,計軍艦10艘,附屬艦8艘,在丁汝昌率領下到達大連灣。9月17日上午雙方在黃海海面上相遇,丁汝昌隨即命令各艦準備戰鬥,12時50分,雙方艦隊相距5300米,定遠艦首先開炮 十秒鐘後 鎮遠艦也發出炮彈,緊接著,北洋艦隊各艦一齊發炮轟擊,三分鐘後,日本松島艦也開始發炮還擊。

戰鬥開始不久,北洋“定遠”艦由於下水12年,7年未修,主炮炮塔起火 丁汝昌燒傷,丁汝昌拒絕隨從把自己抬入內艙,堅持坐在甲板上督戰。14時15分左右 日本艦隊繞至北洋艦隊背後,與第一隊 形成夾擊之勢,北洋艦隊腹背受敵 隊形更加混亂,在混戰中 一直衝殺在前的“致遠”艦受到集中轟擊,多處受傷 船身傾斜。

當時日軍的“吉野號”也衝在最前面,遇上全身著火的“致遠”艦,鄧世昌見其橫行無忌,決意與之衝撞 同歸於盡,毅然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右舷,日本官兵見狀大驚失色,集中炮火向致遠射擊,致遠艦右側被擊中引起大爆炸,致遠艦沉沒在了黃海海面上,全艦官兵除七名被救外,其餘自鄧世昌以下,全部壯烈殉國。

戰鬥一直持續了5個多小時,北洋艦隊損失“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廣甲”5艘軍艦,死傷官兵千餘人,日本艦隊“松島”、“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艦受重創,死傷官兵600餘人,雖然北洋水師損失較大,但並未完全戰敗,然而李鴻章為儲存實力,命令北洋艦隊躲入威海港內,不準巡海迎敵,日本奪取了黃海的制海權。

北洋水師的軍艦就這樣被堵在港口內,動彈不得,清政府30年的洋務運動成果,不到5個小時灰飛煙滅了。

甲午戰爭結束後,日軍逼迫清政府簽訂了《馬關條約》,為日後的日本侵華戰爭留下了惡果。

3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李世民和朱元璋功臣的命運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