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咱們接著來扒一扒避諱,我們之前講過的!現代人沒啥感覺,是古代特有的現象。避諱主要是對君主和尊長的名字,不能直接說出來寫出來,否則就是大不敬。早期古人畏懼自然,認為其名字是身體的一部分,而話一出口,福禍雙至,於是乎很天真的意味採用避諱的辦法可以趨利避害。

但有時,這種教條式的規定非常非常的坑爹!不僅坑百姓連神仙菩薩都坑!!

這種制度周朝就有了,就是周武王起的好頭,名中的“發”,不可以再被別人所用,得用某字來代替!有樣學樣,後頭大家都認認真真真學起來!諸侯國宋,傳位到宋武公,起名為司空,朝政有一掌水土事,郊祀掌掃除陳樂器的官,喚作司空,不行,你得改,改為了“司功”。

周武王姬發

由此,避諱逐漸又被古人玩出了很多新花樣。對於要避諱的名字,大體上採用這幾種方式來避之,一個就是替代法,用相近的字來替代要避諱的;空格法,遇到避諱的字要空一格;或者缺筆法。遇到避諱的字咱就少一筆最後一個更直接,乾脆用某某代替了之。

像是秦始皇他老人家正月出生的,名“政”,就因為這個正字嘛,農曆第一個月正月直接都改成“端月”,不光一年中重要的月份改名了,官府衙門民間誰改再用此字,直接誅連砍頭!害得大家見正色變,唯恐避之不及!秦朝完蛋後,後世把正月雖然有改了回來,但zhēng這個讀音,改不了了,到現在誰念成四聲就算錯別字!

秦始皇

1975年底,湖北雲夢縣睡虎地發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簡,有一批叫做《語書》,裡面本來是“正”的,公正的正,全都改成了“端”字,如“以矯端民心”,“毋公端之心”等,你要按照端正解釋完全不通!

秦始皇他老爹的名字喚作子楚,滅楚之後,濟南湖北這塊地方不準再叫楚,改為荊,直到現在雖然秦始皇都死了幾千年了 ,但延續下來的荊楚大地的叫法可一直仍在使用中。

比秦始皇小不了幾歲的漢高祖劉邦,原本喚作劉季,季屬於家裡排行,白話就是劉老三,出身貧民,不配有名字!萬沒想到,有朝一日自個能當皇帝,立馬給自個找了個名叫劉邦。邦之國也!結果,“邦”字大漢全境可都避諱了,要用國來替代!

劉邦

嚴格到甚至是素王、至聖先師的《論語》也不放過,書中原本如“何必去父母之邦”統統改成“何必去父母之國”。本來八百多年的老傳統,國家最高行政長官喚作相邦,到劉邦這,直接改成了相國!漢朝第1個相國就是韓信,開啟了相國元年,後頭又是蕭何曹參,相國名稱成為蕭曹二人代名詞但相國不等於丞相,當時兩者都有,但相國地位高於丞相!

蕭何月下追韓信

但劉邦可沒就此罷手,他覺得天下都是我老劉家的了,“劉牛牛劉”,當時古人的發音,非常接近,那玩意殺牛不就是殺劉嗎?天天耕地鞭子抽著的老牛,不就是糟踐我老劉嗎?不成!得改!改成什麼呢?十二時辰,醜,牛也!改成醜!這樣的話,我們現代人常用的固定搭配得改成對醜彈琴、汗醜充棟、如醜負重、醜刀小試、丑牛入海、庖丁解醜!等等,聽起來,啼笑皆非!但皇帝的命令,誰敢不從!要是覺得醜彆扭,牛還可以用另外一別名!更接地氣,喚作“土畜”,像今年是金牛年,你得改成2021金土畜年!劉邦覺得至關重要,為了防止民間老百姓私底下還叫牛,劉邦還專門下令成立中央巡查組,明察暗訪,一旦發現還有膽敢叫牛者,死~~罪。

大黃牛

有了祖先的加持,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子子孫孫膽子更大了!

北嶽恆山原本叫恆山,漢文帝喚作劉恆,怎麼辦?管你叫了多少年,山神爺爺同不同意,馬上改為常山了,要不然,“常山趙子龍”肯定得稱“恆山趙子龍”了,他所在的常山郡,文帝前就叫恆山郡!

恆山

別說一山,連古代民間非常崇拜的月神嫦娥,也遭了殃,嫦娥本不是其原名,其原名為姮娥,劉恆即位前,西漢的《淮南子·覽冪篇》還寫:“譬如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切以奔月。”沒幾年,直接一刀切,八月十月拜月神,只能拜嫦娥了!還比如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驚蟄,本來人家叫啟蟄,因漢景帝叫劉啟,得,改驚蟄吧!

嫦娥奔月

更誇張的是,避諱的面被擴大,甚至連老祖宗傳下來的姓氏,也得改嘍!

都說坐不更名行不改姓,得,刀架在脖子上,該不該由不得你!

漢宣帝名原名劉病已,當皇帝改為劉詢!這下好了,姓的荀都改為孫卿!著名的思想家荀子,對不起,您老以後得稱呼為孫卿子!

荀子

漢明帝劉莊,莊子不能叫莊子了,得叫嚴子!莊氏家族被迫改姓嚴氏。東漢漢安帝劉祜的父親乃是清河王劉慶,避諱麼,天下姓慶的就改成了姓賀!

甚至到了唐代,連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也被改了名!原來人們都稱呼觀世音菩薩,為避唐太宗的諱“世民”,硬生生“世”給去掉了。神仙都得讓三分,被人更別提了!被李世民幹掉的鄭王王世充,史書改為“王充”;隨李世民平定四方的李世勣,扣掉世,成了“李勣”。李勣就是徐茂公!等等,真是被改得一塌糊塗!

李世民

最慘的一個姓氏莫過於敬!源於姬姓,出自黃帝之玄孫姬敬康之後,相當古老而高貴!到了唐侯的五代十國,軍閥混戰,有個後晉的皇帝叫石敬瑭,他是沙陀族,父親叫臬捩(niè liè)雞!石敬瑭是他後來起的名字!他最出名的話就是“皇帝寧有種耶?兵強將勇者為之爾。”說的挺正義凌然,可他自個為了當皇帝,竟然拱手割讓幽雲十六州個契丹人,還比自個小十幾歲的耶律德光叫爸爸,害的兩宋失去了重要屏障和戰馬產出地,被遊民民族揍的死去活來!可石敬瑭一登基,啥都得承漢制!我晉國姓敬的他全部改姓!

石敬瑭自稱兒皇帝

改成啥呢!取半邊好了額,敬氏被活生生分為兩個姓氏,一部分以“苟”為姓,另一部分以“文”為姓。姓“苟”的不少朋友,我看新聞,覺得不好聽,都改成了荀子的荀,其實這賬都得算在兒皇帝身上!

改成文好了,不些年,後晉被契丹所亡,敬家族人可以有機會又把姓歡天喜地地改回來了,可沒高興幾年,趙匡胤又上位了,作為大宋開國之君,他及其重視避諱這事,不光查自個的,還要往祖上查,他祖父叫趙敬,後周顯德時期,獲贈左衛上將軍。對不起,姓敬的你得再改回文,改為“苟”!

文天祥

各位有空查查家譜,搞不好祖輩就不姓你現在的姓!都是皇帝老子搞的!

不光是老百姓,神仙菩薩遭殃,就連當初被要求避諱的皇帝老子他們也是這種規定的受害者!

比如大名鼎鼎的唐明皇!

唐朝皇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等等。唯獨唐玄宗,大家更多的時候是稱呼他的另一個名號,這便是唐明皇,李隆基駕崩後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清朝時一查落,康熙皇帝名(玄燁),不行,李隆基你得避諱,故而用其諡號來稱呼他,導致如今多稱李隆基為唐明皇。想叫玄宗也行,改為元宗;兒子雍正文字獄殺了不少人,他不是叫胤禛,趙匡胤的名得改,改叫趙匡允,前明亡國之君崇禎也不能再叫崇禎了,改叫崇正。

中年康熙

不過這也算是報應,唐宋兩朝推陳出新,避諱的千奇百怪,給後世留下了不少壞榜樣!像是唐代宗,名叫李豫,為了避諱,“豫”同音的字絕對都不能用!竟然能將一種我們常吃常見的植物改成了山藥!山藥很多人覺得很接地氣,既是菜,又是藥,什麼體現了古人的智慧云云。其實是被逼得!山藥最早的名字很有文化叫薯蕷!草字頭預防的預,大筆一揮,改為薯藥!不寫出來嗎,以為是耗子藥!幸虧,後死的宋朝宋英宗趙曙時,又為了避諱曙,才改為了今天的山藥!

宋英宗

宋朝避諱繼承唐朝不說,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不光是原字,還可以被無限引申,這就非常可怕!北宋末年吳倜,文采飛揚!科舉考試一路殺入殿試,本來論文章必是狀元!結果宋徽宗再一閱卷,緊皺眉頭!‘倜’字,風流倜儻倜的,去掉右邊的框,跟趙佶的佶很像很像,這不是大逆不道嗎?吳倜TI最終被刪名,莫名其妙名落孫山,成了一個小推官。

宋徽宗自畫像《聽琴圖》

唐宋說起來那是古代文明璀璨的時期,其實迂腐的儒生竟然覺得皇帝的忌諱不夠多,創造性地發展出“聖人諱”,將軒轅皇帝啊、老子莊子孔子啦,其名諱也納入避諱的範疇。甚至是父親長輩也不行!如,杜甫寫詩,你發現從來沒有悠閒的閒這個字,因為他爸家杜閒!李白就不用避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等等,閒多得很很!再如蘇東坡家,不知為何,避諱祖先名號中的“序”字。

三蘇畫像

從蘇洵開始,到蘇軾、蘇轍,只要遇到“序”,二話不說改為“引”。直接導致今日很多書中,你所看到,大多數是“引言”或者“小引”的原因。

但我真心覺得,古人定這一套、真是有病吧!

轉音訊、洗稿,剽竊者請自重,發現後起訴

2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拿破崙曾在莫斯科慘敗,為何二戰時德軍進攻,卻不準備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