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毛主席說,民族資產階級帶有天生的軟弱性。

大宋帝國計程車大夫階層也有著這樣的特點,從軟弱性角度去看,宋帝國的黨爭和前朝有著本質的不同。蘇軾被外貶到海南島已經是最為嚴厲的處罰了,和漢、唐、明動輒誅九族相比是那麼的和風細雨。

敢於砸缸的少年司馬光長大後,變成了那個他自己討厭的人(我這樣認為),他反對新法,熙寧三年(1070年)自請離京,以端明殿學士知永興軍(現陝西省西安市)。熙寧四年,以西京留司御史臺職在洛陽待了15年,編纂完成了《資治通籤》。

變法失敗後的王安石以鎮南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寧府的頭銜在江寧賦閒了10年後病故。

王安石、司馬光作為新舊兩派黨爭的領袖人物,在失敗後,都在地方悠遊地生活了十幾年,司馬光更是在15年之後又重新起復做了宰相。這不是黨爭的應有的樣子,更像是兩個棋手和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魏晉風骨、名士風流,這種氣度在司馬光、王安石這兩個固執的老頭身上展現得最為徹底。

然而天下家國事,獨木難支,他們都沒有辦好,在他們故去的40年後,就發生了靖康之變,國家淪喪 了。這兩個老大夫開的藥不僅沒有解決好現實的社會問題,卻幾乎要了宋朝老命。

北宋的黨爭從歷代對比的角度看,總體上是一種心平氣和的改革(沒有廣泛的殺戮),不是一種權利的鬥爭。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是絕無僅有的,這是一個獨特的現象。

中國歷史上有三次重大的改革,兩次成功了,對後事影響巨大,一次失敗了,而失敗的那次就是王安石的變法,也就是我今天所講述的北宋黨爭。

商鞅變法是中國第一次成功的制度性改革,不僅達成了富國強兵的目的,而且這次改革的成果直接影響了中國後世兩千年的政治制度。商鞅在變法成功後不久也因秦孝公死去,失去支援,被車裂。

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是中國賦稅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張居正在死去後被萬曆皇帝抄家,但是他的改革措施卻保持下來了,萬曆一朝的社會經濟繁榮發展有賴於此,長遠上更為中國的商品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商鞅和張居正在歷史的評價中只有一個身份:政治家。而王安石則多了另外一個身份:文學家。這也是王安石變法失敗的一個性格主因,他沒有市井的權詐和圓滑。中國文人的歷史侷限性,主觀善意的出發點,卻客觀地把國家帶入深淵。

商鞅和張居正在歷史中的風評並不好,個人私德上多有詬病,然而他們卻是帶動國家繁榮前進的舵手,司馬光、王安石個人才華出眾、品格高雅,卻不能挽救國家滑向深淵,這真是一種現實的悖論。

失敗者常常能獲得同情,而失敗的理想主義者,則成為歷史的偶像。

17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皇帝逃亡,宰相:請下令燒掉全城糧倉!李隆基:不許燒,留給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