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大約15世紀開始,我們的地球進入了一個寒冷時期,這一時期稱為小冰期,又叫做“小冰河時期”,我國則稱呼這一時期為“明清小冰河時期”。

小冰河期的溫度下降給當時的中國帶來了多少的影響呢?

席捲全國的嚴寒及交通斷絕

面對寒冷,我們這些現代人可以用暖氣,電熱毯、電暖器等來取暖,最不濟我們還能穿一身厚衣服窩家裡避寒。而在古代,避寒的手段並沒有那麼多,無非就是燒火燒炭多穿衣服,而且古代建築物的防寒性也不如現代的鋼筋混凝土建築。

古代的一些窮苦百姓的生活條件並不好,有的窮人家都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面對嚴寒很難熬得過去。最近這段時間一個寒潮襲來很多人就被凍得嗷嗷叫了,而明朝小冰河時期總體氣溫比現在要低很多,最冷的時候廣東地區甚至出現了暴風雪!

受到嚴寒影響的不只是人!

在一些地區,凜冽的風雪隔絕了一個個村鎮對外的聯絡,使其成為一個又一個的“孤島”。

而且極度的嚴寒也使得江河都結上了冰。根據《北遊錄》一書中的相關記載,在清順治年間,位於北京附近的北運河一年的河面封凍期長達110多天。不僅是北方地區,當時的長江以及江南地區的河流都出現過封凍現象。

水運有著載量大、成本小、流通範圍廣的特點,是古代商品流通的一道重要途徑,而長期的河流封凍對水運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影響。

異常的氣候造成了糧食嚴重減產

小冰河期異常的氣候帶來了包括水災、旱災、雹災、風災、霜雪、瘟疫在內的諸多自然災害,據統計明朝自朱元璋時期開始算起,到崇禎皇帝朱由檢為止,這期間上述的自然災害(大型)一共發生了1101次。

頻發的自然災害導致的最惡後果就是糧食嚴重減產!

中國古代以小農經濟為主導,分散經營、生產力水平低的小農經濟在天災面前十分地脆弱,一有點天災人禍,小農經濟即刻就破產。

在明朝小冰河期,寒冷席捲全國,北方地區就不用多說了,當時就連珠三角地區也是酷寒難耐,不少作物都受損,不少人和牲口都被凍死。

就算熬過了冬天,災難也還未結束!

北方的酷寒導致降雨區域普遍南移,降雨的減少伴隨而來的就是大旱!從北至南,各地的旱災頻發,這使得糧食產量進一步的減少。

但好在明朝時期玉米、土豆、紅薯等耐寒高產的作物已經被引進中國,這些來自外國的作物成了當時不少中國人的救命口糧。

糧食減產導致的戰亂頻繁

糧食減產除了餓死了外,導致的另外一個惡果就是戰亂!

糧食減產讓生活難以為續,老百姓也難以交付那些苛捐雜稅,交不起稅這使得統治者愈發地壓迫剝削老百姓。這個惡性迴圈的結果就是很多百姓舉旗造反!

據統計,明末清朝之際,是當時天下最為動亂的一個時期,同時這段時期也是明清小冰期最為寒冷的一段時間。巧的是,滿清南下也恰好是在這一時期!

中國歷史上一共經歷了四次的小冰河期,每一次冰河期都伴隨著戰火與紛爭!

第一次小冰河期,時間是在商朝末年周朝初年。

第二次小冰河期。時間是在東漢末年再到晉朝時期。

第三次小冰河期,時間是在唐朝末年再到動亂的五代十國時期,最後到宋建立為止。

第四次小冰河期,時間是在元朝時期再到二十世紀初,其中氣候最為極端的時間是明清政權交替之際。

冰河期內,極端的氣候加上此起彼伏的戰亂,使得當時的人口大幅度地降低。最慘的要數第二次小冰河時期了!

經過三國的混亂,晉統一全國之時,漢族人口僅剩下七百七十萬。好不容易回了口氣,緊隨而來的就是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經歷這些浩劫,漢族人口僅存四百多萬。

59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秦朝之後的皇帝不敢穿黑色的龍袍?是真不敢還是另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