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戰爭與和平是世界永恆不變的規律,也是人們所無法避免的。而在戰爭時期,往往很容易湧現出一些厲害的人物,他們或許品行不一定非常之好,但是一定有優秀的作戰技巧亦或者是過人的智慧,從而在歷史的洪流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比如拿破崙便是如此。
拿破崙是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是歷史上自查理三世後第二位享有此名號的法國皇帝。拿破崙在位期間,完善了世界法律體系,奠定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秩序,還曾經率軍五破英、普、奧、俄等國組成的反法聯盟,打贏五十餘場大型戰役,沉重地打擊了歐洲各國的封建制度,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構建了一個龐大的拿破崙帝國體系。
顯然的,這樣的一個人,是無比優秀的,但是便是他,卻也曾經犯過錯誤,比如在莫斯科戰鬥中的慘敗便是一個證據。
故事發生在1812年,此時的拿破崙可謂是雄心勃勃,他率領57萬大軍遠征俄國,並相繼取得了斯摩稜斯克、瓦盧蒂諾、維捷斯克等戰役的勝利,為其控制整個歐洲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這一年的九月,拿破崙進入了莫斯科,而俄國採取了放棄首都後退的決定,並採取了堅壁清野的戰術,所以兩軍陷入了僵局之中。
就這樣,冬天到來之時,法軍的劣勢就顯現出來了,其後勤物資嚴重不足,並且俄羅斯的天氣又異常寒冷,因此在後面的幾個星期中,有無數的法軍戰死亦或者是凍死,最終僅僅只有三萬人回到了法國,使得拿破崙元氣大傷。而這場戰鬥,也使得拿破崙最終走向了失敗,在1814年3月的時候被反法聯盟擊敗。
非常有意思的是,有拿破崙這樣的反面例子做參考,但是德軍也依舊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身上,並在二戰的時候重蹈法國的覆轍,因為天氣的緣故而走向了失敗。而最為關鍵的點,便是德國缺少棉衣。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德國還不準備棉衣呢?
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為了迷惑德軍,第二是自信過頭了。德軍入侵蘇聯的時候,其實提前洩露了一份真實的“德國1940年到1941年上半年間的羊毛製品產量報告”。在這份報告中,人們可以發現德國的羊毛製品產量並沒有所上升,因此德國沒有做好打仗的準備。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其實這一切不過是因為希特勒的自信,他認為軍隊中常備的幾十萬套冬式軍服是足夠攻下莫斯科的。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希特勒低估了人面臨災難之時可能發揮出的巨大潛能。而當戰鬥僵持到了冬季的時候,就成為了蘇聯的主場,德軍的戰鬥力大幅下降,並最終走向了失敗。
[德]艾米爾‧路德維希(Emil Ludwig)著,梅西 等 譯:《拿破崙傳》,1999年廣州:花城出版社
蒂佩爾斯基希《第二次世界大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