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各個國家之間戰爭不斷,為了更好地統治,也為了人民的生活更穩定,皇帝就要與匈奴和睦相處。想要和睦相處,成為親戚就是其中一個方式,於是,和親這一現象就一直被沿用。皇帝們把自己的女兒嫁到匈奴去,這樣一來,雙方結為親家,基本的信任問題就能得到解決,社會就更穩定了。
唐朝時期,就有幾十位公主嫁到國外,她們的婚姻都屬於政治婚姻,但是據歷史記載,這些嫁到匈奴的公主都不是當時皇帝的親生女兒。這其中到底是什麼緣由,再者,這些皇帝難道不怕被揭穿,引起兩國之間的戰爭嗎?
在這裡舉一個例子,比如我們都很熟悉的文成公主,其實她根本不是皇帝的親生女兒。但我們也沒有找到相關檔案記載文成公主的出生地、父母和生活細節,因此很多人不得不懷疑這個公主的真實性。但是其實匈奴人也不是笨,他們也知道娶過來的這位公主根本不是皇帝的親生女兒,但是他們卻沒有因為這件事而發動戰爭,為何?
但是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這些出嫁的公主,即使不是皇帝的親生女兒,但是他們往往是是皇帝收養的女兒,作為養女的她們,享有與親生公主一樣的權利,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和親的國家自然沒有理由跟皇帝理論。
和親的本質就是政治活動,而這位出嫁的公主真不真其實不重要。匈奴人也不會因為娶了一位唐朝的公主感到有多幸運,他們也不見得需要娶唐朝的公主才能幸福。
他們結婚的最主要目的無非就是讓雙方的人們過上穩定的生活,因為對於人們而言,只要有結婚這個步驟,那就從此是一家人了,一家人哪來的戰爭,因此,公主和親的目的就達到了。
再者,這些公主出嫁後,匈奴就可以定期向唐朝索要一些獎勵,既然有這層利益關係,他們也就不在於公主的真假性了。
真正的公主身份高貴,從小更是嬌生慣養,如果把她們送去和親,在匈奴地區,條件環境比大唐要差很多,她們會過得很不如意,要是哪天大鬧起來,匈奴人反而不好伺候。但如果嫁了一個假公主過去,公主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並不高貴,既然來到了匈奴,也就只能認命了。
可以這麼說,送一位假公主去和親,反而是好事一件,兩頭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