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古今中外,如果評選一位超級帝王,他肯定是秦始皇。不必說橫掃六合、一統華夏,也不必說建章立制、擴大中華文明版圖,單就是他主持修建的那一大批浩大工程,就足以讓他成為千古一帝。

但正是這些工程,恰恰成為“暴君”的標籤,從他的時代一直貼到現在。然而衡量一個歷史人物最準確的尺子就是唯物辯證法,而唯物辯證法最樸實的方法就是歷史唯物主義。簡而言之,就是將秦始皇放置於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去評價他。我們既不要極盡抹黑,也不要把他捧上天。好吧,就讓我們回到那個把人民叫黔首的激烈時代吧。那時的中華文明正如一輪旭日冉冉升起,它所依託的一個東方帝國正在成型。那個把三皇五帝的尊號也嫌不夠的嬴秦王子,用政治的“政”作為自己的名字,用“皇帝”為自己加冕。他手握天下,躊躇滿志,他要在萬里疆土盡情揮灑他的理想,享受人間快樂。所有這一切,匯成了四個字:超級工程!

我們要明確,工程是那個時代的超級工程,主持者是秦始皇。我們要分清,這些宏大工程如果有益於當時的國計民生,是為良政。如果無益,也不能一概視為劣政,還要看是否符合當時的禮制。我們就按照這個標準,一一審視秦始皇身上的“暴君”標籤。

一,以長城為代表的國防工程體系——當代和後代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默默維繫著中華農耕文明的繁衍生息。

長城的出現是華夏文明帝國化的重要標誌。戰國時代,為了抵禦匈奴,秦、趙、燕三國都在邊境修築長城。秦朝軍隊收復河套、陰山一帶以後,為了阻止匈奴騎兵繼續南下,秦始皇決定修築一道人工軍事屏障。他委派蒙恬率師30萬眾北築長城。作為軍事防禦工程體系,長城由關隘城、臺城、城牆、烽燧等構成。城牆上每隔大約500米設有城臺、敵樓、烽燧,沿線重兵駐守。萬里長城雖然工程浩大,但是數年就告完成,說明統一之後的大帝國可以動員起遠超前代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迅速完成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帝國行動。修築長城的勞動力,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常駐軍隊,二是附近民眾,三是戍邊罪犯。人數最多時可達50萬人。

修築長城,儘管工程浩大,但其總體負擔不會超過六國總和。長城有效阻擋了匈奴騎兵,保衛了中原農業生產和經貿往來。大秦與匈奴之間十年未有攻伐,足以說明長城的作用。漢朝建立不久,高祖劉邦就親帥20餘萬軍隊征討匈奴,乃至於有白登之圍;其子惠帝不僅大體保持用兵規模,還動用近15萬人修繕長城。這都表明匈奴騎兵對中原農耕經濟的破壞性之大,也充分說明秦始皇動用數十萬人修築長城的合理性、迫切性和重要性。無獨有偶,古羅馬帝國也在北部邊界修築從福斯灣到克萊德灣的大規模防禦工程,其功能就類似於中國的長城。

關於中國的長城,著名史學家樊樹志說,"這條在北方連綿延伸,雄姿挺拔的邊防工事,在當時或後世無論在物質上,抑或是在精神上,都具有無與倫比的價值。” 的確是這樣。長城為中國古代文明的繁榮昌盛做出過巨大的歷史貢獻,在人類文明史上也是最為壯觀的工程奇蹟。2000多年過去了,萬里長城已經失去了軍事防禦的作用,但是長城早已融進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向世人展示著中華文明堅韌頑強的生命力!

二,以馳道為代表的遍佈帝國的通衢驛道網工程——將七國真正連成一體,構成帝國執行大動脈,中華古代文明因此登上了一個新的高度。作為國家最重要的基礎工程,大道通衢和驛道共同構成的陸路交通網,對於維護帝國的統一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意義。

戰國時期,為增強實力,各國都致力於修建陸路交通網。秦國為了攻滅巴蜀,修棧道千里通於蜀漢。魏國、趙國齊國修建了縱橫交錯 “午道”。秦始皇27年(公元前220年)剛剛平定六國不久,秦始皇就下令修馳道。為了打通障礙,他還下令“壞城郭,決通堤防。”

馳道以首都咸陽為中心,橫縱貫通遍於全國,馳道的主要幹線有二:其一東達燕齊,其二南達吳楚,根據漢人賈山的記載,這些遲道很寬廣,道寬50步,路基鐵錐夯實,也很堅固,路旁每隔三丈種植青松一株。馳道既便利了全國的交通,也便利了皇帝對各個地方政府和各地人民的統治,當時的人們視之為“天子之道”。

在修馳道的同時,又從咸陽向北到黃河修築了一條平坦的直道,長一千八百里,如果邊地有警報,帝國軍隊可以迅速開拔過去,鞏固了北方的邊防,保衛了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除了馳道,秦始皇專門為軍事目的修建了一些國防通道,如通向雲貴地區的“五尺道”,通向南海的“楊越新道”等。秦始皇還親力親為。據《水經.濟水注》記載,秦始皇東巡,路遇河水阻擋,無路無橋,他輕率百官,各提一石,填河鋪路,故稱之為“秦梁”。

關於秦始皇修築陸路交通網的目的,有人認為是秦始皇專為巡視天下而建,這是無稽之談。還有一些學者把修建馳道作為秦始皇的一大罪狀,乃至秦朝的亡國之因,這也毫不足取。修築陸路交通網是典型的帝國行為,是一個國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發展的產物。世界上其他帝國也大體如此。羅馬帝國打下一地,必造大道,從而使得 “條條大道通羅馬”。波斯帝國的“御道"橫跨數國,全長近2700公里,沿途設數以百計的驛站。阿黑蒙尼德王朝2600多公里的王家大道和孔雀王朝近2000公里的王家大道也具有同樣的政治軍事功能。別人可以修,別國可以建,為什麼秦始皇不能修,秦帝國不能建呢?

三,以靈渠為代表的水運交通網工程——目的在於溝通大江南北,是中國先民歷來重視水利建設的延續,直到今天仍發揮著重要作用,可謂造福萬代。

古代農耕文明史上組織修建水利設施,是國家的重要職能。春秋戰國時代,楚國、吳國、齊國、魏國都有大型水利工程。春秋時期,吳王夫差開鑿邗溝,溝通長江淮河水系;開鑿從淮河通往宋魯之間的運河,溝通了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

戰國時代,由於戰爭頻繁,許多河道如黃河,不是擁塞不能暢通,就是河水氾濫成災,嚴重地妨礙了交通和農業事業。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就把各國水利工程一律加以疏通,保障了農業生產,符合廣大人民要求安定生產的願望。秦代的水陸交通網路是歷代先民不斷擴建的成果。為保證軍糧長途運轉,秦始皇下令開鑿了靈渠。

靈渠始建於秦軍進軍嶺南之時,建成於秦始皇33年(前214年)。全長34公里,它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使得秦軍加快了軍隊的調動和糧草的運輸,最終征服了南越和西甌(讀"歐")。靈渠不僅是溝通南北的交通樞紐,還可以引水灌溉。靈渠是一個高效益的水利公共工程,在世界航運工程史上堪稱典範。

除了靈渠,秦始皇統治時期還新建或疏浚了鄭國渠、鴻溝、通陵、汨羅之流、興成渠、秦渠、琵琶溝等一批重要的水利工程。人工運河打通天然水道,使得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登各個重要水系,形成水運交通網,對於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經濟發展、擴大文化交流都有重大作用和積極意義。作為水利工程的組織者,秦始皇功不可沒。

四,以十二金人為代表的銷鋒鑄鐻(讀‘據’)工程——主要目的是加強兵器管理,是古今中外處理戰爭善後問題的通行做法。

銷鋒鑄鐻,是秦兼併六國之後為了鞏固秦王朝的統治而推出的又一個重大工程。銷鋒就是收繳並銷燬大量的兵器。鑄鐻,就是用這些收繳的兵器做原料,大規模鑄造銅器,碩大的“十二金人”(銅像)是這個工程的最顯著的標誌物。而收繳天下兵器的做法也是有先例的。《左傳.襄公十九年》記載,春秋時,魯國的季武子曾經“以所得於齊之兵,作林鐘,而銘魯功焉。”秦始皇只是做得更為徹底,把民間的兵器也都收繳了。

秦始皇收繳天下兵器,本質原因是源於秦國舊制。就是秦國實行兵器國有,兵器平時由國家統一製造、保管和發放,不準私藏武器。有史家認為銷鋒是秦始皇 “弱天下之民”的舉措,大概是不瞭解秦制。

秦始皇銷鋒的直接原因,是防止兵器過剩而對社會穩定造成危害。戰國末期,大國之間的兼併戰爭越來越猛烈,各國軍隊的總兵力在數百萬,兵器總量以千萬計。如果任其流散社會,必然危及社會秩序,必須適當處置才好。

收繳兵器有沒有防範六國叛亂之意呢?肯定有。然而歷經大戰之後,歷朝歷代統治者沒有不收繳武器的,為什麼單單秦始皇下令收繳武器就成了“弱天下之民”了呢?只怕是陳見作怪。

至於“鑄鐻”工程,主要還是戰國兵器以青銅質料居多,古代王侯喜歡鑄造大型青銅器物,秦始皇也不例外。只不過他耗費過度了。比如“十二金人”每尊就高約三丈。秦代一尺約合23.1釐米,一個銅人大約在七米左右。一石約合60公斤,千石約有6萬公斤。再加上眾多的千石之鐘,巨大的銅像以及各種銅鑄的飛禽走獸、車馬、器皿裝飾等等,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鑄鐻本應當鑄劍為犁,卻被始皇帝鑄成了豪華的宮廷紀念品,無益於國計民生。

郭沫若認為,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把天下的兵器收集起來,銷燬了,築成了12個大銅人,這是標誌著銅器時代與鐵器時代的轉折,並不是表明從此不打仗,而是表明從此不用銅兵器作為武器來打仗。這種說法是無稽之談。因為鐵質兵器雖然始於秦始皇之前,但是到了漢代才普遍化,秦始皇統一天下時就決然把武器廢黜不用,讓百萬軍隊全都換上鐵製武器?以當時的冶鐵水平來說是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五,以阿房宮為代表的秦都宮室苑囿擴建工程——帶有威服天下、炫耀功德的政治意圖,是帝國意志的展現。但是濫用民力,透支了帝國的生命。

秦國先王長期經營關中,早已形成了龐大的都邑和宮室,可是完成統一之後,秦始皇任然繼續大建宮室苑園。除了慣性的威權目的,更多是為了滿足他自己窮奢極欲的享受慾望。

以阿房宮為主體的秦都宮室苑囿,規模極其宏大豪華。據說阿房宮在秦惠文王時就開始營建,始皇帝大規模擴建,直到他辭世,阿房宮的主體工程阿房前殿還沒有完工。此外,秦始皇還先後修建了梁山宮、曲臺宮、長樂宮、蘭池宮等,徵用刑徒70餘萬人,還遷移天下富戶來此居住。如此行為都是勞民傷財的弊政,是導致秦朝速亡的重要原因。《三輔皇圖序》“始皇並通六國,憑藉富強,益為驕侈,殫天下財力以事營繕。項羽入關,燒秦宮闕,火三月不滅。”

六,以兵馬俑為代表的驪山陵墓工程——這是維護皇權、鞏固統治的一種手段,符合制度,但是自古至今葬未有盛於始皇者。 古人相信靈魂不滅,重厚葬,“事死如事生”。古代大帝國都重視修陵墓,比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代印度的泰姬陵都是帝國工程。秦始皇在這一方面無人匹敵。樊樹志先生說,“秦始皇要把生前的威風般到了死後的地下宮殿之中。”

秦始皇從12歲繼位就開始為自己修建驪山陵,直到去世也沒有完工。秦始皇陵南依驪山,北臨渭水,遠望像一座巍峨聳立的山丘。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帝陵,也是最宏偉奢華的皇帝陵園。

始皇的陵冢陵基東西長約485米,南北寬約515米,經過2000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至今尚儲存高76米,寬350米,長345米的夯土陵丘。

據說地宮中有各種象徵日月星辰、山川河海,林木禽獸的圖畫、裝置,還有百官位次和各種奇珍異寶、玉門機關、各處點燃灌注鯨油的長明燈。此外,還有大量的殉葬品。

1974年出土了氣勢磅礴兵馬俑軍陣。1980年又出土了兩組精美的銅車馬。發掘已經證實了實際有關記載的秦始皇陵的真實性,1987年,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保護名錄。

秦始皇的驪山陵墓前後修建將近40年,常年勞作的多達數十萬人。但是無論用什麼尺度來衡量,秦始皇的驪山陵顯然逾越了朝廷制度,屬於驕奢淫逸的昏聵之舉。

歸納總結,我們發現:

1、秦始皇的超級工程絕大部分屬於古代帝國正常的統治活動,是典型的帝國行為,是帝國制度的固化,它們負載著華夏禮制元素,是統治集團共同意志的體現,並非是他個人所為。

2,秦始皇的大部分工程,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公共工程,如全國的陸路水路交通網,以長城為標誌的軍事工程體系,咸陽都城及宮廷建築等,秦始皇只不過把他們連綴起來或者擴大了規模,不能給他扣上好大喜功的帽子。

3,秦始皇的大部分超級工程,如築長城、修馳道、開運河、整溝渠,適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符合廣大人民的要求,都成為產生巨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民生工程,對於農業生產和商業交通,對國家統一、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都起過重大的促進作用。

4,秦始皇是這些超大工程的領導者,他的主要活動順應了社會發展的趨勢,推動了歷史的程序,所以我們應當承認他是中國歷史上的傑出人物。

5,秦始皇的超級工程中的一部分,包括擴建宮室、修造陵墓、熔鑄銅器等,包括動機方面也基本符合古代禮制。但是具體操作上無所節制,輕用民力。僅阿房宮和驪山陵這兩項,就長期佔用70萬刑徒及大量工匠,其人力消耗相當於甚至超過北御匈奴、南平北越所用人力的總和。這成為加速秦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蒙恬列傳》中評說:“吾適北邊,自直道歸,行觀蒙恬所為秦築亭障,塹山湮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太史公是從人民性的角度回看秦王朝,發出了沉痛的呼喊。他的觀點影響了後代史家。然而,太史公並沒有全盤否定秦始皇和他所建立的大一統帝國。他是惋惜,他是憑弔,他是開啟後世要以儒家仁政思想治國理政,珍惜民力,與民休息,行聖人之道,而非王霸之術。

秦始皇雖然對於中國社會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但由於歷史條件限制,他的一些反動和殘暴的行為,嚴重損害了人民的利益。他的反動,主要在於不讓人民休養生息,反而為了滿足他的專治統治和享受的慾望,任意加重人民的負擔,從而妨害了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班固的《漢書.食貨志》“至於始皇,遂並天下,內興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賦,發閭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績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資財以奉其政,猶未足以澹其欲也。海內愁怨,遂用潰畔。

著名史學家傅樂成(傅斯年之侄)在《中國通史》中更是用極其感性的抒情語言控訴秦始皇的暴虐,他這樣說,“秦始皇的人生觀是非命主義者,他享盡人間的榮華富貴,因此想永遠長生,於是竭力營求不死之藥,這位專橫不可一世的人物,竟被一些狡獪的方士玩弄於股掌之間,三山三山不死藥一一幻化成了煙霞。他的生活奢靡的像一個典型的敗家子,但天賦精力過人,又使他能夠歷經刻苦,專心一致,做一個興業垂統的雄主。……全沒想到他的一切豐功烈績,乃是黔首的血淚造成的,誰給他去築長城馳道、鑿鴻溝靈渠?誰給他去冰山雪海的北地草原征伐匈奴、戍守邊塞?誰給他去蠻煙毒瘴的南方平百越戍新郡?誰給他建宮殿造陵寢滿足他私人的侈心?誰給他開山填溪運糧轉餉?這些都是他所憂恤的黔首,在鞭撲逼迫之下所貢獻的血汗勞力。誠然,他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皇朝,樹立了中國幅員與組織的規模。他的威烈赫赫驚人,但他不該驕任酷罰,以天下為刑獄,無窮無盡的濫用民力,以致“強秦”措施,變為“暴秦”政治;他的成就固然高,但也為秦朝積蓄了太多的民怨。種種空前的瑤役三十倍於古代。經濟負擔的酷重,二十倍於古代。在他身前已有滄海君在博浪沙的狙擊與東郡隕石落地,詛咒他死亡,臨到他死後,民怨沸騰就一爆而成了燎原的怒火,一發不可收拾了。”

無論是兩漢的太史公司馬遷,班固,還是當代史學家傅樂成,他們都對秦始皇的帝國工程行為進行過具體分析:它們有的立在當時,造福萬代。有的鋪張奢華,違越禮制。無論功過,它們都規模浩大,萬民疲憊,因而不可避免地打上黑暗殘酷的烙印,跳不過暴虐無道的鴻溝。 湯因比說,“始皇帝死後,秦朝的統治很快被推翻,無論是他本人還是哲學上的法家(其理論曾經是秦政權形式的依據)流派都受到後來確立的中國傳統的排斥。”強大的秦帝國雖然轟然倒塌,但是繼之而起的漢朝卻原封不動地照搬了秦始皇所創立各項制度,繼續擴大他所領導的各項超級工程。漢朝之後的中國曆代王朝,經過多次的分合治亂,都是以分為恥,以合為榮,統一,成為帝國強盛的象徵,也成為統治集團的終極目標。“垂兩千年而弗能改”。那麼是誰確立了這個標杆?秦始皇。因此,離經叛道的明代先鋒思想家李贄把秦始皇稱為“千古一帝”,近現代史學家夏曾佑稱他為“二十四朝之皇帝”。

湯因比說,“只要統一的國家存在,就有了避免恐懼威脅頻頻發生的保證,隨著時間的推移,統一國家越來越深入的依附者的心靈。我們很容易理解,為什麼一個大一統的國家一旦確立,即便在它覆亡之後,能一再得到復興。” 非但秦始皇的帝國行為應當如是看,世界歷史上一切類似的帝國行為都應當如是看。(全網圖片)

本文參考資料

張分田《秦始皇傳》

樊樹志《國史概要》

安作璋《秦漢史十講》

湯因比《歷史研究》

2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為何只統治了98年