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有個成語叫“衣食無憂”,不過,現在有人給改了一下,叫“醫食無憂”。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中國人有鍾南山和袁隆平這兩位國士,在“醫”和“食”上都沒有後顧之憂。
確實,這兩位國士,就是中國人的“守護神”,只要有他們在,我們就不用怕。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袁隆平的傳奇一生。
袁隆平祖籍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但他的出生地是在北京,而且,為他接生的人也是大名鼎鼎,就是著名的林巧稚。
1930年9月7日,林巧稚為袁隆平的母親華靜接生,一個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來到了人間,從此開始了傳奇的一生。
林巧稚一生未婚,但她卻把5萬多名嬰兒接到了人間,被稱為“萬嬰之母”,袁隆平就是其中的一個。林巧稚可能沒有想到,她接生的這個看似普通的嬰兒,將來會給中國帶來那麼大的影響。
在上世紀30年代,北京協和醫院可以說是中國最好的醫院之一,能在這裡生孩子,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袁隆平的父母就不是一般人,父親袁興烈生於1905年,南京東南大學中文系高材生,後來當了一位名將的秘書。
這位名將是誰呢?就是孫連仲,馮玉祥麾下十三太保之一,戰功赫赫,在臺兒莊戰役時立下過大功。
袁隆平的母親叫華靜,曾就讀於江蘇鎮江一所教會學校的高中,英語非常流利,袁隆平的英語就是母親教的。
“袁隆平”這個名字也很有講究,按袁氏家族裡的排輩,第二個字是“隆”,“平”則代表著他在北平出生。另外,袁隆平還有一個乳名,叫“二毛”,而在他的出生證上,則叫“袁小孩”,是不是都很萌?
因為父母的關係,袁隆平的少年求學時代去過很多地方,比如在湖北、湖南、重慶讀過小學,在重慶和漢口讀過高中,1948年又在南京中央大學附中讀高中,一直到1949年4月,也就是在這個月,南京獲得瞭解放。
少年時的這些經歷,讓袁隆平見識到了各個地方的風土人情,也讓他對這些地方的土地充滿了熱愛。
袁隆平一生從事農業,那麼他是如何對農業產生興趣的呢?這和他與母親的一次對話有關。
那時袁隆平還小,他對人是從哪裡來的感到非常好奇,就問母親。母親很熟悉西方文化,就對他說:“西方有本書叫《聖經》,說上帝用泥土捏出了人類的始祖亞當與夏娃。”
然後又說起了中國的傳說:“中國遠古時期有個女媧,她用黃土捏出了男人和女人,繁衍生息,一代代傳下來。”
母親最後下了評語:“不管西方還是東方,人類都是從土地上走出來的,我們吃的穿的,都來自於土地,土地是人類的生命之源。”
袁隆平對母親的這段話印象非常深刻,從小就對土地有著不一樣的感情,並影響了他的一生。
1949年夏天,袁隆平高中畢業後,父親打算讓他報考南京中山大學,但袁隆平卻有自己的想法,說:“我想當一個農業科學家。”
父親是一個開明的人,雖然不是很贊同兒子的這個選擇,但也沒有強迫他改正,而是讓他報考了重慶相輝學院的農學系。1950年,多所大學的農學系合併,成立了西南農學院(今天的西南農業大學),袁隆平就在這裡進行深造。
不過,袁隆平可不是讀死書的書呆子,在這裡說兩件事,你就知道袁隆平是個什麼性格的人了。
袁隆平在上學時有個綽號,叫“浪裡白條”,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有個好漢張順就叫浪裡白條,水性極好。袁平隆除了讀書,就是和同學們一起去嘉陵江游泳。
嘉陵江的有些江段非常險,別人不敢去,袁隆平就敢去,而且是逆流往上游。您可能想到了一個人,就是毛主席,毛主席當年就喜歡這樣游泳,“人生自信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
大家經常看到袁隆平在嘉陵江裡上下翻滾,於是就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浪裡白條”,而且,袁隆平還獲得過湖北省男子百米自由泳第二名。
也正是喜愛游泳的這個習慣,讓袁隆平擁有了一個非常強健的體格,直到今天91歲高齡了,仍然精神矍鑠,寶刀不老!
第二件事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就是袁隆平差點成為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戰鬥英雄。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袁隆平受到保家衛國的鼓舞,改變了立志農業的打算,走到重慶市的徵兵辦公室,說:“我要參軍,打擊美國侵略者!”
袁隆平身體健碩,體檢合格,而且給他分配的兵種也非常特殊——飛行員。當時西南農學院共錄取了8名飛行員,袁隆平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袁隆平沒有成行,因為當時國家有個政策,說在校大學生還是要以參加國家經濟建設為重,後方不能空虛,袁隆平這才留下來繼續學習農業。
畢業後,袁隆平打算留在重慶任教,他喜歡這座英雄的城市,還有奔流不息的嘉陵江,但學校卻認為這些高材生應該去最艱苦的地方鍛鍊,袁隆平說服了自己,“好男兒志在四方”。
袁隆平在畢業分配志願書上,這樣寫道:“哪裡最艱苦,祖國最需要我去哪裡,我就去哪裡,一生無悔!”
袁隆平被分到了湖南省西部的懷化安江農校,在那個年代,湘西地區還是比較落後,袁隆平選擇這裡,是需要相當大的勇氣的。
在上世紀50年代初,蘇聯老大哥對中國進行全面的幫助,其中也包括農業。蘇聯著名科學家米丘林、李森科提出的“無性雜交”學說在中國影響很大,袁隆平也覺得這個辦法不錯,就帶著學生把月光花嫁接到紅薯上,然後進行種子繁殖,藉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不過,隨後發生的一幕卻讓袁隆平傻了眼,月光花一直在生長,紅薯卻不見動靜!
就是這次試驗,讓袁隆平對“無性雜交”產生了質疑,他更傾向於美國遺傳學家摩爾根的染色體和基因學說。
袁隆平決定自己開闢一塊試驗田,他的英語好,可以看懂很多外國學術著作,他認為可以嘗試利用水稻的雜種優勢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這次試驗很成功,袁隆平推算了一下,如果推廣雜交水稻,畝產能有600公斤,這在60年代初自然災害的大背景下,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透過各種試驗,袁隆平在理論上推翻了米丘林和李森科的“無性雜交”學說,他說:“水稻雜交具有明顯的優勢,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產量。”
當然,這是要付出代價的,袁隆平整天蹲在田地裡,和農民一樣幹活,朋友們一見到袁隆平,差點沒認出來,眼前的這個人還是那個西南農學院的高材生嗎?被太陽曬得黢黑,不認識他的,還以為這就是個湘西土生土長的老農民呢!
有人問他:“你這麼辛苦,工資也沒漲,你到底圖個啥?”袁隆平笑了笑,沒有回答,而是繼續在田地裡勞作。
袁隆平透過科學試驗,認為美國科學家摩爾根的學說更有價值,但也正因為他的實事求是,遭到了一些支援蘇聯米丘林、李森科學說的人的攻擊,有人說:“袁隆平成天忙活,其實就是個搞偽科學的!”
1966年2月,袁隆平在中國科學家主辦的《科學通訊》發表了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遭到了更大規模的批判,各種帽子都飛來了,什麼“西方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又白又專”、“封建勢力的孝子賢孫”……
但是,袁隆平對這些攻擊嗤之以鼻,他說:“我為幾億農民搞科研,所有成果都是農民的,只要對農民有利,我多戴幾頂帽子又有什麼?”
到了十年特殊時期,袁隆平又被人盯上了,當時在安江農校裡流行著一幅不知道誰畫的漫畫,袁隆平嘴裡叼著大煙袋,坐在一株水稻上,手裡還抱著西方遺傳學家孟德爾的著作,辱罵袁隆平的標語也貼得到處都是。
1968年,袁隆平帶著兩個學生來到被稱為天然大溫室的海南島,繼續進行水稻雜交試驗。當時的海南島經濟落後,甚至都不能給袁隆平提供住房,只能住在茅草屋裡,睡的床也是用秫秸搭的臨時床架,環境更是差到無法想象,屋裡到處飛著大蚊子,老鼠滿地跑,吱吱亂叫。
學生們覺得這對老師太不公平了,袁隆平卻哈哈大笑,說:“在哪不是睡?就是睡在皇帝的屋裡,該做夢的還得做夢。我們是來搞研究的,不是圖享受的。”
1969年年底,袁隆平又來到了雲南玉溪元江縣繼續搞科研,培育出了很多新型品種。在這裡,沒有什麼人或老鼠來搶袁隆平的秧苗,但還是出事了,因為元江附近的峨山縣發生了大地震,波及到了元江,袁隆平的房子也被震塌了,但好在他當時正在田地裡,躲過了一劫。
即便是在地震不斷的時候,袁隆平也沒有停止工作,在地震棚裡繼續研究水稻的種植,經常忙得顧不上吃飯、睡覺。
袁隆平這麼拼命,一是出於對國家對人民的高度責任感,二是出於一個美國人的嘲諷。
當時,有一個名叫布朗的美國經濟學家提出一個質疑,說中國人口有好幾億,等到了21世紀,中國人口突破10億,誰來養活這麼多的中國人呢?袁隆平聽說後非常生氣,一向脾氣溫和的他罕見地發了脾氣,拍著桌子說:“不用外國人操心,我們中國人一定會用高科技養活自己!”
1973年秋天,湖南省農科院在1.2畝試驗田裡種下了袁隆平研製的水稻種子,畝產可達505公斤。當年10月,袁隆平參加了中科院舉辦的水稻科研會議,他專門就美國經濟學家布朗的言論發表講話說:“作為炎黃子孫,我很自豪。近代中國落後捱打,我們也不會卑微,我們這一代人屬於承前啟後,中國一定會強大起來!”
袁隆平研究的南優2號雜交稻種子在安江農校試種,經過多年的努力,雜交水稻研究終於開花結果了,到了1976年,試驗田的每畝可增產50至100公斤。從此之後,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為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看到袁隆平真的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很多外國的經濟學家都認為不可思議,並把雜交水稻稱為“東方魔稻”。
鑑於袁隆平的巨大貢獻,領導想讓袁隆平擔任湖南農科學院院長,但袁隆平卻婉拒了,說自己只想搞科研,不想搞政治。
領導說,你搞雜交水稻研究,為的是中國人民的吃飯問題,這難道不是最大的政治嗎?袁隆平還是不同意,說搞科研也是為人民服務,搞政治並不適合我,還是希望把時間用在科學研究上。
袁隆平笑著說:“我的桌子亂?那是你沒看到愛因斯坦的桌子,比我的還亂。”
1998年,有機構評估袁隆平這個名字的品牌價值高達1000億元,但這些“財富”在袁隆平看來,和他本人沒有任何關係,他還是那個農民。
這些年來,因袁隆平的巨大成就和貢獻,也獲得了數不清的榮譽,比如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世界傑出華人獎、國家科學技術特等獎、法國最高農業成就勳章、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世界糧食獎、最美奮鬥者、2010中國心靈富豪榜第一名……
2019年9月29日,第一屆中國國家最高榮譽勳章“共和國勳章”舉行了頒授儀式,袁隆平與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黃旭華、屠呦呦成為第一批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