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457年,年近60的于謙終於還是等到了他最不願意看到的結局--斬立決

這個以一己之力為大明王朝延續了近兩百年生命的大忠臣,被無情地押往崇文門外,在他曾經拼死保衛的城池面前,結束了他英雄的一生。

△民族英雄:于謙

于謙作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在後世的評價極高,甚至有人認為于謙是大明王朝歷史上的第一大功臣。

他最主要的功績便是在“土木之變”之後,英宗兵敗被俘的情況下,力排南遷之議,力主代宗繼位,並率兵二十二萬在北京九門外抵禦瓦剌大軍。

即使在瓦剌太師也先挾持英宗逼和時,他仍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

最終迫使瓦剌釋放英宗,保住了北京城,此舉也使得大明王朝得以延續。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被《明史》稱讚為“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的大忠臣,卻在晚年因小人陷害而死,使得“天下冤之”!

他的死,真的就如史書所寫如此簡單嗎?他的死是偶然還是必然呢?

其實,于謙的死是由多方面原因彙集而成的。

在明面上,于謙的死只不過是因為其剛直的性格,招惹了小人,而招致殺身之禍。但是,我們深入瞭解一下明朝的歷史就會發現,他的死,更多的是明王朝內部政治鬥爭的結果。

我們要知道,明朝在朱元璋建立的初期,扶持了非常多的宗室作為藩王,來掌控了全國上下的軍政大權。

但是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之後,藩王的勢力受到了極大的削弱,這也令明王朝的中央集權達到了頂峰。

△朱棣

朱棣在位時,勵精圖治,改革官制,並設定內閣東廠,使明朝內部的權力糾葛更加複雜。而其後在軍事上,五徵蒙古遷都北京天子戍邊等政策,也使大明王朝的武將們同樣被捲入了政治漩渦當中。

於是,明朝就形成了皇帝內閣東廠以及武將的權利制衡。

一直以來,皇權作為最高的權力持續壓制著其他三方

而代宗時期,這一制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早在“土木之變”前期,內閣勢力就表達過對軍事方面的擔憂,而之後的事實,更是表明了內閣的正確性和武將的無能!

此後,英宗被俘,代宗繼位,皇權削弱。而以于謙為代表的內閣勢力,樹立起了極高的威嚴!他不僅證明了內閣擁有捍衛國土的能力,更是連皇帝的廢立問題,都能全權包辦!

△明代宗

因此,在英宗回到北京之後,發現當時的政局已經對自己十分不利。

此時內閣的權力已經極度地膨脹,甚至形成了足以威脅皇權的統治力

於是,英宗為了能夠重新掌權,自然只能選擇與東廠勢力以及武將勢力進行聯合。而東廠與武將們由於內閣的壓制,早就準備放手一搏。

在這樣的政治鬥爭下,代宗暴斃,英宗發動“奪門之變”,成功復辟,殺死於謙也就水到渠成。

英宗的復辟與于謙的死,一上一下,將當時處在權力頂峰的內閣給鎮壓了下去,被壓制的皇權得到了徹底的解放。

△明英宗

在此次事件之中,大將軍石亨,身先士卒,誣陷於謙,既為英宗保住了顏面,也為武將集團換取了渴望的權力。

而東廠勢力,在此次鬥爭中,作為保衛皇權的急先鋒,權力也得到了極度的膨脹。甚至因為其身份的特殊性,更是跟皇權緊緊地繫結在了一起!這種權力直至明朝滅亡前夕,都依然存在

綜上,于謙雖然說在歷史上擁有著“與日月同輝”的美名,但是他的死是必然的!

他成為了皇帝、東廠、武將與內閣之間,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28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古埃及全境,不超過2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